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9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40篇 |
妇产科学 | 61篇 |
基础医学 | 174篇 |
口腔科学 | 19篇 |
临床医学 | 472篇 |
内科学 | 367篇 |
皮肤病学 | 22篇 |
神经病学 | 56篇 |
特种医学 | 123篇 |
外科学 | 116篇 |
综合类 | 897篇 |
预防医学 | 317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403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285篇 |
肿瘤学 | 1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24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72篇 |
2013年 | 153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90篇 |
2010年 | 185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79篇 |
2007年 | 173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92篇 |
2002年 | 79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46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在优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 为提高随访效率和随访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8月—2021年8月,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282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2019年8—9月进行常规随访的患者作为基线组, 并在临床开展3个阶段的随访模式优化, 评价平均随访时长、随访成功率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结果第1、2、3阶段随访流程的平均随访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成功率逐渐升高(P<0.05)。第2、3阶段随访流程中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优于第1阶段和基线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行动研究法优化了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随访模式, 提高了随访效率及随访质量。 相似文献
103.
104.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iNOS mRNA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的表达变化。 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左脑HIBD的模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HIBD后 6h、2 4h、48h、5d不同时点脑皮层iNOSmRNA的表达情况。经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扫描RT PCR产物 ,用内参半定量分析iNOSmRNA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变化。 结果 7日龄Wistar大鼠对照组没有iNOSmRNA表达 ,HIBD 6h开始表达 ,HIBD 2 4~ 48h为表达高峰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此后逐渐下降 ,HIBD 5d仍可检测出 (与HIBD 6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观察光镜下神经元坏死在HIBD后 2 4~ 48h最显著。 结论 新生大鼠HIBD可诱导iNOS基因表达 ,其可能参与HIBD后的神经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5.
患儿女,19d,因皮肤反复出现大疱19d入院。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胎龄38w,旧法接生,无皮肤青紫,哭声宏亮,羊水浑浊。生后用卫生纸擦拭患儿皮肤,发现擦拭处皮肤起疱、大片剥脱。于当地诊所治疗,无明显好转,并全身多处皮肤反复出现大疱,以四肢与关节等易受摩擦处明显。无特殊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入院查体:T37℃,HR 122次 相似文献
106.
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裸鼠缺血组织血管新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对下肢缺血裸鼠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从人自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置于EBM -2培养基内培养7d后 ,获得内皮祖细胞。将1×106个内皮祖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入下肢缺血裸鼠体内 (8只 ) ,对照组 (8只 )通过尾静脉注入等量的PBS。移植后第28d ,处死动物 ,进行组织学和生理学评估。结果内皮祖细胞组毛细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136.4±40.5)/视野 ,(53.65±14.02)/视野 (P<0.01)] ;内皮祖细胞组的肢体致残率 (25 % )较对照组 (50 % )减少。结论体外扩增的内皮祖细胞移植能够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 ,并能减少肢体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以壳聚糖包裹的PotD DNA(Chitosan-potD)纳米微粒经鼻黏膜免疫小鼠对肺炎链球菌鼻咽部定植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制备的Chitosan-potD微粒、裸pVAX1-potD重组质粒(裸potD)及pVAX1分别鼻腔免疫小鼠,收集黏膜和血清标本用以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分离并培养脾淋巴细胞,检测IL-17A、IL-4及IFN-γ的分泌水平;于免疫小鼠鼻腔进行肺炎链球菌攻击,通过菌落计数评估各免疫组对小鼠肺炎链球菌鼻咽部定植的保护作用.结果 Chilosan-potD纳米微粒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抗PotD特异性血清IgG、IgG1、IgG2a、黏膜IgA抗体水平及IL-17A、IL-4、IFN-γ水平与裸potD组及pVAX1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计数结果 显示,Chitosan-potD微粒组在鼻咽部定植的肺炎链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壳聚糖包裹PotD DNA微粒对肺炎链球菌鼻咽部定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HER2/neu蛋白细胞胞外段的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ER2/neu)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GM-CSF)共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成熟的DC通过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培养获得,流式细胞技术分析HER-2/neu以及细胞表面标志CD1a、CD83、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MTT检测混合淋巴反应,3H-TdR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RT-PCR检测FasL表达.结果:共转染组(CT)、单独转染组(ST)和未转染组(UT)3组DC的细胞表面标志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转染组中HER2/neu和FasL的表达比单独转染组高,共转染组中可以检测到更强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CTL杀伤活性.结论:HER2/neu蛋白细胞外段的基因通过DC的抗原提呈作用可以诱导出免疫应答,其免疫应答作用与FasL表达相关,而GM-CSF可以增强其免疫应答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表达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膜联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mEPCR)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4~6代HUVECs 随机分为对照组、5%CSE组、不同浓度辛伐他汀组及辛伐他汀干预组,辛伐他汀组分别加入50、100、200 μmol/L辛伐他汀液孵育24 h,辛伐他汀干预组先以50、100、200 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细胞2 h,再与5%CSE孵育24 h。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sEPCR蛋白含量,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EPCR mRNA的表达。结果: (1)5%CSE组sEPCR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mEPCR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100 μmol/L与200 μmol/L辛伐他汀组sEPCR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低于5%CSE组,其mEPCR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高于5%CS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各辛伐他汀干预组sEPCR蛋白含量均低于5%CSE组,但高于对照组及相应浓度的辛伐他汀组;相反,各辛伐他汀干预组mEPCR mRNA表达均高于5%CSE组,低于对照组及相应浓度的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体外,辛伐他汀通过上调HUVECs mEPCR mRNA的表达,降低sEPCR的分泌,对CSE介导的内皮细胞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人MASP1 N端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MASP1)N端片段.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人MASP1 cDNA的质粒pGEM-MASP1中扩增MASP1-N端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MASP1-N端蛋白,通过GSTrap亲合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并以ELISA分析了目的蛋白与重组MBL-CLR、重组MBL的结合活性.结果:从pGEM-MASP1中扩增得到约860 bp的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载体经酶切出现约4 900 bp和860 bp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完全一致.纯化蛋白经SDS-PAGE可见Mr60000蛋白带,该蛋白可与抗GST抗体反应并能与重组人MBL-CLR、重组人MBL蛋白结合.结论:获得了表达人MASP1 N端片段的大肠杆菌菌株和重组人MASP1 N端片段/GST融合蛋白,为MASP1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