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8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射频消融治疗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吴立群戚文航钱剑安石镭龚兰生图1示患者自发室速和起搏标测的12导联心电图QRS形态我科于95年4月8日成功地进行了1例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射频消融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6岁,主诉发...  相似文献   
32.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与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轻中度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患者的疗效。方法:1998-1999年间在全国16个城市,2358例Ⅱa,Ⅱb和Ⅳ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微粒化力平之)200mg/d,共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及安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可使HDL-C升高近13%,其升高程度与HDL-C基线水平呈负相关,全组中837例患者基线HDL-C<1.0mmol/L,其中510例(60.9%)在治疗8周时升至>1.0mmol/L(平均1.3mmol/L),此外,治疗后全组LDL-C平均降低15.9%,其疗效与基线LDL-C水平呈正相关,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较。结论:短期使用微粒化非诺贝特除具有贝特类药物所共有的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作用外,同时还能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轻,中度升高的LDL-C水平。  相似文献   
33.
特发性室颤     
心脏性猝死通常由下列情况所引起:心室颤动、心搏停止、心脏电一机械分离、心脏破裂。缺血性心脏疾病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根据尸检报告及存活的资料,冠状动脉缺血性病变约占心脏猝死的80%,其中约1/4可能是冠心病最早或仅有的表现。  相似文献   
34.
[问题1]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以下哪一项不适宜。A 硝酸甘油;B 异搏停;C 心得安;D 吗心导敏;E 以上都不是。[问题2]服用乙胺碘呋酮后出现下列哪一表现为异常;A 血清T_4升高;B 血清T_4及T_3均升高;C 血清T_4及rT_3(反T_3)均升高;DQ-T 间期延长;E  相似文献   
35.
1964年以来,不少作者相继指出在左侧心瓣膜病、急性心肌梗塞及急性肺水肿患者的心电图中,常有V_2导联P波末电势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以缺血性ST段改变作为心肌缺血表现的指标,根据其症状分为疼痛及无疼痛两组。对比其年龄、病程、高血压、心律失常、ST段压低程度及范围、STI、EF、FS、室壁活动、冠状动脉病变控度以及血L-EK及β-END,结果除血L-EK及β-END显示有统计学差异外,其它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别。以内啡肽为基础的个体间痛阈的差异可能是缺血心肌无痛机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7.
要加强基础心电生理与临床的联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加强基础心电生理与临床的联系戚文航基础心电生理的研究可追溯到1949年,开始由Ling及Gerard首先建立的微电极单细胞动作电位记录,以后经历了电压嵌制及膜片嵌技术等发展,不仅能获得全细胞记录,并能对单个离子通道的开闭及运转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93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和9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冠心病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E-选择素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分内含子进行筛查.结果发现3个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2号外显子5'非翻译区存在G98→T所致的G98T多态性(G/T等位基因);4号外显子EGF结构域中存在A561→C所致的Ser128Arg多态性(A/C等位基因);11号外显子膜结构域中存在一个新的A1856→G所致的A1856G多态性(A/G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T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结论T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中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对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检测前列腺素、血小板功能和血浆抗凝蛋白 C、蛋白 S 后发现,患者血栓素B_2(TXB_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_4)显著增高,6-酮前列环素(6-keto-PGF_(1a))降低。血瘀证与气证(气虚气滞为主)比较,30例血瘀证以 TXB_2增高为主,βTG、PF_4值高,蛋白 C 抗原(PC:Ag)降低,38例气证以6-keto-PGF_(1a)降低为主,βTG,PF_4增高没有血瘀证明显,PC:Ag代偿性增高。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40.
根据5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性期及梗塞后一年内的病情演变,作者着重分析心电图中各种不同类型室内传导阻滞与发生急性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突然死亡的关系,以及心脏起搏器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一)按入院时心脏功能的分级:心功能I级(无心功能不全)者的死亡率为6%;Ⅱ级(轻度心功能不全)者为21%;Ⅲ级(有肺水肿者)为51%;Ⅳ级(有心原性休克)为75%。 (二)室内传导阻滞类型与年龄及住院死亡率的关系:各组的平均年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