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观察四物汤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组织因子(TF)的影响。方法:培养Wistar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确认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冻融液TF活性检测采用一期血浆复钙时间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使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明显增加(591±33 mU/ml vs 382±25 mU/ml,n=12,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r=0.993);四物汤能明显地抑制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39±1.2 mU/ml vs 591±33mU/ml,n=12,P<0.01)。结论:LPS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而四物汤能抑制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F。  相似文献   
32.
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Ⅶa复合物和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因子(TF)又称为III因子或组织凝血活酶,是分子量为47 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按细胞表面抗原命名为CD142。TF即是FⅦ(FⅦa)在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又是FⅦa的辅因子,通过胞外区和FⅦ或FⅦa结合而形成具有蛋白酶活性的TF/Ⅶ(Ⅶa)复合物,同时使FⅦ裂解为有活性的FⅦa,TF/Ⅶa复合物通过活化因子Ⅹ(FⅩ)和因子Ⅸ(FⅨ)来启动凝血过程,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研究发现TF与FⅦ结合后,可通过信号转导影响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在炎症、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及胚胎发育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都有一定…  相似文献   
33.
用体外血液凝固法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抑肽酶对肝素化血液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和全血凝血酶原时间(BPT)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高岭土作激活剂时抑肽酶也能延长ACT时间,且与肝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但报肽酶与肝素联用时间地对外源性凝血途径无影响,不影响BPT时间。  相似文献   
34.
川芎嗪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前的研究已证实川芎嗪对凝血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表达组织因子具有抑制效应.本实验进一步探讨一氧化氮及核因子KB途径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培养采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一期凝固法测总促凝活性;组织因子m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研究核因子KB的移位.结果 一氧化氮合酶途径阻断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基乙酯单独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孵育时对细胞表达组织因子mRNA和总促凝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硝基左旋精氨酸甲基乙酯、川芎嗪和凝血酶三者共同孵育时,川芎嗪抑制凝血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作用被取消(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经凝血酶处理45 min后,细胞核内棕黄色着色明显,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经川芎嗪处理15 min后,再加入凝血酶作用45 min,核内棕黄色着色则明显减少.结论 一氧化氮途径参与了川芎嗪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作用;川芎嗪能够通过影响核因子KB的活化来抑制组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及植物来源单体化合物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内皮细胞培养采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采用一期凝固法测总的细胞促凝活性(PCA);细胞TF抗原测定采用ELISA法;TFmRNA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结果川芎嗪预处理后,可明显抑制TNFα(1000u/mL)作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TNFα(0~2000u/mL)作用6h后ECV304细胞TF活性的表达;川芎嗪在1~1000μg/mL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TN-Fα(1000u/mL)的刺激作用(P<0.01),在1000μg/mL时,川芎嗪的抑制作用最强;以其预处理ECV304,可使TNFα刺激TF的活性下降70%;川芎嗪也可显著降低受刺激的ECV304TF抗原及TFmRNA表达。结论TNFα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TF的表达,川芎嗪具有在mRNA水平抑制TNF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TF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探测脑出血患者血浆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水平变化及其意义。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了脑出血患者的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结果: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浆TF抗原和TFPI抗原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TFPI/TF比值降低;而恢复期患者TF与TFPI抗原水平以及TFPI/TF比值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有血液高凝倾向。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和灵敏度较高的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活性的方法。方法 :以巨齿蛇毒中的有效成分Ecarin作为凝血酶原的激活剂 ,分别采用Ecarin凝固时间法 (ECT)和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中的凝血酶原的活性。结果 :Ecarin浓度在 1~ 8u ml范围内 ,随着血浆的稀释 ,ECT逐渐延长 ,ECT(lg)和血浆稀释度 (lg)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 - 0 .94 3以上 ,P <0 .0 1;Ecarin浓度 (lg)和ECT(lg)的相关系数均在 - 0 .95 7以上 ,P <0 .0 1。血浆稀释度为 1:5 0、1:10 0、1:2 0 0、1:4 0 0时 ,Ecarin发色底物法所测血浆稀释度 (lg)与A值 (lg)之间的相关系数γ =- 0 .974(P <0 .0 1)。结论 :Ecarin凝固时间法和发色底物法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 ,能较好地反映血浆中凝血酶原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组织因子(TF)活性的刺激作用及其与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传导系统的关系。方法传代培养新生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取刺激或未受刺激的第4~8代细胞冻融液测定其TF活性。结果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在静息状态下TF活性极低(4.20±1.19)。与对照组相比,凝血酶的刺激使内皮细胞TF活性明显升高(n=8,P<0.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r=0.78,P<0.05)和时间依赖性关系(r=0.88,P<0.05)。PKC抑制剂H7抑制凝血酶对内皮细胞TF活性的刺激作用(n=8,P<0.01),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KC激动剂佛波酯也可刺激内皮细胞TF活性增高(30.59±3.79,n=8,P<0.001),并可被H7阻断,PMA对凝血酶的刺激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在凝血酶的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较大量的TF;凝血酶对内皮细胞的这种刺激作用依赖于细胞内PKC系统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