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05篇
  免费   1833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耳鼻咽喉   142篇
儿科学   313篇
妇产科学   273篇
基础医学   1304篇
口腔科学   306篇
临床医学   5743篇
内科学   2676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506篇
特种医学   9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199篇
综合类   8849篇
预防医学   3640篇
眼科学   323篇
药学   4027篇
  45篇
中国医学   3698篇
肿瘤学   847篇
  2024年   274篇
  2023年   988篇
  2022年   1142篇
  2021年   904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1041篇
  2017年   646篇
  2016年   818篇
  2015年   825篇
  2014年   1889篇
  2013年   1780篇
  2012年   2117篇
  2011年   2119篇
  2010年   1989篇
  2009年   1901篇
  2008年   1776篇
  2007年   1783篇
  2006年   1555篇
  2005年   1498篇
  2004年   1328篇
  2003年   1160篇
  2002年   865篇
  2001年   805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524篇
  1998年   464篇
  1997年   395篇
  1996年   384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43例急性N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3例急性NSTEMI患者中,(1)危险因素及病史:38例(88.4%)患者伴有2~4个危险因素,40例(93.0%)有心绞痛病史,14例(32.6%)有陈旧性心肌梗死;(2)临床表现:36例有胸痛(83.7%),35例(81.3%)NYHA心功能2—3级,40例(93.1%)心电图见ST—T段改变,43例(100.0%)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升高,32例(74.4%)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2倍;(3)冠脉造影检查,37例(100%)均有单支或多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35例(94.6%);(4)治疗、合并症及预后:在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31例(72.1%)行PCI治疗,3例(7.0%)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急性左心衰竭13例(30.2%),心源性休克5例(11.6%),恶性心律失常5例(11.6%),死亡6例(14.0%)。结论: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多,多支病变常见,心功能不全多见,血运重建率高,远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20例轻一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日间口服缬沙坦组、夜间口服缬沙坦组、日间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动态血压变异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3个月后3种治疗方案对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3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降低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控制BPV方面,日间口服缬沙坦组的BPV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夜间口服缬沙坦组[收缩压变异性:(11±3)mmHg眠(15±4)nlmHg(1mmHg=0.133kPa),P〈0.05;舒张压变异性:(7±2)mmHgVS.(10±4)mmHg,P〈0.05]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收缩压变异性:(10±3)mmHgIJS.(16±3)mmHg,P〈0.05;舒张压变异性:(6±2)mmHgVS.(11±2)mmHg,P〈0.05]的24h动态血压变异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在改善BPV方面仍优于夜间口服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日间服药相比,夜间服用缬沙坦能更有效改善血压变异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急性乙型肝炎(AHB)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数量及功能.方法 36例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AHB 12例,CHB 24例.分别用含HBV抗原C、S和P区的c18-27、s183-191和p575-583三个肽段的四聚体[Tetramer (Tc 18-27、Ts183-191、Tp 575-583)]检测患者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s)中HBV特异性CD8阳性CTL细胞的数量,同时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HSPOT)检测其分泌IFN-γ的功能.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HB和CHB患者外周血中Tc18-27特异性的CTL数量无明显不同;而Ts 183-191特异性CTL的平均值分别为0.24%±0.39%和0.03%±0.02%,阳性率分别为75%和33.3%;Tp575-583特异性CTL平均值分别为0.08%±0.09%和0.02%±0.01%,阳性率分别为50%和16.7%,AHB较CHB显著升高(P<0.05).此外,AHB患者平均Tetramer阳性的个数为1.58个,而CHB患者平均为0.67个,AHB较CHB显著增多(P<0.01).在9例AHB患者中,其外周血Ts183-191特异性的CTL细胞的数量为139~21 735个/106 PBMCs,用ELISPOT方法检测相对应的分泌IFN-γ的斑点形成细胞(SFC)为0~252个/106 PBMCs,AHB患者Tetramer细胞数和ELISPOT检测的IFN-γ斑点数有明显相关性(P<0.01),而CHB患者则无此相关性.结论 AHB与CHB患者外周血中HBV特异性CTL的数量和分泌IFN-γ的差异提示CTL可能在清除病毒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今后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年龄≥75岁的高血压患者264例,分为汉族组138例,维吾尔族组(维族组)1 26例。检测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值,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颈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汉族组比较,维族组患者24 h平均动脉压、24 h收缩压负荷,昼夜平均收缩压、昼夜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缺血ST-T改变、平均心率、夜间心率均明显升高(P<0.05,P<0.01);汉族组颈动脉斑块和狭窄检出率明显低于维族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偏高,易于合并冠心痛和(或)糖尿病,发生代谢紊乱、房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等靶器官损害的比率高于汉族,同时心率变异性减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检测TLR2-/-小鼠和WT小鼠脾脏CD4+T淋巴细胞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IL-17的表达水平,阐明TLR2对Th17细胞的作用及其在抗结核免疫的意义。方法选取TLR2-/-小鼠和WT小鼠各6只,分离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TLR2结核菌配体(19KD脂蛋白、Mtb、Pam3Cys-SK)共刺激培养3 d,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T细胞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在TLR2结核菌配体刺激下,WT小鼠的CD4+T细胞分泌的IL-17高于TLR2-/-小鼠,在Mtb刺激下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核菌通过TLR2直接影响IL-17表达,从而发挥抗结核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众所周知,人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即先天性免疫应答(又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又名特异性免疫应答),两者协调作用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侵害,而辅助性T细胞是两者相互联接的桥梁.白细胞介素-9(IL-9)是由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最早由Uyttenhove等从活化的小鼠Th细胞系TUC2.15培养上清中分离得到,由于其在多个辅助性T细胞亚群都有表达及其与呼吸炎症性疾病的紧密联系而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IL-9 的结构、细胞来源、免疫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呼吸炎症性疾病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小气道功能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38例AECOPD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FEF 50%、FEF 75%、MMEF 75/25%行配对t检验.结果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AECOPD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小气道功能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FEV1、FEF 50%存在显著差异,但FEF 75%、MMEF 75/25%无差异.结论 支气管舒张试验可改善AE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但在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组小气道功能指标FEF 75%、MMEF 75/25%无改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IO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30例急性PION患者进行双侧视神经的DTI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分别测量双眼视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VEP参数P100潜化期和波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患眼及健眼DTI及VEP参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分析患眼视神经VEP参数与DTI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0例急性PION患者患眼视神经的FA及ADC分别为0.383±0.050、(1596.93±144.07)×10-6 mm2·s-1,健眼视神经的FA、ADC分别为0.636±0.080、(1197.80±93.09) ×10-6 mm2·s-1;与健眼相比,患眼视神经FA明显下降,AD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3、11.54,均为P<0.01)。患眼与健眼VEP参数P100潜伏期分别为(135.38±7.51)ms、(96.76±6.35)ms,波幅分别为(4.79±1.15)μV、 (10.05±1.45)μV;与健眼相比,患眼VEP参数P100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7、-15.19,均为P<0.01)。患眼视神经DTI参数FA与VEP参数P1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540, P<0.01),与P100波幅呈明显正相关(r=0.662,P<0.01);患眼视神经DTI参数ADC与P100波幅呈明显负相关(r=-0.711,P<0.01),与P100潜伏期无相关性(r=0.234,P>0.05)。结论 DTI能够早期发现急性PION患者视神经的弥散障碍,能够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CTR)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186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治疗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8例98眼联合CTR植入治疗(联合组),88例88眼未联合CTR植入治疗(对照组)。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3、6mo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 LogMAR)、视觉质量\〖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RMS)\〗、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评估术后1、3、6mo时前囊口面积、IOL倾斜角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前囊膜混浊、后囊膜混浊、囊袋收缩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

结果:两组BCVA具有交互效应(P<0.05),两组术后BCVA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术后BCV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高阶像差RMS具有交互效应(P<0.05),两组术后总高阶像差RMS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术后总高阶像差RMS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前囊口面积具有交互效应(P<0.05),组内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且联合组术后3、6mo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IOL倾斜角具有交互效应(P<0.05),组内均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且联合组术后3、6mo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并无交互效应(P>0.05)。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IOL植入+CTR植入术可改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