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5篇
  免费   850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790篇
口腔科学   204篇
临床医学   1800篇
内科学   1549篇
皮肤病学   103篇
神经病学   401篇
特种医学   5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23篇
综合类   4644篇
预防医学   1533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1581篇
  36篇
中国医学   1756篇
肿瘤学   445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52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425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999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69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791篇
  2008年   786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33篇
  2005年   795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448篇
  2001年   451篇
  2000年   401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284篇
  1996年   273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991.
992.
维医治疗糖尿病1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目前虽然有众多疗法,但其治愈率较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带来很多的思想负担。我们根据维医理论辨证将其分型为“热性糖尿病”和“寒性糖尿病”进行维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2例均为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VR)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收治的行体外循环VR患者6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复方氨基酸治疗,观察组实施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观察两组炎症反应、呼吸指数等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及呼吸指数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VR治疗中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保护肺功能,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探索研究性学习在泌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应用于泌尿外科教学中,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肝素抗凝剂量及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影响。资料和方法:选择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院的患者共64例,分为双联抗血小板和肝素抗凝的常规治疗组(n=36)和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替罗非班组(n=28),以达到肝素抗凝使激活的部分凝血时间延长2倍为标准,比较两组肝素使用剂量、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数量变化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肝素用量(500±120U/h)显著低于常规组(760±148U/h, P<0.01),用药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用药前(P<0.01),但替罗非班组降低更显著(P<0.01),替罗非班组用药后血小板降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降低肝素抗凝剂量,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并呈降低降低血小板数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对发热待查患者及部分高危人员均做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做到最大限度地确诊疾病,以防漏诊、误诊.方法 2002年10月~2007年12月来自治区传染病医院就诊的发热待查患者1 581例及综合性医院经多项检查查不出发热原因而介绍来的528例患者及部分从事畜牧业的高危人群送检252例,共计2 361例均做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部分患者还做了皮试.结果 查出急性期患者、潜隐期患者及慢性期活动型患者共计608例,慢性期相对稳定型患者7例.经对症治疗症状多有缓解.结论 本次检测分析阳性率为26.05%,由此显示新疆布鲁氏菌病的感染处于较为严重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7.
998.
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生物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毫秒单位的血压节律已知在一段连续时间中可存在种种生物节律。以观察血压作为来自机体信号的机体节律时,动脉压脉波即成为最短时间的机体节律。动脉压脉波分析采用的是时间领域分析方法来揭示机体节律的本质。根据最大熵方法(maxinumentropymethod,MEM)可显示健康者?..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在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1例糖尿病足患者(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8例单纯糖尿病患者(未发生糖尿病足)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血清VEGF、ET-1水平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预测价值,比较观察组糖尿病足不同分级患者血清VEGF、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C反应蛋白(CRP)、VEGF、ET-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PG、VCAM-1、VEGF、ET-1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ET-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糖尿病足发生的灵敏度分别为70.30%、78.22%、70.30%,特异度分别为70.59%、79.41%、94.12%,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66、0.910。Ⅰ~Ⅴ级糖尿病足组患者ET-1水平随着分级升高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VEGF水平则随着分级升高呈现明显降低趋势(P<0.05)。【结论】血清VEGF、ET-1水平不仅与糖尿病足发生有关,其也与进展为难愈性糖尿病足有关,且VEGF联合ET-1水平对糖尿病足发生的预测效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支梅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3):768-768
1临床资料患者31岁,因停经8月,阴道出血1h30min,于2007年9月20日16:00时入院。孕3产1,7年前足月顺产1女婴健在,人工流产1次。末次月经2007年2月1日,患者早期无阴道出血,4个月感胎动,定期产前检查,胎心正常,孕33周时B超提示: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覆盖于宫颈口。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色红,无腹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