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脑血流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74例HIE早产儿于生后10~12 h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豆纹动脉(LA)、额中动脉(FI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并与正常对照组44例进行比较.结果 (1)血流速度变化:生后10~12 h内轻度及中重度HIE组Vs、Vd均低于对照组,MCA的Vs、Vd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RJ变化:HIE组与对照组比较,LA的RI有显著差异,轻度与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有HIE的早产儿于出生后10~12 h已出现脑血流动力学紊乱,以脑血流减少为主,MCA的RI>0.8,LA的RI>0.6,或MCA与LA的RI升降不一致时,是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收治的71例窒息足月新生儿为对象,依据Apgar评分分为轻、重度窒息两组,另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45例为对照组,对动脉血乳酸进行评价。结果:窒息组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乳酸水平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结论:早期检测血乳酸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的辅助实验室指标,可弥补Apgar评分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不足,对指导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所收治的54例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确诊后均对其给予原发病控制、保护重要生命器官、控制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维持、静脉营养等治疗,并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本研究的所有患儿中,有3例患儿自动出院,2例患儿死亡,其余49例患儿痊愈出院,本研究患儿的治愈率为90.74%。结论在对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患儿在发病早期给予支持、对症、对因等综合治疗,不仅可以对患儿的病情进展进行有效地控制,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因此,在对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所提到的治疗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探讨临床降低VAP发病率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机械通气超过48h的116例新生儿,其中VAP49例,比较上机时间、插管次数、胎龄、机械通气模式以及分析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VAP的发病率为42.2%;VAP组上机时间和插管次数明显多于非VAP组;不同胎龄儿VAP的发生率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SIMV/SIPPV模式VAP的发生率低于IMV/IPPV模式;致病菌以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孢杆菌为主。结论VAP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重视并预防VAP,采取综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 000 g≤出生体重<1 500 g)80例根据入选标准纳入研究,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强化母乳实验组40例[住院期间母乳量占喂养总量的75%以上,母乳均来自患儿自己的母亲,母乳喂养量达80 ml/(kg·d)时,添加母乳强化剂(母乳不足部分由早产配方奶补充)],早产配方奶对照组40例(住院期间全部早产配方奶喂养)。比较两组患儿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院内感染以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早产儿在胎龄、性别、体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为(15.22±4.37) d,对照组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为(17.38±5.44) d,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为7例,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为15例,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院内感染2例,对照组院内感染7例,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对照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实行强化母乳喂养可缩短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6.
戴怡蘅  高平明 《重庆医学》2013,42(18):2146-2147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aO2为(84.45±9.91)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76.38±9.32)mm Hg(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氧体积分数(FiO2)、氧合指数(OI)分别为(38.63±4.79)mm Hg、(0.42±0.09)、(7.82±2.10),明显低于对照组55.26%(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病率为31.58%,明显低于对照组55.26%(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高频呼吸机治疗足月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足月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28例(应用高频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9例(应用常频呼吸机治疗,模式为SIMV),将两组患儿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呼吸机应用时间、吸氧时间及在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高频呼吸机通气,可明显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吸氧时间及在院时间,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效果。方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7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通气方式分为鼻塞组(n=35)和传统组(n=35),鼻塞组进行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传统组进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分析总结两种通气方式的运用效果。结果鼻塞组患儿治疗24 h后Pa O2(73.8±6.7)mm Hg、p H(7.3±0.1)与传统组(64.2±7.8)mm Hg、(7.2±0.1)相比显著升高,Pa CO2水平(44.8±5.8)mm Hg与传统组(49.5±6.2)mm Hg相比显著降低(P=0.000、0.002、0.000)。鼻塞组患儿通气时间(25.3±5.1)h、住院时间(22.1±4.2)d、住院费用(2.1±1.4)元与传统组(31.2±5.6)h、(28.5±4.6)d、(2.8±1.1)元相比显著降低(P=0.000、0.000、0.023)。鼻塞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8.6%与传统组31.4%相比显著降低(P=0.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徐景武  戴怡蘅 《山东医药》2013,(44):101-102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指孕妇在孕早期患风疹,导致胎儿产生严重的全身感染,出生后表现为多种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小头畸形、发育障碍等.本病重在预防,即避免孕妇在妊娠期内感染风疹病毒.我院2012年1~3月确诊CRS 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7例窒息儿的11种高危因素和死亡率进行分析,并与7923例非窒息儿相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与脐带因素、早产、胎盘因素等8种因素关系密切;窒息儿死亡率高于非窒息儿;Apgar评分5分钟低于1分钟者,窒息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加强产前监护和围产期保健,严格执行新法复苏,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