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男性肛周尖锐湿疣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尖锐湿疣 (CA)好发于男女外生殖器 ,也常见于肛周等部位。在临床治疗及控制复发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探讨男性肛周CA的发病特点及防治要点 ,现将我科近几年诊治的男性肛周CA资料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12例男性肛周CA均系 1996年~1999年本科性病门诊的患者 ,占同期门诊男性CA总数 595例的 18.8%。年龄 6~ 58岁 ,平均 34岁。病程 1周~ 12月 ,平均 2 .5月。已婚 59例 ,未婚 4 8例 ,离婚 3例 ,丧偶 2例。职业 :工人 2 9例 ,个体劳动者2 4例 ,干部、职员 17例 ,外地民工 14例 ,驾驶员 11例 ,教师 2例 ,学龄儿童 2例 ,…  相似文献   
92.
2007年6月小院收治1例临床罕见特殊表现的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旨女,32岁.未婚,因右侧腰腹部疼痛不适3-4个月入院。患者近3-4个月出现右侧腰腹部疼痛不适,呈隐痛,不定时.不向它处放射.无突发性火晕、头痛、胸闷、心悸、大汗淋漓等症状.2周前在外院就诊行B超和CT榆查(图1A、B),发现右侧肾上腺内侧支一类似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直径约4cm,考虑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93.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54例直肠癌,7例直肠腺瘤和6例非瘤性直肠肠粘膜进行了ER、PR和CEA的标记。结果发现,的癌、直肠腺瘤与正常直肠粘膜中都有ER的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面在PR和CEA的阳性表达上有显著差异(P<0.05);直肠癌中ER和CEA的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存在正正常值肠粘膜细胞中的ER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某些种丢失,其丢失程度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ER、PR的阳性表达程度可以做为直肠癌分化程度和预后判定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37例直肠癌根治标本及其癌旁(2.0cm以内)相对正常粘膜的粘液分泌情况进行了粘液组织化学观察,全部标本均行集中HE、AB/PAS及HID/AB染色。结果表明,癌细胞有硫酸粘液和唾液酸粘液二种成份,其中以硫酸粘液为主者4例,以唾液酸粘液为主者6例,两种成分均有者12例;癌旁粘膜大多表现为唾液酸粘液成份增加,其中以唾液酸粘液为主者18例,以硫酸粘液为主者2例,二者比例相近者17例,癌旁粘膜组织学上无特异型增生特点,与相邻癌组织的粘膜分泌无平行关系。作者讨论了"移行粘膜"的病理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5.
吴鞠通在治疗湿温病初起阶段,提出了“三禁”之说,即:禁汗、禁下、禁润。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湿温病多发生于夏秋之交,起病较缓,初起可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临床表现,乃湿热之邪郁遏卫气所致。正治当应用芳香宣气化湿之剂。然这些症状,若辨证不清,往往可能把头痛恶  相似文献   
96.
背景与目的:探讨癌基因蛋白MDM2、抑癌基因蛋白P53以及细胞周期蛋白P27在食管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定性)检测85例食管癌存档蜡块及其癌旁黏膜中MDM2、P53和P27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上述3种蛋白在48例食管癌新鲜组织标本及其癌旁黏膜以及12例切缘相对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结果:从单纯性增生-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进展过程的变化,发现: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均显示P53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中无表达,在食管癌变早期即出现P53蛋白的积聚;而MDM2、P27蛋白在正常黏膜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癌变的晚期MDM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P53和P27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发生在食管癌形成早期,MDM2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晚期.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更客观和准确的探讨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配体l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CD34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探讨15d-PGJ2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兔耳腹侧面制作2cm×2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2个,共计36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15d-PGJ2及生理盐水行瘢痕内注射,1次/d,连续注射7d。停止注射后第3、6、17天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和TGF-β1的表达。结果兔耳创面愈合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注射15d-PGJ2后瘢痕逐渐变平变软,颜色变浅。在各时间点CD34及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的配体15d-PGJ2可减少瘢痕内CD34、TGF-β1的含量,引起瘢痕萎缩,有一定的防治瘢痕增生的作用,为其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的配体l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15-deoxy-△12,14-prostagliandxin J2,15d-PG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CD34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探讨15d-PGJ2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兔耳腹侧面制作2 cm&#215;2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2个,共计36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15d-PGJ2及生理盐水行瘢痕内注射,1次/d,连续注射7 d。停止注射后第3、6、17天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和TGF-β1的表达。结果兔耳创面愈合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注射15d-PGJ2后瘢痕逐渐变平变软,颜色变浅,在各时间点CD34及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的配体15d-PGJ2可减少瘢痕内CD34、TGF-β1的含量,引起瘢痕萎缩,有一定的防治瘢痕增生的作用,为其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乳腺癌患者预后及病理因素与FAT10 mRNA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FAT10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资料,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FAT10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该基因表达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FAT10 mRNA在本组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2.24%(35/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FAT10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FAT10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FAT10在乳腺癌组织表达状态与乳腺癌的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学员社区实习效果。方法采用专题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对黄浦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15名学员进行调查。结果学员肯定了全科岗位培训社区实习的必要性,并对其效果给予积极评价。认为部分社区实习内容应适当增加学时,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保健等内容重要。以师资团队形式带教的效果令学员满意,但认为师资教学技能仍需提高。结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区实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但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配置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