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文松海  李腾龙  王治忠  穆涛 《重庆医学》2012,41(34):3639-3641
目的探索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进行起搏的可行性和相关因素。方法将70例符合起搏器植入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主动固定电极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术(主动电极组)和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被动电极组),记录术中、术后的重要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植入手术,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但主动电极植入技术难度略大。两组即刻起搏参数、曝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主动电极组曝光时间稍长;出院后随访1个月,两组患者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等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更符合生理特性,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但植入技术须熟练。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便管腔完全阻塞,局部心肌血流丧失是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直接原因,目前溶栓疗法已成为选择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最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及时应用溶栓剂不仅可溶解新鲜血栓,使已闭塞的动脉再通和再灌注,抢救缺血和濒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心功能及心肌电稳定性,从而降低早期病死率,本文将近期7例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功能的起搏器是指一些起搏参数不需要体外程控的管理,它能够根据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自动调整[1,2],其中以自动阈值管理系统,表现最完美。美效力公司(Medtron-ie)生产的Kappa型起搏器便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在不增加起搏器体积、重量及电池容量的基础上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下面着重分析我院从2003年8月~2005年6月所植入10台Kappa自动阈值管理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3年8月~2005年6月,共置入Kappa起搏器10台。10例病人中男7例,女3例,年龄58~90岁,平均年龄(65±21.3)岁。基础心脏病经冠脉造影诊断冠…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研究表明 ,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症状的主要原因为心动过缓 :( 1 )阿 斯综合征 ;( 2 )头昏、乏力、黑朦等全身症状 ;( 3)心衰加重[1 ] 。使心动过缓成为埋藏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依据。 1 999年 1 0月~ 2 0 0 2年 5月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DDD或DDDR治疗 1 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1 0例患者为 1 999年 1 0月~ 2 0 0 2年5月入住我院的病人 ,其中男 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 60 4± 8 5 )岁。心功能Ⅰ~Ⅱ级 (NYHA分级 )。 1 0例患者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肝胆B超、血电解质、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出现破裂形成血栓,而导致冠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而引起的不稳型心绞痛或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塞。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可以开通病变血管,改善胸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已为研究[1]所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余年来,从药物治疗冠心病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为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市级医院已先后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观察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心内科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择期10例PTCA及支架置入技术的临床体会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就 39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得出本病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心瓣膜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易与其他心脏病并存而漏诊 ,主要累及二尖瓣及主动脉瓣 ,对 6 0岁以上老年人应警惕本病 ,选择敏感性高的超声心动图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中应用三维C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接受治疗的70例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5)、研究组(n=35)。参照组患者予以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三维CT,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分别为97.1%、71.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能够重建肩部立体解剖结构,可于术前准确评估患者骨折类型、损伤程度,进而为手术方案制订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不稳定性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锁定加压重建钛板治疗中应用三维CT,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