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婧  魏超  扈晓宇  钟森  陈果  曲俊彦  张传涛 《西部医学》2011,23(12):2328-2329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慢性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利湿活血中药治疗,疗程12个月,随访6个月;对照组30例,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及随访时间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完全显效63.3%,对照组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老年慢性丙型肝炎较传统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刘光伟  王春芳  扈晓宇  赵文霞 《西部医学》2011,23(12):2326-2327
目的观察单纯慢性丙型肝炎与合并脂肪肝的丙肝患者之间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方法通过B超筛选慢性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37例,并与非脂肪变丙肝患者34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毒载量、肝功能、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结果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载量较非脂肪变组明显升高,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83.
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肝(CHB)的关键.拉米夫定(LMD)是目前有效的抗HBV药物之一,但该药疗程较长,需要服用至少1年以上,停药后有可能病毒再度复制.应用LMD 6~9个月以上,在HBV-DNA多聚酶C区,可出现YMDD变异,使该药的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抗病毒疗效及其与瘦素、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重组人干扰素α-1β针(运德素)联合利巴韦林片治疗共48周,观察合并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患者病毒载量、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下降率及转阴率较非脂肪变组明显下降,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较高;HCV-RNA载量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与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合并脂肪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下降,其原因与瘦素水平升高及胰岛素抵抗相关,通过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可能提高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85.
传统认为,偏头痛的病理机制多为肝经风火,治以平肝熄风清火,但通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其机理为:肝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并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偏头痛31例,经统计学处理明显优于作为对照的传统治法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LMD)与中药联合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疗效,以及中药"治未病"的预防作用在LMD耐药株产生之前对血清学应答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EMBASE、BIOSIS以及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鉴定文献,加上手工检索中文发表及未发表的文献.纳入单独使用LMD及其联合中药治疗CH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软件.结果 最终纳入1项RCT、6项半随机对照试验(OCT)共578例CHB患者.对此7篇文献的Meta分析显示,在6、9、12个月时联合干预组HBeAg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 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6个月以上的中药联合干预可能会在LMD开始产生耐药的同时发生血清学应答,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由于系统评价纳入的RCT、CCT和患者数量有限,且存在选择性偏倚和发表偏倚,期待有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提供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87.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及手工检索《中国药学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查找相关文献,并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腺苷蛋氨酸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苷蛋氨酸配合基础综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退黄效果优于单纯的基础治疗。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及肝硬变失代偿时,其退黄效果相似。结论:本系统评价的结果显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退黄降酶的作用,由于纳入的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尚需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对本系统评价的结果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温肾方对替比夫定(LdT)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肾阳虚证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及肌酸激酶(CK)的影响. 方法 将96例人组病例随机分到治疗组及对照组,各为48例.治疗组予温肾方联合LdT治疗;对照组予LdT单药治疗.疗程均为5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HBeAg血清学应答、血清CK水平等.根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x2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有84例(治疗组43例)患者完成52周的研究.临床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8.37% (38/43)对比63.41%(26/41),P<0.01].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缓解、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HBeAg血清学应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4.97±1.88)分对比(10.13±3.72)分、95.35% (41/43)对比75.61% (31/41)、81.40% (35/43)对比56.10% (23/41)、48.84% (21/43)对比26.83% (11/41),P<0.05或P<0.01).本研究中未发现原发无应答患者,共有7例出现病毒学突破,均发生在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均有CK升高,其中治疗组19例,占44.19%;对照组30例,占73.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肾方可提高LdT治疗肾阳虚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减少血清肌酸激酶的异常率.  相似文献   
89.
余飞  朱月  扈晓宇  肖丽 《光明中医》2023,(6):1193-1196
目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诸多患者常觉心下胃脘胀满不适,即痞证。此文探讨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患者伴腹胀(痞证)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以“慢阻肺、腹胀、培土生金”等为关键词,查询培土生金法的古籍记载和培土生金法治疗COPD患者伴腹胀的相关文献,提炼培土生金法在COPD伴腹胀的现代应用规律。结果 现代培土生金理论广泛应用在COPD的临床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结论 基于中医“培土生金”理论,合理运用“调脾理胃”与“辛开苦降”等方法,在COPD的长期治疗中重视调理中焦脾胃气机,为COPD并发痞证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0.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甚高,至今无有效防治药物上市。单一因素动物模型不利于阐述其发病机理及药物疗效评价。采用正交设计探讨四环素、地塞米松以及高脂乳剂的相互作用,以复制出具有多因素特点的NASH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三因子两水平析因设计,以血液生化、肝脏脂质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检查考察地塞米松40 mg/kg、四环素40 mg/kg、含丙基硫氧嘧啶和脱氧胆酸钠的高脂乳剂(硫氧胆酸乳)10 mL/kg在小鼠NASH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以建立的NASH最佳小鼠模型,进一步阐述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结果:地塞米松、硫氧胆酸乳单独使用,地塞米松与四环素联用,地塞米松与硫氧胆酸乳联用,四环素与硫氧胆酸乳联用,地塞米松、四环素及硫氧胆酸乳三者合用,均可产生NASH样改变。地塞米松40 mg/kg可引起小鼠肝脏功能受损,血清及肝脏中的TG含量升高,肝脏指数增加,肝组织NASH样改变明显,但血清以及肝脏TC含量无明显变化,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硫氧胆酸乳可以引起小鼠血清ALT、AST活力及TC含量升高,肝脏TC含量明显升高,肝脏组织发生坏死及空泡样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