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4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33篇 |
内科学 | 76篇 |
神经病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86篇 |
综合类 | 185篇 |
预防医学 | 57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5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7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下腰痛十分常见,由于其原因和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因此临床上诊治仍十分困难。腰椎小关节病变是导致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阐明腰椎小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神经支配与传导模式十分必要。本实验采用逆行神经追踪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大鼠L5/6小关节在生理和炎症状态下神经支配途径和对应背根神经节内不同神经元的表达,从而探讨腰椎小关节的神经支配模式以及小关节源性下腰痛可能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32.
目的:认识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临床及影象学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52例经6个月~3年随访,优良率达96%。结论:腰椎后缘软骨板破裂症的发病机制是青少年时期椎体后缘环状骨够陈旧性损伤及其继发改变的结果,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行后路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寰枢椎失稳患者,有效随访资料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1-66岁,平均42.3岁;有脊髓损伤症状者28例,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9.3±1.8;有颈枕区疼痛症状者30例,颈枕区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3.9±1.1;36例患者颈椎障碍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前27.6±8.3;有发作性眩晕症状者6例;寰枢椎脱位26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术并达到复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为80-600 mL,平均295 mL;手术时间95-210 min,平均157 min。术后随访个6-42个月,平均21个月,35例术后6月获得融合,影像学检查可见连续骨小梁,植骨融合率97.2%。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至13.7±2.0,平均改善率58%;术后VAS评分1.8±0.9;NDI降低至12.9±6.4。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术前与术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出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损伤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椎板钩脱位、松动,6例有发作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结论寰椎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手术操作简单、风险低,手术时间短,有良好临床的效果,可作为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34.
对所制备的抗鸡蛋黄IgY单克隆抗体1G11和3A6进行鉴定,标记后建立了检测鸡蛋黄IgY的间接ELISA方法.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25周龄蛋鸡,血清及蛋黄中第8d出现特异性抗体,在第60d效价达1×10~(-5).利用鸡抗HBs抗体,建立了检测血清HBsAg的夹心ELISA方法.检测HBsAg的最低浓度达0.5ng/ml.且特异性较目前商业化试剂盒高 相似文献
35.
腔隙性脑梗死(LAC)是脑梗死的常见亚型之一,由于临床表现较轻,近期预后较好,因此不太为临床所关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远期复发率和死亡率与非LAC差别不大[1],因此,充分了解LAC的发病情况、占脑梗死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脑梗死二、三级预防以及准确评估脑梗死的疾病负担都有重要意义。1965年,Fisher的病理研究确立了现代LAC的概念,他将LAC定义为“小的深部脑梗死”。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福建省重性抑郁障碍患病率,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0 000名≥15岁的个体为调查对象,以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为筛选工具;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SCID-I/P)为调查的诊断工具.结果:福建省重性抑郁障碍时点... 相似文献
37.
38.
39.
胸前捶击治疗猪试验性室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胸前捶击治疗室颤的疗效。方法用10只健康成年家猪制作电诱发室颤模型,无治疗的室颤2m in后对猪进行连续不超过3次的胸前捶击复律试验。结果10只动物中,连续3次的胸前捶击均不能终止室颤,双相方波电击终止了室颤。结论胸前捶击不能终止本实验猪模型中的室颤。 相似文献
40.
先锋美他醇治疗110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共110例,包括肺炎4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0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1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7例。单独给予先锋美他醇治疗,平均疗程8.7天,总有效率88%,副作用包括皮疹2例、转氨酶升高1例,发生率2.7%。体外抑菌活性表明。先锋美他醇对大多数呼吸道感染细菌敏感或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