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蛋白及多肽类药物鼻腔给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洁  吴克和 《药学进展》1992,16(4):202-205
  相似文献   
62.
鼻中隔结核     
鼻腔结核为耳鼻喉科结核病中最少见的一种,多侵犯鼻中隔软骨前部及鼻底部的粘膜。我院自1954—1963年间,在耳鼻喉科患者中,仅发现一例,特报道如下:患者(116010号),女性,61岁,云南籍,因右侧鼻阻,鼻涕多,已半年,于62年6月30日初诊。局部检查:鼻外形无异常,右侧鼻腔有一豌豆大的赘生物,色苍白,表面不光滑,触之易出血,赘生物的底部与鼻中隔相连。化验室检查:血康氐反应阴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DcR3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6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DcR3和VEGF的检测。结果 61例结直肠癌中37例DcR3(+);48例VEGF(+)。正常肠组织(-),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CK分期有关。结论DcR3和VEGF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治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4.
慢性荨麻疹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慢性充血与大量体液渗出的局部性损害[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一过性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皮损,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病程达6周以上,少数病人迁延可长达数十年,治疗效果欠佳[2]。地氯雷他定是新型非镇静性的长效组胺拮抗剂,得到广泛应用;窄波紫外线穿透力强,近年来在皮肤病治疗上展现其独特的优势[3]。  相似文献   
65.
正云南省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靠近毒品的集散地"金三角",是我国最早暴发静脉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的省份。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通报,截至2018年9月,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85.0万人~([1]),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通报,至2018年10月,云南省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10.5万~([2]), 是全国艾滋病疫情最重的省份。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3]),云南省通过扩大检测人群的措施,目前已发现了 80% 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血燕与白燕的水解多肽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种类燕窝水解多肽一级结构的异同。方法:运用SDS-PAGE、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ESI质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和肽图谱测定,通过Mascot 2.2软件进行数据库检索。结果:质谱分析Basepeak图显示,血燕与白燕的水解多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Mascot 2.2软件数据库对下载于Uniprot的禽类数据库进行检索,鉴定白燕中73种蛋白,鉴定血燕中51种蛋白,发现血燕和白燕有30种相同蛋白。结论:血燕与白燕水解肽谱有较高的相似度,血燕与白燕的共有蛋白可作为燕窝产品的质量控制特征。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传统的单纯使用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和15%壬二酸联合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皮肤科门诊102例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传统治疗组单纯使用口服羟氯喹和盐酸多西环素进行系统治疗12周,联合壬二酸治疗组在传统单纯治疗基础上同时外用15%壬二酸凝胶12周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疗效、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综合临床评估。最后继续观察12周,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传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37%,联合壬二酸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前后差值评分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复发率方面,传统治疗组复发率为24.07%,联合壬二酸治疗组复发率为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5%壬二酸凝胶联合羟氯喹、盐酸多西环素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红外线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多采用中药等综合治疗,红外线在理疗、科研等治疗领域应用广泛,有人提出是否可以用其物理特性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产生治疗效应? 目的:制备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并采用红外线治疗观察实验性大鼠胃黏膜组织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材料:选用35只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 大鼠,体质量180~230 g,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码为SCXK(冀)2003-1-003,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水杨酸钠为干燥粉剂批号为890720,北京市芳草医药化工研制公司生产,使用蒸馏水配制药物.红外线灯(220 V、200 W)由河北北方学院设备科购买.方法: 实验于2005-06/2006-01在河北北方学院实验中心(省级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干预:大鼠常规标准颗粒饲料饲养1周后,其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动物进行造模, 即采用水杨酸钠、乙醇灌胃,刺激大鼠胃黏膜,并结合劳累、饥饱失常等多因素方法连续造模8周,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随机取5只进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模型成功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成非治疗组及红外线治疗组,每组11只.红外线治疗组用220 V,200 W的红外线灯,波长0.76~1.5 μm,垂直照射大鼠胃部投影区,1次/d,10 min/次,连续照射20 d.非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②实验评估:大鼠造模后1,4,9,12周进行体质量检测,并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炎细胞浸润及胃黏膜厚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大鼠体质量变化. ②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结果: 纳入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体质量变化:造模大鼠从第4周末开始,非治疗组及红外线治疗组体质量增长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逐渐下降,差异有显著学意义(P < 0.05).②胃黏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非治疗组大鼠胃黏膜变薄,光镜下可见胃黏膜层腺体萎缩,炎细胞浸润,部分标本伴有肠上皮化生.红外线治疗组大鼠胃黏膜明显厚于非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炎细胞少于非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细胞形态、结构、体积均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红外线治疗可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变薄及炎细胞浸润,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筋针运动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 包括局部热敷、经皮神经电刺激及牵伸训练等,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关节松动术治疗, 观察组在关节松动术治疗前辅以筋针运动疗法, 每周治疗5 d, 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肩关节被动活动度(ROM), 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 采用肩痛和残疾指数(SPADI)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SPA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 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ROM[前屈(134.92±19.7)°、外展(132.56±29.35)°、外旋(55.20±18.95)°]、疼痛VAS评分[(1.60±0.58)分]及SPADI评分[(疼痛评分为(20.96±9.81)%, 功能障碍评分为(20.43±13.69)%, 总分为(20.64±11.08)%]亦显著优于...  相似文献   
70.
徐原  安兴  娄金丽  戴洁  刘志文  李宁 《北京医学》2011,33(6):458-460
目的 探究同种异系异体小鼠皮肤移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形态变化与移植排斥程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诊断排斥反应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检测方法.方法 203只清洁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自体移植组、异体移植组.分别于术后各时相点断尾取外周血在超显微真彩细胞分析仪下观察,寻找T淋巴细胞并录像记录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