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38篇 |
免费 | 159篇 |
国内免费 | 1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67篇 |
妇产科学 | 14篇 |
基础医学 | 127篇 |
口腔科学 | 55篇 |
临床医学 | 490篇 |
内科学 | 386篇 |
皮肤病学 | 19篇 |
神经病学 | 57篇 |
特种医学 | 119篇 |
外科学 | 351篇 |
综合类 | 939篇 |
预防医学 | 530篇 |
眼科学 | 74篇 |
药学 | 621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354篇 |
肿瘤学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76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206篇 |
2011年 | 230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161篇 |
2005年 | 173篇 |
2004年 | 222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70篇 |
1995年 | 81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0篇 |
1978年 | 7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5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机器人辅助微创三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入路与传统切开入路三角固定治疗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24例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均为AO C1.3型骨盆骨折,术前均接受神经核磁检查明确腰骶神经未被骨折断端或骨块卡压;骨盆损伤均一期采用前后联合固定,骶骨骨折采用三角固定。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机器人辅助微创入路组[简称机器人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36.3±1.2)岁(范围,22~56岁);Dennis骶骨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神经损伤2例,Gibbons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和传统后正中切开入路组[简称切开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38.2±1.6)岁(范围,19~58岁);Dennis骶骨骨折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神经损伤3例,Gibbons分级Ⅱ级2例,Ⅲ级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Majeed功能评分采用t检验,Mears和Velyvis评价、内固定置入准确度、骨折愈合率采用卡方检验,术后感染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Gibbons分级变化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3.2)个月(范围,14~36个月)。手术时间,机器人组为(100.3±14.5)min,切开组为(202.0±18.5)min;术中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0.0±17.4)ml,切开组为(850.0±15.2)ml;术中透视时间,机器人组为(23.3±4.5)s(包括切开前机器人扫描定位图像时间);切开组为(90.0±7.7)s。Mears和Velyvis评价,机器人组解剖复位7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切开组解剖复位7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两组复位满意率均为91.7%(11/12)。两组均置入36枚螺钉,其中机器人组螺钉置入准确率100%,切开组螺钉置入准确率为77.78%(28/36)。两组骶骨骨折均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机器人组(8.5±1.9)个月,切开组(12.8±2.4)个月。Majeed评分,机器人组(86.2±3.4)分,其中优7例,良4例,可1例;切开组(84.2±2.7)分,其中优6例,良4例,可2例。机器人组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切开组术后出现1例伤口深部感染,2例表浅感染,感染率为25%。Gibbons分级,机器人组1例由术前Ⅱ级恢复至术后Ⅰ级,1例Ⅲ级恢复至术后Ⅱ级;切开组2例由术前Ⅱ级恢复至术后Ⅰ级,1例Ⅲ级恢复至术后Ⅱ级。机器人组与切开组患者Gibbons分级变化、Mears和Velyvis评价、骨折愈合率、Majeed评分及术后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手术时间(t=14.99)、术中透视时间(t=32.13)、术中出血量(t=100.46)、内固定置入准确率(χ2=9.00)及骨折愈合时间(t=4.87)方面,机器人组均优于切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微创入路三角固定与传统切开固定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少、出血量小、内固定置入更为准确及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单侧不稳定性骶骨骨折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82.
陈石玉罗建光戚春潮汪玮 《中国乡村医药》2014,(5):10-11
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上较常见,传统方法是行下胫腓螺钉固定,但螺钉易松动、断裂,延长限制负重时间,手术早期取出会再次出现下胫腓松动。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双 Endobutton带绊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3.
84.
85.
自Karl Pearson于1904年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将不同研究的相关系数进行合并以来[1,2],Meta分析方法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应用,特别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Meta分析已成为循证决策的良好依据[3]。Meta分析的结果为循证决策提供了重要证据,Meta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学也随着需求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6.
田国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1):30-3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3月10日发表的ACTIVE-I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颤患者血压,但并不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N Engl J Med,2011,364:928-938)。ACTIVE-I试验研究者将具有卒中危险因素和收缩压至少110mm Hg的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目标剂量300mg/d)或安慰剂组。主要复合终点为卒中,心肌梗死,或血管原因死亡;次要复合终点为主要复合终点加心力衰竭住院率。 相似文献
87.
2型糖尿病在全球已呈流行趋势,国际上也开展了很多旨在减少其发病率的临床试验.糖尿病流行的首要原因是饮食过量、运动减少以及由此导致的肥胖,纠正这些基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减少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方面产生了主要的和一致的效果,同时,生活方式干预也减少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编者按: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检验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变革挑战.如ISO实验室认可、参考实验室与溯源、质量控制与校准、检验结果的互认与比对、检验医师的设置与认定等问题,都是当前检验医学界的热点或难点话题.今年2月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定于6月1日开始实施,对临床实验室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标志着我国临床实验室已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9.
福爱乐医用胶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大出血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5岁,因胆总管下段癌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每日胃肠减压管排出量1000~1500ml,术后第13天突然出现多次黑便,量约500ml,自胃管、胰管、胆肠支架引流管流出新鲜血性液,输血800ml。考虑为胃肠吻合口或胰腺断端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等,用止血药治疗,5d后发生第2次大出血,黑便约1500ml,病人处休克状态,输血800ml,行DSA检查。示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等处未发现出血部位。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