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1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在评价左心室心肌应变中的应用价值与优势。方法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3D-STI对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进行心肌斑点追踪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的左心室心肌所有节段纵向、径向和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值的大小、耗时及左心室不同水平收缩期峰值应变值的差异。结果使用3D-STI存储图像时间为(309.3±23.4)s,脱机分析时间为(305.5±11.2)s,使用2D-STI存储图像时间为(490.6±14.4)s,脱机分析时间为(1261.4±39.9)s,3D-STI耗时明显短于2D-STI,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1、69.94,P均<0.01)。3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为(48.59±7.68)%,2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为(33.25±7.27)%,3D-STI测值较2D-STI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P<0.01);3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分别为(-17.66±3.14)%、(-17.13±2.29)%,2D-STI所测左心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及圆周应变峰值分别为(-21.35±2.46)%、(-21.97±3.84)%,3D-STI测值较2D-STI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3、5.99,P均<0.01)。3D-STI示左心室径向、纵向及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均在左心室中间部呈最大趋势,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在心尖部最小,圆周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则在基底部最小;2D-STI示左心室纵向、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由基底部至心尖部有依次增大的趋势,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则与3D-STI规律相同。两种方法在两测试者间及同一测试者前后均值与差值于Bland-Altman图上呈一致性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结论3D-STI是一种方便、快速及可重复性较好的评价左心室心肌应变的新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调研患者在医院获得和使用个人诊疗信息方面的现状,推进患者个人诊疗信息跨区域共享.方法 对24个省市的109家医院在患者获得和使用个人诊疗信息方面的现状调研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讨论相关问题.结果 医院存在面向患者提供信息服务不足、缺乏服务动力等问题,建议鼓励医院为患者获得和使用个人诊疗信息提供服务.结论 患者获得和...  相似文献   
103.
全部病例为我院2003年1-12月份入住消化内科及外科的患者,结合声像图表现和临床及有关文献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4.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下发。这个文件不仅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中就卫生信息化提出建设意见,也是第一次如此鲜明地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支撑,而且用了如此多的笔墨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无疑,这给中国的卫生信息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5.
转基因牛乳中重组人乳铁蛋白的仿生亲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转基因牛乳中亲和纯化重组人乳铁蛋白。方法从仿生亲和介质库中筛选亲和配体,进行重组人乳铁蛋白的纯化研究。结果筛选出可以特异性结合重组人乳铁蛋白的固定化β-丙氨酸亲和配体,从转基因牛乳中一步纯化的重组人乳铁蛋白纯度为95.2%,蛋白回收率可达81.9%。经放大实验表明该亲和纯化工艺适合工业上大规模纯化乳铁蛋白。结论固定化β-丙氨酸可从转基因牛乳中纯化出高纯度重组人乳铁蛋白,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6.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为探究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将肿瘤微环境作为潜在的抗癌靶标。肿瘤微环境由几种关键的细胞类型组成,包括成纤维细胞、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和免疫细胞,这些细胞有利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因此,这些宿主细胞有望成为抗肿瘤和抗转移治疗中的潜在靶标。突变和耐药是抗肿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靶向肿瘤相关宿主细胞的优势是这些细胞较少发生突变和耐药性。本文讨论了宿主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靶向这些细胞群治疗肿瘤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清除活性氧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氧类与多种病理过程及疾病有关。治疗药物分为(1)抗氧化剂类,(2)螯合剂,(3)对抗超氧离子产生的药物,(4)超氧化物清除剂,(5)消除过氧化氢的物质,(6)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剂。  相似文献   
108.
我院精神科门诊苯二氮070601.gif (138 bytes)类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精神科门诊苯二氮(艹卓)(BZD)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就诊于我院精神科门诊的病人,并已使用BZD类药物4周或以上,年龄≥18岁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年女性为使用BZD类药物的主要群体,BZD使用频率依次为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舒乐安定等,单一用药占67.46%,平均剂量为(4.50±2.49)片,使用时程超过6月的占86.4%,发生药物依赖的占58.2%.结论我院用药基本符合用药规范,但门诊医生对患者用药指导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术后疼痛应激与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术后病人血小板活化及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ASAⅡ~Ⅲ级,年龄45~68岁),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E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 术后硬膜外镇痛,C组采用全麻 术后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分别于术后8、24、36、48、60、72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于术前及术后1、2、3、4、5d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来测定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CD41/CD61、CD62p及CD63的表达量,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E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术后8、24、36、48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的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CD41/CD61、CD62p和CD63的表达量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与E组比较,C组术后1~4d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CD41/CD61、CD62p及CD63的表达量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加,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P<0.01)。术后第2、3天,C组PT、TT和APTT均有明显缩短,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E组比较其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病人的高血凝状态与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有一定关系。术后疼痛应激可促进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使机体处于相对高血凝状态;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抑制机体的有害应激反应,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术后患者的高血凝状态,可作为减少术后血栓性并发症、提高手术病人康复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0.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优选提高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案,并探讨其治疗CSA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龙氏手法治疗组(A组)、针刺治疗组(B组)、龙氏手法治疗组(C组)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以及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 A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与C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Vm、PI和血管弹性指数(D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配合龙氏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Vm、PI、DI以及CSA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作用,且优于单纯针刺和龙氏手法疗法,是目前治疗CSA的最佳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