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64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60篇 |
综合类 | 115篇 |
预防医学 | 61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4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2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6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总结产后急性期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静脉滤器联合手术取栓治疗的疗效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产后单侧下肢急性期DVT行腔静脉滤器联合手术取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成功行腔静脉滤器置入及手术切开取栓,3例因髂静脉近端血栓闭塞严重无法开通,股静脉切口远端成功行手术取栓,术后拔除腔静脉滤器.本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8.1%,无死亡及新发肺动脉栓塞病例.随访3~36个月,1例髂静脉狭窄病例于球囊扩张3个月后复发,再次手术置入髂静脉支架后患肢肿胀明显减轻.结论 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期产后单侧下肢DVT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hegisy可回收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急性或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或)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rO的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滤器,经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观察有无肺动脉栓塞症状及有无肺动脉栓塞症状加重情况,滤器有无形态及位置变化。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无症状性肺动脉栓塞发生,置入滤器平均(14.0±2.0)天,取出可回收滤器捕捉血栓24例,占75%。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探究血压正常者与高血压病人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内径的差异,为早期筛查与诊断高血压病人主动脉根部相关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6月因疑诊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971例病人。其中既往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者694例,男388例,平均年龄(53.7±10.3)岁;女306例,平均年龄(58.9±8.5)岁。血压正常且无高血压病史者277例,男165例,平均年龄(52.8±10.1)岁;女112例,平均年龄(58.8±6.8)岁。选用CCTA中心脏收缩期影像,测量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4个层面(即主动脉瓣环层面、瓦氏窦层面、窦管交界层面和升主动脉于肺动脉分叉层面)上的管腔内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间各个内径测量值的差异。结果血压正常的男性主动脉瓣环短径和长径、瓦氏窦最大内径、窦管交界处内径均高于女性(均P0.05),升主动脉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组的升主动脉内径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均P0.05),而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间主动脉瓣环长径、短径,瓦氏窦最大内径,窦管交界处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血压可以引起升主动脉的显著扩张。 相似文献
77.
血管瘤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特征的真性肿瘤。发病率可达 1%~ 2 %。生后 2周~ 4周左右出现肿物。通常是 1岁以内 (增生期 )肿瘤迅速增长 ,1岁以后 (退化期 )肿瘤停止生长并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或基本消退[1] 。血管瘤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近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 (抑制 )因子、细胞外基质 (ECM)和雌激素及其受体在血管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这些方面阐述血管瘤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1 血管内皮细胞早在 1982年 ,Mulliken[2 ] 等就根据内皮细胞增生与否将先天性皮肤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血管…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建立测定普通针毛蕨地下部分中Protoapigenone的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urospher C18色谱柱(250 mm× 4.0 mm,5 μm),甲醇 水(0.1%磷酸,pH值=3.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柱温25 ℃。结果 Protoapigenone在7.5~480.0 mg8226;mL-1范围里线性关系良好,普通针毛蕨地下部分中Protoapigenone含量为1.14%,RSD为3.5%。结论 该法稳定、简便,可用于普通针毛蕨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9.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手工检索相关中医学术期刊,有关学术会议已发表与未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非针刀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统计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结果共13个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符合纳入标准,仅有2篇高质量研究文献。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汇总:OR=3.17(95%CI:2.58~3.90),Z=10.93,P0.00001。远期疗效汇总:OR=6.48(95%CI:4.64~9.06),Z=10.95,P0.00001。复发率汇总:OR=0.56(95%CI:0.31~1.01),Z=1.91,P=0.06。结论目前有限的纳入研究初步显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在改善症状、提高整体功能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效,但因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例数较少,且诊断标准、随访时间、结果测量指标和判效标准等均不一致,因此需要开展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和方法科学、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