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建立LC-MS/MS方法测定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8只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5mg·kg^-1。建立并确证高灵敏度的液质联用法分析大鼠血浆中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浓度,采用芦丁作为内标。采用甲醇蛋白沉淀法提取血浆中的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和芦丁。然后用10mmol·L^-1的乙酸铵/甲醇(20:80,v/v)的流动相在C18色谱柱(150mm×2.1mm,I.D.,5μm)上进行洗脱并采用多反应检测的方式进行质谱分析。结果: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在大鼠血浆中的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1。其定量下限为0.01μg·mL^-1。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LC-MS法同时测定清热养心颗粒中的绿原酸、咖啡酸、甘草次酸、氧化苦参碱和薯蓣皂苷元。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100 mm×3.0 mm,3.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10∶90),柱温40℃,流速0.2 m L·min-1,进样量10μL,离子化方式为电喷雾(ESI),选择性离子检测(SIR),正负离子同时检测,检测电压3.5 k V,离子源温度120℃,脱溶剂温度450℃,脱溶剂气体为N2,体积流量480 L·h-1。结果绿原酸、咖啡酸、甘草次酸、薯蓣皂苷元和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60~2.97×103(r=0.9986)、3.05~780(r=0.9958)、1.10~282(r=0.9991)、3.63~930(r=0.9931),0.47~120μg·L-1(r=0.9977)。结论所用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清热养心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甘草次酸、氧化苦参碱、薯蓣苷元等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木香、枳壳、槟榔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83 nm;体积流量1.0 m L/min。结果辛弗林、去甲异波尔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分别在5.8~185.6μg/m L(r=0.999 9)、0.829~26.52μg/m L(r=1.000 0)、9.775~312.8μg/m L(r=1.000 0)、0.594~19μg/m L(r=0.999 5)、5.2~166.4μg/m L(r=1.000 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3%、98.95%、102.57%、99.67%、103.43%,RSD分别为1.85%、1.27%、0.52%、0.89%、0.4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四磨汤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的体内药动学.方法 腹腔注射LPS(0.5 mg/kg)3周建立大鼠抑郁模型.所有大鼠灌胃给予1.67 g/kg黄连、3.34 g/kg黄连-生地(1 ∶1)、15.03 g/kg黄连-生地(1∶8)后,于0、0.083、0.167、0.250、0.333、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大鼠血浆中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浓度,研究苍术-香附提取物灌胃后大鼠体内3种活性成分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苯海拉明为内标,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处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 1.7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05%甲酸水,通过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技术(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检测模式。检测离子:m/z 231.2→185.1(白术内酯Ⅰ)、m/z 233.2→187.1(白术内酯Ⅱ)、m/z 249.2→231.1(白术内酯Ⅲ)、m/z 256.2→167.1(苯海拉明)。利用DAS 3.2.2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5 0~20.00、0.315 0~20.00、3.150~200.0 ng·mL-1,方法学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苍术-香附提取物灌胃给药后的3种活性成分的药-时曲线呈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交泰丸中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交泰丸中4种生物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透析内、外液中4种成分的质量浓度,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线性关系、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均符合方法学要求;交泰丸低、中、高(0.5,1,1.5 mg·mL-1)浓度中,表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0.28%±3.02%,42.41%±2.61%,33.76%±2.19%,盐酸黄连碱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6.60%±3.47%,58.49%±6.47%,47.00%±1.3%,盐酸巴马汀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40.17%±3.26%,33.71%±3.74%,24.05%±1.81%,盐酸小檗碱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29.41%±4.99%,25.35%±1.37%,18.07%±1.61%。结论:交泰丸中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属于低等结合型成分,盐酸黄连碱属于中等结合型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中主要共有物质的含量,明确丹红注射液中主要物质的组分结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乙腈-0.4%甲酸水溶液流动相梯度洗脱,数据统计分析及作图采用GraphPad Prism 6。结果:该方法测定了丹红注射液中12种主要物质基础的含量,并将其与丹参注射液中的11种共有成分和红花注射液中的2种共有成分进行比较。丹红注射液中含量较高者为腺苷、5-羟甲基糠醛、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p-香豆酸、阿魏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除迷迭香酸和紫草酸,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中的主要共有物质基础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稳定性均较好。含量测定比较后确证丹红注射液中含量较高的主要物质基础基本为来自丹参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少量为来自红花中的核苷类和酚类化合物,且部分活性较强的物质组分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药效差异的原因。而5-羟甲基糠醛不是三者安全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其是否为丹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仍待进一步研究确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UHPLC-Q-TOF-MS技术明确青娥丸的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青娥丸抗抑郁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HPLC-Q-TOF-MS识别青娥丸入血成分,结合PharmMapper、DisGeNet、GeneCards等数据库以及Cytoscape、ClusterProfiler程序,筛选了青娥丸抗抑郁的核心药效成分与重要靶点,并进行GO及KEGG分析。通过Circlize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筛选出核心靶点,应用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结合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结果 青娥丸水提物中的18个入血成分,可干预50个潜在抗抑郁靶点;其中入血成分中9个为可干预多个靶点的核心成分,26个为受多个成分调控的重要靶点;京尼平苷酸、异补骨脂素等9个核心成分可能通过调控26个重要靶点,进而通过PI3K-AKT、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EGFR、AKT1为参与多个通路的核心靶点,ESR1和ESR2为受多个核心成分干预的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提示,9个核心成分中7个与靶点亲和作用良好;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青娥丸对ESR1和ESR2编码蛋白确有调控作用。结论 初步阐明青娥丸抗抑...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建立大鼠血浆中咖啡酸、绿原酸的LC-MS/MS测定方法,并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6只SD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4 mL·kg-1)灯盏细辛注射液,以替硝唑为内标,用LC-MS/MS测定给药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用DAS 1.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咖啡酸、绿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128 μg·L-1(r = 0.998 1),3~384 μg·L-1(r = 0.998 7)。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均小于10%,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大鼠体中咖啡酸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为(130.91±38.77) min,AUC0-t为(4.89±0.96) mg·min·L-1,CL为(0.12±0.02) L·min-1·kg-1;绿原酸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为(49.38±8.85) min,AUC0-t为(9.54±0.95) mg·min·L-1,CL为(0.09±0.003) L·min-1·kg-1。该研究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于咖啡酸、绿原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旨在应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交泰丸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蛋白表达的影响,进而研究其抗抑郁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交泰丸组及氟西汀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进行4周CUMS造模,以建立抑郁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分析各组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提取海马组织蛋白,运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各组间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验证关键DEPs。结果显示,交泰丸可显著改善CUMS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组织病理形态。从大鼠海马组织中共鉴定出5 412个蛋白,其中对照组与模型组间有65个DEPs,交泰丸组与模型组间有35个DEPs。交泰丸组与对照组变化趋势相一致的DEPs共有16个,上述DEPs主要涉及鞘脂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及多巴胺能突触等信号通路。此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Ppp2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