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17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16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135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449篇 |
内科学 | 113篇 |
皮肤病学 | 34篇 |
神经病学 | 42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95篇 |
综合类 | 672篇 |
预防医学 | 304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351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299篇 |
肿瘤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107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52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73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中医学对本症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脉象上。虽不如心电图那样细致深入,但也能诊断出常见而且重要的心律失常,简便易行,很有实用价值,辨证施治确实可以提高疗效。1常见的心律失常脉象健康的人脉象称谓“平脉”,脉动数均匀和缓有力,一息四至约60~80次/分。心律失常的脉象以节律的快慢、强弱、不匀齐为主要变化。1.1迟脉:一息三至。是阳虚阴盛,动力不足使然。严重时可损脉、散脉、夺精脉等,是精气衰竭、危重病例。心电图多示窦缓、窦停搏、结区心律、室性自搏心律等。1.2数脉:一息六至。是阳盛阴虚,邪热鼓动,脉行迅…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在老年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存在营养风险的126例老年肺结核确诊患者,其中60例采用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66例未予以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及一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一般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点等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乏力,占比分别为76.2%、64.3%、55.6%。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主要以斑片影、结节、树芽征、空洞、磨玻璃影、实变、支气管壁增厚、肿块、条索灶为主;对照组痰菌转阴时间、住院总天数和乳酸含量均高于实验组(P均<0.05),白蛋白数、血红蛋白数、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实验组(P均<0.05);实验组有52例(86.7%)患者病灶吸收,8例(13.3%)患者病灶进展,对照组有49例(74.2%)患者病灶吸收,17例(25.8%)患者病灶进展,两组患者影像学病灶吸收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在老年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可以缩短痰... 相似文献
33.
创建生理学精品课程促进生理学学科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生理学精品课程的评建过程,对生理教研室的师资培养,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成为精品课程应做的工作、具备的条件以及精品课程示范作用的目标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SD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采用耳穴贴压法,对照组口服百忧解。两组均治疗8周,以汉密顿抑郁量表-21项(HAMD)、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为观察指标,在治疗前、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各检测1次,共4次。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共有83例完成试验(分别为42例、41例)。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I评分均有提高,各自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法治疗PSD可获得与百郁解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疗法对慢性焦虑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将60例慢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疗法,比较两组的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焦虑评分分别为(24.10±8.11)、(23.60±7.2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3,P>0.05);对照组出院时评分(16.81±6.20)分、出院3个月后随访时评分为(15.20±4.51)分,观察组分别为(11.60±5.30)、(7.80±6.70)分,两组出院时与出院3个月后随访时均低于入院时,但观察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3.499、5.018,均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疗法对慢性焦虑症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吴瑞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42(2)
前列腺增生(BPH)多为高龄患者且大多有基础病,故微创手术发展迅速.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手术适应证、并发症少等特点,已成为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主要方法,也号称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完成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96例,经过积极干预和精心的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探讨不同缺血时间再灌注损伤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方法选取35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单侧夹闭股动脉和压力绷带施压的方法构建下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根据不同缺血时间分为2 h缺血24 h再灌注(I2R24组)、2.5 h缺血24 h再灌注(I2.5R24组)、3 h缺血24 h再灌注(I3R24组)、4 h缺血24 h再灌注(I4R24组)、假手术组,每组7只。在再灌注终点,收集腓肠肌组织和血浆进行分析。采用湿重/干重比值(W/D)评估组织水肿情况;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检测组织活力;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补体C1q和C3b/c沉积、凝血组织因子(TF)表达和纤维蛋白原(FN)沉积、缓激肽受体1(BR1)和BR2表达、内皮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E选择素表达、炎症纤维介素蛋白-2(FGL-2)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7(IL-7)、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组织水肿逐渐加重,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W/D分别为5.3±0.2、6.1±0.3、6.9±0.2、7.6±0.3,高于假手术组的4.5±0.1(P均<0.01)。组织活力逐渐降低,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分别为(62.4±3.5)%、(45.3±3.3)%、(35.4±3.4)%、(27.1±5.9)%,低于假手术组的(93.8±7.2)%(P均<0.01)。病理组织损伤逐渐加重,最重为I4R24组,有严重肌细胞损伤、间质水肿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余依次为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肌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免疫荧光染色提示C1q、C3b/c、FN、BR1、VCAM-1、E选择素、FGL-2水平逐渐升高,由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MPO阳性细胞数/高倍镜(×200)细胞总数的大体比例逐渐升高,从高到低依次为I4R24组、I3R24组、I2.5R24组、I2R24组、假手术组。而TF和BR2表达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血浆IFN-γ、IL-7、IL-18、MIP-1α、MCP-1浓度随缺血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P均<0.01),从低到高依次为假手术组、I2R24组、I2.5R24组、I3R24组、I4R24组(P均<0.01)。结论延长缺血时间再灌注增加补体、凝血、激肽、内皮细胞激活及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加重大鼠骨骼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更有利于促进结直肠癌术后康复的围手术期饮食方案。方法将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新方案组40例,采用改进的围手术期饮食方案。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饮食方案。结果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方案组患者麻醉前饥渴感发生率少于常规组,前者的术后胰岛素水平低于后者,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早于后者,且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上述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饮食方案可以有效减轻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