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研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9个病灶)均有平片资料,其中12例(13个病灶)有CT资料,3例(4个病灶)有MRI资料,9例(10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4年,2例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6例共29个病灶,其巾股骨远侧干骺部14个,胫骨近侧干骺部7个,胫骨骨干4个,股骨近侧干骺部3个,肱骨近侧干骺部2个;单发19例,多发7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13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13个病灶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9个)或骨皮质内f4个),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局限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7个病灶凹向髓腔并以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或突入髓腔;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9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3个病灶无改变。3个病灶稍有缩小,2个病灶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结论典型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平片即可诊断.但CT、MRI比平片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DOP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而对于此疾病一直没有官方批准的治疗药物,主要是因为其发病机制复杂、有效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阻碍了治疗DOP的药物研究。因此,通过查阅与DOP相关的最近五年国内外文献,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个层面梳理DOP的发病机制,总结得出中医学认为脾肾亏虚,肝郁血瘀均是导致DOP的因素,其中肾虚为本,而现代医学认为DOP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高血糖毒性、氧化应激、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常用中药复方、西药以及中西药联合治疗DOP的作用机制研究,常用的中药六位地黄饮丸等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以及不良反应少的治疗优势,常用西药以降糖药物为主具有靶点明确、见效快的特点,中西药联合效果更佳。通过对DOP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梳理和总结,为今后临床工作和治疗DOP的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对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过程提供快速、灵敏、且无创的监测.然而,它们的分泌水平呈现出夜晚或清晨高峰而午后或傍晚低谷的昼夜节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笔者综述了近20年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这一节律性波动,不仅对采样时间和治疗评估有临床意义,而且体现了骨代谢的一个重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二硫化碳对大鼠F_2代后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大鼠妊娠7~14d以Cs_2染毒对F_2代的后遗影响。结果表明,CS_2对F_2代生长发育指标及F_1代脏器系数无明显影响,但对胎鼠有致畸作用,并可延续到第二代,以骨骼畸形为主,主要为胸骨缺失,其次为枕骨骨化延缓、肋骨延长和囱门增大等,且发生率几乎同胎鼠的F_1代。由此认为CS_2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对F_2代的致畸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致敏作用的实验研究彭曙光,蒋芸,毛福英,张招弟异沸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Diiso-Cyanate,IPDI)是一种非芳香族的二异氰酸酯,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蒸气压低不易挥发,在加热或喷洒时以气溶胶形式溢散在空...  相似文献   
16.
混合氨基酸铜络合物杀菌剂(简称氨基酸铜)是我国研制的新型农药,为混合氨基酸和铜形成的络合物。该农药既能防治植物病害又能增产,而有关氨基酸铜的毒理学资料,国内外报道尚少,本文报道该农药的致突变作用,为保障广大接触人群及其子代的健康以及了解该农药的使用前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无环鸟苷软膏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丙撑亚胺(Propyleneimine NHCH_2-CHCH_3)即2-甲基氮丙啶(2-Methylaziri-dine),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工业上用作粘合剂、固化剂等。关于其毒性研究的报道不多,国外已有车间空气中容许浓度的规定,国内尚未制定。近年来我们对其毒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最高容许浓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农药混合氨基酸铜络合物杀菌剂致突变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mes试验阴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对小鼠性别无选择性。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的断片和易位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Y早熟分离率、常染色体早熟分离率均未超出正常允许值。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混合氨基酸铜络合物未见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20.
硝基亚硝基四氟乙烷(Nitro-nitroso-tetrafluoroethane, O_2NCF_2CF_2NO,简称NF)为深蓝色液体,沸点24.5~25.5℃,比重-10℃容量法为1.52,不溶于水,对光极不稳定。NF是制造氟橡胶的单体,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酸、耐磨、电绝缘、能量高等特性。本文报告家兔吸入NF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