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8篇 |
免费 | 158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8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22篇 |
内科学 | 175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16篇 |
综合类 | 656篇 |
预防医学 | 303篇 |
眼科学 | 31篇 |
药学 | 26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61篇 |
肿瘤学 | 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新型羟基脲类化合物Ⅲ5的镇痛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证明化合物Ⅲ5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证明化合物Ⅲ5的抗炎作用。结果化合物Ⅲ5能延长小鼠的热痛阈值,能延长造模后小鼠第一次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并减少15 min内扭体反应出现的次数;能显著抑制耳肿胀,醋酸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以及不同时间点大鼠的足趾肿胀度。结论化合物Ⅲ5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院前抢救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非控制出血性休克227例,其中A组(限制性液体复苏组)117例,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行院前抢救。B组(充分液体复苏组)120例,选取既往患者,当时采用了充分液体复苏行院前抢救,比较2组院前输液量、术前输液量、病死率及术前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气剩余碱(BE)情况。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院前输液量少(650±310)mL与(2580±720)mL;术前输液量低(829±227)mL与(2831±269)mL;病死率低21.37%与34.99%;术前实验室指标: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T较短(11.2±1.5)s与(16.8±2.0)s,APTT较短(30±14)s与(40±19)s,PLT数量多(270±94)×109/L与(230±92)×109/L;BE多(-7.0±5.7)mmol/L与(-9.9±5.8)mmol/L,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减少输液量,可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减少代谢性酸中毒,为争取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改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适宜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993.
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修饰影响到染色质重塑,在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结直肠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第二高发的肿瘤,研究证实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异常密切相关,HDAC抑制剂(HDACinhibitor,HDACi)靶向HDACs,大量研究已证实HDACi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对结直肠癌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促进凋亡等作用,并能提高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示HDAC靶向治疗结直肠癌可能是今后又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自制颅脑 CT 定位装置在颅内病灶体表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颅内存在病灶的患者,应用自制颅脑 CT 定位装置行64排螺旋 CT 平扫检查,利用 CT 扫描准直线与定位装置金属线构成的二维平面体表定位颅内病灶。结果65例颅内存在病灶的患者,均能一次性准确体表定位颅内病灶,平均费时3 min。而常规颅内定位方法,按照体表标记物与颅内病灶体表最近点(拟手术切开处)的距离进行统计,前后或上下大多都会偏移1~2 cm。结论利用该颅脑 CT 定位装置,能提高颅内病灶体表定位准确性、效率及减少辐射剂量,使用方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95.
我科自 1993年以来 ,应用跟骨牵引、手法整复加夹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不稳定性骨折 6 8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 8例中男 41例 ,女 2 7例 ,年龄 16~ 5 8岁 ,平均2 2岁 ;行走滑跌 42例 ,车祸 10例 ,高处坠落伤 12例 ,重物压砸伤 4例 ;长斜形骨折 32例 ,螺旋形骨折 2 7例 ,粉碎性骨折 8例。2 护理体会2 .1 情志护理 骨折多由于突然受到暴力作用而发生 ,骨折后病人很难适应从健康角色到病人角色的转换 ;或因疼痛、牵引治疗的需要 ,不能随意改变体位 ,导致生活不便 ;又因骨折治疗时间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血清IL- 8、TNF -α及宫颈UU/CT与先兆流产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①选择80例病人,分为先兆流产组(47例)和正常早孕组(33例),均抽取静脉血送检血清IL- 8和TNF- α;②先兆流产组及正常早孕组采集宫颈分泌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DNA;③对于宫颈分泌物UU/CT阳性的先兆流产病人给予抗生素(红霉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 8、TNF -α的变化;④随访经红霉素治疗成功的病人至分娩。结果:①先兆流产病人与正常早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6 .60%和21. 21%(P<0 .01);②经抗生素治疗的先兆流产病人,治疗前后血清IL- 8、TNF -α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 01);③随访用红霉素治疗的先兆流产病人,足月分娩新生儿未发现异常。结论:①先兆流产与感染的关系密切;②IL- 8和TNF -α可以作为先兆流产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7.
998.
夹心ELISA检测可溶型LAIR-1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血清可溶型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1 (sLAIR 1 )的水平与疾病的关系 ,用生物传感器鉴定了 3种抗LAIR 1分子胞膜外区mAb识别的表位 ,并应用 2种识别不同LAIR 1表位的mAb首次建立了检测sLAIR 1的夹心ELISA方法 ,其检测灵敏度达到 1 5 μg/L。以此方法检测了活化的人PBMC培养上清以及正常人和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患者血清中sLAIR 1的水平。在经PMA、PHA、LPS和抗CD3mAb活化的人PBMC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sLAIR 1。 2 4例正常人血清sLAIR 1的平均水平为 (6 2± 3 3) μg/L ,6 2例HFRS患者血清sLAIR 1的平均水平为 (4 7 2± 35 9) μg/L。证明体内和体外存在天然sLAIR 1。HFRS患者血清sLAIR 1水平明显升高。为进一步研究LAIR 1分子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在临床免疫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9.
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产科学是临床科学的基础 ,又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妇产科的教学过程中 ,大多是按照大课讲理论、小课见习的方法进行。见习课是对大课所讲授理论进一步消化、吸收的过程 ,是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 ,可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转到生动活泼的现实中来 ,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熟悉妇产科特有的检查方法及诊疗技术。因此 ,它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克服学生中高分低能现象 ,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经。但是在临床见习过程中 ,由于见习学生不仅仅是坐在教室中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