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索适合果实类中药的通用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方法:以南五味子、五味子药材为实验材料,筛选最佳DNA提取方法和提取部位,选择ITS2片断进行PCR扩增后测序,所得序列用MEGA 5.10软件分析比对,计算遗传距离(K2P),利用Neighbour-joining tree(NJ树)法和Blast法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聚类树;并用木瓜等8种常用果实类中药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适合果实类中药的通用DNA条形码鉴定方法是:采用试剂盒法(离心柱型)提取种仁部位DNA,以ITS2片段为DNA条形码序列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及测序后,录入"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物种鉴定。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果实类药材的鉴定。  相似文献   
22.
分析循证医学在有毒中药控毒体系构建中的运用情况,认为可从古籍整理、现代临床不良反应报道整理、数据挖掘等方面运用循证医学思想和方法,达到构建科学、客观的有毒中药循证控毒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2]。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目前已有的药物应用受限,加之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复杂,故而需要继续发现更多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4.
叶强  李生茂  敖慧 《中成药》2014,(5):1033-1037
目的比较7种绿壳砂仁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技术结合NIST08数据库对7种绿壳砂仁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各成分相对含有量。结果 7种绿壳砂仁挥发油化学组成及含有量各不相同。其中西双版纳产绿壳砂仁中乙酸龙脑酯含有量最高。结论不同产地的绿壳砂仁可能因生长环境不同,化学成分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以乙酸龙脑酯计西双版纳产绿壳砂仁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分别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川芎挥发油中共检出73个色谱峰,确认了其中33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5.15%,其中以Z-藁本内酯相对含量最高,占总峰面积的46.17%。川芎挥发油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2325 mg/m L和0.1763 mg/m L。结论:川芎挥发油主要含有以藁本内酯为代表的内酯类成分,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川芎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
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ERK信号通路中AP-1和IL-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参术胶囊对脾虚胃癌小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中转录激活蛋白-1(AP-1)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以探讨参术胶囊阻断脾虚胃癌发生的机制.方法:随机取17只SPF小鼠作为空白组正常喂养,其余小鼠均首日给予山西白醋15 mL·kg-1·d-1灌胃,次日给予10 mL·kg-1·d-1灌胃,连续9d,第10天给予N-亚硝基二乙胺(DENA)按2.8 mg· kg-1·d-1灌胃,连续110 d,建立脾虚胃癌小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片718 mg·kg-1·d-1剂量组、参术胶囊440,220,110 mg·kg-1 ·d-1剂量组,试验组从111 d起灌胃给药,连续30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的变化;HE染色观察参术胶囊是否阻断脾虚胃癌的发生;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参术胶囊对诱导脾虚胃癌模型ERK1/2,AP-1,IL-2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参术胶囊作用脾虚胃癌小鼠模型30 d后,能改善诱发型脾虚胃癌小鼠模型一般状态,其病理表现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复春片组和参术胶囊440,220 mg·kg-1 ·d-1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强模型动物ERK1/2,AP-1,IL-2的表达(P <0.05,P <0.01),参术胶囊110 mg·kg-1·d-1剂量组能明显增强模型动物ERK1/2的表达(P<0.01),而对AP-1,IL-2的表达无明显改善.结论:参术胶囊可通过ERK信号通路阻断脾虚胃癌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提取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石油醚索氏提取法(SE)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提取川芎挥发油,运用GC-MS、DPPH法结合直观比较、主成分分析(PCA)等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SD、SE和SFE-CO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8%、2.62%和2.15%,分别检测到44、23和30个色谱峰;分别鉴定了其中32、18和21个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鉴定色谱峰相对含量之和分别是93.74%、96.61%和94.44%.SD、SE和SFE-CO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有10个共有成分,各共有峰相对含量有所不同,但均以Z-藁本内酯含量最高,分别为53.71%、43.43%和46.93%;共有成分相对含量之和分别为87.17%、76.58%和83.40%,且以苯酞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79.13%、74.08%和80.13%.除共有成分外,SD提取的挥发油还主要含有烯类、酚类和醇类,SE和SFE-CO2提取的挥发油则主要为脂肪酸及其酯类.PCA结果表明,SE和SFE-CO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相似,且与SD法提取成分有一定差异.SD、SE和SFE-CO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其IC50值分别是0.20 mg/mL、0.42 mg/mL和0.93 mg/mL.结论:SD、SE和SFE-CO2提取的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种类、数量和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化学成分相似,仅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28.
冯五文  乐世俊  刘娟  李芸霞  敖慧  彭成 《中草药》2020,51(7):1914-1923
随着现代慢性复杂性疾病发病率的攀升以及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中药的国内外地位与日俱增。而中药活性成分、效应物质及相应作用机制的未知性极大限制了中药的临床接受度与国际化进程。发现直接关切中药药效的活性成分及效应物质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在回顾目前中药活性成分发现模式的基础上,跟踪国际研究前沿,结合中药成分特征,依据大多数中药通过口服给药的特点,结合课题组相关研究基础,探讨基于肠道微生态的中药活性成分与效应物质发现研究模式,以期为中药新药研发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提供新思路,助力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河北产野生北苍术和栽培北苍术药材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苍术野生及栽培品药材的挥发油,GC-MS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UPLC技术对样品中苍术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SPSS26.0软件对所测定的6份野生及栽培北苍术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北苍术野生品和栽培品的挥发油总含量均在2%左右;3个不同产地栽培品样品挥发油共鉴定出39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34种,相对含量总和在总挥发油中占比90%以上,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为β-桉叶醇、苍术素和苍术酮。3个野生样品挥发油共鉴定出39种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0种,挥发油主成分β-桉叶醇和苍术素在各样品中含量差异较大。栽培品中苍术酮含量明显高于野生样品,栽培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香樟烯,该成分在野生品中未检测到。UPLC检测6份样品中指标性成分苍术素含量均能达到药典“不得少于0.30%”的标准。结论:河北产栽培北苍术指标性成分苍术素含量均能达到药典标准,栽培品总挥发油含量与野生品差别不明显,且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较稳定,野生样品之间挥发油含量和组成差异较大,可利用苍术酮和香樟烯来区分北苍术野生品和栽培品。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以盐酸黄连素(100mg /kg)和优降糖对照治疗四氧嘧啶造模糖尿病小鼠,测定血糖、饮水量、体重等指标。结果:盐酸黄连素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饮水量、TG、TC和LDL-C,增加体重、血清胰岛素、HDL-C,其疗效与优降糖相当。结论:黄连素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