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1篇 |
外科学 | 96篇 |
综合类 | 38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外磁场协同卟啉-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porphyrin-dextran magnetic nanoparticles,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人膀胱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法制备PDMN,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脉冲电磁场协同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PDMN的直径、比饱和磁化强度(saturation magnetization,Ms)分别为10~15 nm、0.20 emu/g,有效粒径为94.8 nm。PDMN光动力学作用可显著抑制BIU-87细胞增值,抑制率达(17.61±2.73)%,并诱导BIU-87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凋亡率为(24.53±5.74)%。脉冲外电磁场(5 mT)也可抑制BIU-87细胞增殖和诱导发生凋亡,且协同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均显著增强,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为(28.11±4.25)%、(24.53±5.7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化学修饰后的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能有效地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恒定外磁场协同作用对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肾移植术后血脂异常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肾移植术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6.2mmol/L),患者每日口服普伐他汀10mg,每晓1次,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本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圊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技术测定所有个体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结果 血浆ET在肾移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O显著低于对照组;降脂治疗8周后,ET明显下降(P〈0.01),NO明显升高(P〈0.01),血TC、LDL-C明显降低(P〈0.01),HDL-C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没有病例发生横纹肌溶解。结论 肾移植患者普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普伐他汀治疗肾移植后高脂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人工逼尿肌装置在犬神经原性膀胱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岁龄雌性杂交犬16只,骶上组8只于L5~6水平完全锐性横断脊髓,骶下组8只在此基础上完全破坏骶髓建立脊髓损伤性犬神经原性膀胱模型;外科手术将人工逼尿肌装置植入固定于犬盆腔.模型建立及人工逼尿肌植入前后均采用Life-Tech Ⅳ型尿动力仪检测评价.结果 骶上型犬表现为储尿期逼尿肌自发或诱发性收缩反射亢进,膀胱容量减少,呈低顺应性膀胱;骶下型犬则出现逼尿肌无反射,膀胱容量增大,呈高顺应性膀胱.人工逼尿肌装置植入后2组模型犬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无显著改变;骶上组剩余尿量由(174.8±24.7)ml降至(13.0±9.7)ml,骶下组由(182.2±30.0)ml降至(35.4±28.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逼尿肌装置能有效增强排尿动力,减少剩余尿量,降低膀胱内压以避免膀胱处于储尿期的长期高压状态及继发性的上尿路损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对大鼠海绵体神经(CN)进行解剖并对其造成钳夹损伤,以建立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术后4周通过阿朴吗啡(APO)实验及海绵体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测定、阴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评估建立模型的效果.结果 术后4周3组大鼠的阴茎勃起率和平均勃起次数分别为0%和0次、100%(11/11)和(2.24±0.86)次、100%(12/12)和(2.39±0.92)次.模型组大鼠无明显勃起反应,假手术组、正常组可见明确勃起反应.电刺激盆腔星状神经节(MPG)前3组大鼠ICP/MAP分别为(0.13±0.04)、(0.10±0.03)、(0.12±0.03),电刺激MPG后分别为(0.12±0.05)、(0.57±0.08)、(0.58±0.06),电刺激MPG前3组ICP/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正常组的电刺激MPG后ICP/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阴茎nNOS阳性神经纤维数分别为(23.04±2.59)、(73.94±7.51)、(80.26±6.95),模型组大鼠阴茎nNOS阳性神经纤维数明显少于假手术组、正常组(P<0.05).结论 大鼠CN结构与人类非常相似,CN钳夹损伤是建立RP术后ED模型的可靠的方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rat cavernous nerve (CN) and develop a rat model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ED)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RP) caused by injury of cavernous nerve.Methods Thirty-six male SD rats we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model group,sham-operation group and nomal group.Four weeks after surgery,rat models were evaluated by apomorphine test,ICP/MAP measurement and nNOS-positive nerve fibres in penis.Results The rats in model group had no erectilty in apomorphine test and electical stimulating MPG.The rats in sham-operation group and nomal group had erectility at the same conditions,accompanied with increased ICP/MAP i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 P<0.05 ).The nNOS-positive nerve fibres in model group ( 23.04 ± 2.59 )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sham-operation group (73.94 ±7.51 ) and normal group (80.26 ±6.95 ).Conclusion Cavernous nerve in rats is highly similar to that in human beings.The rat model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caused by cavernous nerve crush injury is reliable. 相似文献
56.
尿动力学参数多元分析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索用于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函数模型,绘制能用于判断不同的逼尿肌收缩力状况下尤其是逼尿肌收缩力减弱时BOO情况的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患者尿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函数模型,根据此模型绘制BOO情况判断的曲线。采用ROC曲线分析的方法,确定我们的函数模型和相应曲线诊断BOO的界值。结果:建立的函数模型为BOO指数(BOO I)=5.03×剩余分数+0.04×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0.20×最大尿流率-0.91+α(当压力流率曲线为低压低流型时α=0;为高压低流型时α=1.42;为高压高流型时α=-7.30)。确定的BOO I诊断BOO的界值为0.36。验证该界值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85.7%、91.7%、96%、73.3%。结论:我们建立的函数模型BOO I计算公式较为简单,可推测出患者出现BOO概率的大小。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我们绘制的诊断曲线能够把表现为低压低流型患者中有BOO的患者鉴别出来使之从解除梗阻的手术中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吡喃阿霉素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43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定期进行THP膀胱内灌注治疗 ,随访 12~ 3 6个月。结果 无肿瘤复发率为 88.4% ,复发率为 11.6% ,12例于膀胱灌注期间出现膀胱刺激症状 ,其中 2例因为不能耐受 ,暂停灌注 ,其余患者均完成治疗。所有患者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反应。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 ,病人耐受性好 ,无全身性药物反应。 相似文献
58.
口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口服他克莫司 (Tacrolimus ,FK5 0 6 )的药代动力学规律 ,寻求临床上准确反映早期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的监测方法。 方法 16例肾移植受者首剂口服 0 .0 75mg/kgFK5 0 6后 ,采用ELISA法测定服药后 0 .5、1.0、1.5、2 .0、3.0、5 .0、8.0、12 .0h时间点血药浓度 ,采用 3p87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将测得的FK5 0 6浓度自动拟合计算出AUC ,并分别将各时间点血药浓度与AUC进行相关性检验 ,计算相关系数。 结果 AUC变化范围为 4 4 .4 0~ 15 8.0 1μg·h-1·L-1,平均 ( 92 .2 3± 34.97) μg·h-1·L-1,个体间AUC可相差 4倍 ;血药谷浓度Cmin与AUC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rmin=0 .6 5 0 )。 结论 首剂口服同一剂量FK5 0 6后 ,个体间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差异很大。Cmin能准确反映首剂口服FK5 0 6后的AUC ,临床上可通过监测Cmin达到FK5 0 6早期剂量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59.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病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 ,ED )的发生率高达 5 4%~6 2 % [1] 。我院男性专科门诊自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9月共诊治 2 3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3例病人 ,年龄 2 3~ 4 0岁 ,平均 31岁 ,均已婚。所有病人损伤前阴茎勃起功能正常 ,在损伤后或手术后出现ED。骨盆骨折类型 :耻骨双骨折伴坐骨骨折 13例 ,单侧耻骨骨折或伴坐骨骨折 10例。尿道损伤类型 :部分断裂 6例 ,完全断裂 17例。当时处理情况 :在行骨盆骨折手术后 ,14例仅行膀胱造瘘术 ,9例急诊行尿道吻合术。1.2 检查方… 相似文献
60.
Syndecan-1和乙酰肝素酶在肾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肾癌中Syndecan-1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肾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g两步法研究62例肾癌中Syndecan-1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yndecan-1在肾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0%(31/62),其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乙酰肝素酶在肾癌中阳性表达率为24.2%(15/62),其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Syndecan-1和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其共同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结论Syndecan-1和乙酰肝素酶蛋白的共同表达能成为肾癌发生和发展的预后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