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41篇 |
免费 | 332篇 |
国内免费 | 2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5篇 |
儿科学 | 88篇 |
妇产科学 | 23篇 |
基础医学 | 315篇 |
口腔科学 | 307篇 |
临床医学 | 1014篇 |
内科学 | 548篇 |
皮肤病学 | 54篇 |
神经病学 | 275篇 |
特种医学 | 26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600篇 |
综合类 | 2127篇 |
预防医学 | 1016篇 |
眼科学 | 40篇 |
药学 | 756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870篇 |
肿瘤学 | 2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176篇 |
2021年 | 158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219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271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401篇 |
2009年 | 383篇 |
2008年 | 361篇 |
2007年 | 413篇 |
2006年 | 458篇 |
2005年 | 394篇 |
2004年 | 417篇 |
2003年 | 367篇 |
2002年 | 306篇 |
2001年 | 332篇 |
2000年 | 267篇 |
1999年 | 254篇 |
1998年 | 207篇 |
1997年 | 208篇 |
1996年 | 196篇 |
1995年 | 210篇 |
1994年 | 153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120篇 |
1991年 | 103篇 |
1990年 | 87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69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7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运动心脏结构可复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可复性问题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通过实验动物模拟运动心脏,观察了停止运动训练8周后心脏重量和某些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耐力训练后,心肌活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静息值无显著性改变,心肌收缩时其游离钙浓度峰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11%(P<0.05);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面密度及数密度分别显著增高41%、12%及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增高60%和61%,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增高18%;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显著增高78%;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增高28%和13%.停止训练8周后,心肌收缩时其胞内游离钙浓度峰值较训练时显著降低14%(P<0.05);心肌细胞内心房特殊颗粒的体密度显著降低25%;心肌细胞线粒体体密度及其与肌原纤维比值分别显著降低25%和36%,线粒体内膜和嵴体积密度显著降低11%;心肌毛细血管与肌纤维的比值分别显著降低29%.心肌毛细血管腔体密度和面密度分别显著降低14%和12%,基本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心脏超微结构和胞内钙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改变,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构成运动心脏收缩性、氧化代谢及自分泌功能增强的重要机制.停训后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心房特殊颗粒,心肌线粒体及毛细血管结构适应性改变的消退证实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可复性. 相似文献
102.
经腹超声测量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在良性前列腺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测定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在良性前列腺梗阻(BP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4月~2006年12月以下尿路症状就诊的BPH患者109例,应用经腹超声测定IPP,同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并计算AG数(Pdetmax-2Qmax),根据AG数>40为梗阻,将所有患者分别归入非梗阻组(n=40)和梗阻组(n=69)。结果:在梗阻组和非梗阻组中IPP存在显著差异(P<0.01),IPP与AG数呈显著正相关(r=0.729,P=0.001)。若以IPP≥10mm为标准判断BPO,敏感度为89.9%,特异度97.5%,准确度为92.7%。结论:应用经腹超声测定IPP对BPO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后路广泛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广泛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54个月,术前JOA评分为(9.5±1.75)分、术后为(12.98±2.96)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1)。疗效评定采用JOA标准评定:优19例,良9例,一般7例,差4例。术后改善率30.4%-85.7%,平均69.2%±7.8%。结论颈后路广泛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防治方法。方法:对1981-1997年收集的71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中经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出现并发症的有24例,占33.8%,主要有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腹腔脓肿,胰痰,胆普,肺部感染及肝肾综合症等,死亡8例,结论:要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关键仍在于术中的仔细操作及术后及时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特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例特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经后正中切口入路,手术切除脂肪肿物。结果:5例中,术后症状完全缓解2例,好转2例,1例无改善。结论:MRI和CT有助于确诊本病,有脊髓压迫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P16、Rb、C-myc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以及肾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发生,了解两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癌组织中的P16、Rb、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用TUNEL法观察肾癌中细胞凋亡现象。结果在肾癌中,P16总阳性率为61.3%,Rb总阳性率为64.5%,C—myc总阳性率为48.4%,它们的阳性表达与细胞凋亡有相关性。结论肾癌中P16、Rb、C—myc基因促进肾癌细胞凋亡的发生,在机体抗肿瘤机制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运用X线影像学诊断对腰椎及椎管内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4例行腰椎管造影,1例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结论:在无MRI的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及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腰椎管造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保守氨基酸残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生物信息学认为:氨基酸序列决定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因此,作者基于氨基酸的生化特性、几何特性和动态特性描述了一个新颖的算法去发现蛋白酶家族中的保守氨基酸残基,而保守氨基酸残基将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DD3 mR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定量表达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DD3基因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1例前列腺癌(PCa)组织、27例非前列腺部位的肿瘤组织、3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DD3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用ROC曲线对DD3 mRNA诊断PCa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27例非前列腺组织中均未检测到DD3基因的表达。DD3在PCa组、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表达量的中位数分别为7.2×106、2.5×104、1.5×104拷贝/mg组织。PCa组较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DD3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而BPH组和正常前列腺组间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DD3表达量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DD3 mRNA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37(95%CI:0.879~0.995)。当临界值为1.4×105拷贝/mg组织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拟然比(+LR)、阴性拟然比(-LR)分别为90.5%、85.0%、86.7%、76.0%、94.3%、6.03和0.11。结论:DD3 mRNA的表达仅限于前列腺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特异性。DD3 mRNA表达在PCa组织中显著升高,在正常前列腺和BPH组织中差异无显著性。DD3 mRNA可作为PCa诊断的良好标志物,在PCa早期诊断、微转移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等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