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5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85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22篇 |
内科学 | 175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16篇 |
综合类 | 656篇 |
预防医学 | 303篇 |
眼科学 | 31篇 |
药学 | 26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61篇 |
肿瘤学 | 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52篇 |
2006年 | 144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97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X综合征的冠脉内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冷加压试验(CPT,内皮依赖性扩血管反应)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NTG,内皮非依赖性扩血管剂)结合冠脉血流显像(CDCFI)新技术评价X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应用CDCFI分别测量13例X综合征患者(组A),15例正常组(组B)静息及CPT,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前降支冠脉血流速度(CPV),并分别计算血流增加率(△%)。结果:CPT后两组的冠脉血流速度均有所增加,但X综合征组的冠脉血流速度增加率明显低于正常组(21%vs62.7% P<0.05),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两组冠脉血流速度增加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结合冷加压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试验可有效的无创的评价X综合征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Th1、Th2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腺肽治疗,连续治疗28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MMP-2、MMP-9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TNF-α、IFN-γ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IL-4、IL-1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前后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P-2、MMP-9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可以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Th1/Th2平衡,降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3.
氨氯地平加培哚普利降压研究(ASCOTBP-LA)结果及Lindhol m等的一项荟萃分析结论和随后出台的英国成人高血压指南2006年更新版,对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中的治疗地位提出质疑,一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Lindhol m等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新型降压药物相比,脑卒中增加了16%,其中阿替洛尔组增加达26%,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也有所增加,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方面也无优势(尤其是与利尿剂联用时)。由此,作者明确提出“应该结束β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病一线药物的时代了”。英国新指南要求“不再将β受体阻滞剂用作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74.
T-bet是Th1细胞分化的重要因子,Th17细胞是不同于Th1的细胞亚群,转录因子孤独受体(RORγt)控制其分化、诱导编码白细胞介素(IL)-17的表达.本研究为探讨T-bet的表达是否影响Th17细胞的增值和IL-17的分泌,采用小干扰RNA(siRNA)片段瞬时转染小鼠脾CD4+T细胞后,检测沉默效率,选择最佳siRNA片段. 相似文献
75.
目的比较全肿瘤灌注测量与轴位最大层面测量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诊断肝细胞癌的优缺点。方法56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检查,采用全肿瘤灌注和肿瘤轴位最大层面灌注测量肿瘤、瘤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结果瘤体各灌注参数与瘤周肝组织或正常肝组织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全肿瘤灌注测量值与轴位最大层面测量法得到的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名医生应用两种方法测量获得的三种组织测量值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检查肝细胞癌瘤体,应用轴位最大层面法测量可以获得同样的测量值,但减轻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6.
李苏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14-16
<正>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和理化特性:结构单元或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1~100nm),有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各纳米单元之间存在或强或弱的相互作用。其性质与体相材料及单个原子、分子明显不同,具优异的催化及电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危病变无复流发生率及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64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试验组(n:84)和常规治疗组(n=80),均于入选后3—5d后行PCI治疗。比较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PCI前后病变血管血流TIMl分级、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及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后PCI术前病变血管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85.7%V865.0%,P〈0.05),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试验组较常规治疗组高(84.5%VS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试验组cTNT和CK-MB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倍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2.4%VS11.3%,P〈0.05);PCI术后30dMACE发生率试验组明显降低(3.6%VS1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肝、肾功能变化和横纹肌溶解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择期介入治疗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提高PCI术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并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改善近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8.
户亚光.滑秀云.尚俊伟.李云香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7):727-728
目的分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31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1例患者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25.63%;年龄<40岁,临床分期Ⅱ期、腺癌、肌层浸润深度≥1/2、有脉管侵犯、分化程度3级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年龄≥40岁,临床分期Ⅰ期、鳞癌、肌层浸润深度<1/2、无脉管侵犯、分化程度1,2级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2.057)、肌层浸润深度(OR=2.289)及分化程度(OR=4.334,OR=13.500)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细胞分化程度有相关性,对制订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及合并炎症致肝总管狭窄或梗阻,或胆囊胆管瘘形成,引起以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院1980~1998年共收治本病47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9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2(25~67)岁,病程6个月至25年,平均7年。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伴黄疸(27例),右上腹疼痛伴发热(12例),或仅右上腹疼痛(8例)。所有病例按Csendes[1]分型法分为:Ⅰ型25例,Ⅱ型15例,Ⅲ型4例,… 相似文献
80.
DPN患者106例,分为2组,全部病例给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另给予丁咯地尔缓释片每次0.6g,每天1次,共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变和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指标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6.4%、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2%、54.7%(均为P<0.01),MNCV和SNCV经治疗后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襞微循环有明显改善.结论盐酸丁咯地尔缓释片口服治疗DPN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