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280例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科及妇产科手术患者280例术后行自控镇痛(PCEA),药物为吗顺0.05mg/ml,氟哌啶05mg/ml,布比卡因1mg/ml,采用LCP模式(负荷量5ml 持续剂量1ml/h PCA剂量2.0ml/次,锁定时间30min),结果:术后镇痛优良率92%,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无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认为手术后PCEA有较好的好的镇痛效果,无致命性副作用,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报告23 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麻醉经验,认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减轻了对心脏的损害,心内操作中保持较深的麻醉和注射艾司洛尔降低心率至50 ~60b/min ,既可降低氧耗,又利于手术操作,从而缩短转流时间。  相似文献   
3.
40例喉癌根治术患者 ,随机平分为颈丛加全麻 (Ⅰ组 )和全麻组 (Ⅱ组 )。Ⅰ组手术期间血压、心率均在正常水平。芬太尼用量比Ⅱ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安氟醚吸入浓度明显比Ⅱ组低。Ⅱ组在进喉后血压明显升高(P <0 .0 5 )。认为颈丛加全麻能使喉癌手术患者血压、心率稳定 ,减少镇痛药、吸入麻醉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锡市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STD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无锡市5种法定报告和监测的STD的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无锡市累计报告STD患者32 20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22.8/10万。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2︰1,20~39岁年龄组占性病发病总人数的59.8%,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人群分别是工人、农民,分别占26.7%、16.6%。结论近几年来无锡市STD疫情有所下降,但梅毒疫情上升明显,应继续加大宣传干预力度,以遏制STD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3D影像分析正常成年人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髓腔中线的关系,为顺行髓内钉理想置入点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股骨全长CT检查的正常成年人107例,男64例,女43例;年龄(51.7±16.4)岁;左侧54例,右侧53例。利用Volume Viewer软件重建3D影像,根据股骨大转子形态分为前峰型(anterior apex,AA),后峰型(posterior apex,PA),中峰型(middle apex,MA),无峰型(none apex,NA)4组;冠状及矢状面上根据前倾角度分别调整股骨至标准颈干角位(apparent neck shaft angle,ANSA)及真颈干角位(true neck shaft angle,TNSA),分别记为C-ANSA,C-TNSA,S-ANSA,S-TNSA,测量各组在上述4个位置上股骨髓腔中线至股骨大转子最高点的垂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VD),并对测得的VD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临床资料与VD值的关系。结果:(1)4组4个位置对应VD值比较,AA组、MA组在S-ANSA上的V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MA、NA组在C-ANSA和C-TNSA上的V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矢状面2个位置VD值比较,AA、MA、NA组V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面2个位置VD值比较,PA、 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多元线性回归获得SANSA和S-TNSA位置上VD值的预测方程,S-ANSA上R=0.343,F=3.409,P=0.012;S-TNSA上R=0.317,F=2.846,P=0.028,其中颈干角和性别是矢状位上VD值的影响因素,而与冠状面上2个位置的VD值大小无明显差异。结论 :(1)以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为解剖标志确定正常成年人股骨髓内钉进针点,须辨别股骨大转子形态以及明确观测体位后再对矢状面上前后偏移及冠状面的横向偏移进行估计。(2)矢状面上的前后偏移随着颈干角的增大而有所增大,且女性前后偏移程度较男性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为侧脑室肿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2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胼胝体前入路手术18例,经顶叶皮质入路16例,经额叶皮质入路4例,经颞叶皮质入路4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34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者4例、术区出血3例、继发性脑积水4例、视野变窄2例、短暂性失语1例、癫痫发作3例、偏瘫2例,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患者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5分者35例、4分5例、3分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侧脑室肿瘤常需外科手术干预,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以及是否合并脑积水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巧的提升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对脑缺血后海马CA1锥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30只沙土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 (Ⅰ组 ,n =10 )、缺血组 (Ⅱ组 ,n =10 )和尼卡地平处理组 (Ⅲ组 ,n =10 )。Ⅰ组只进行手术操作 ,不行脑缺血 ;Ⅱ组阻断双侧颈总动脉 15min造成前脑缺血模型 ;Ⅲ组在脑缺血前 30min腹腔注射尼卡地平 2mg/kg体重。 3d后取出动物脑组织 ,HE染色计数海马CA1区 1mm长度内正常锥体细胞数。结果 与Ⅰ组相比 ,Ⅱ组和Ⅲ组正常锥体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 ;Ⅱ组的正常锥体细胞数少于Ⅲ组 (P <0 .0 1)。结论 尼卡地平能减轻脑缺血后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SD大鼠一侧胫骨注射同系Walker 256癌细胞后脊髓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腹水传代Walker 256癌细胞种植于大鼠一侧胫骨建立骨癌痛模型,25只雌性SD大鼠,体质量150~180 g,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N)、热杀死肿瘤细胞组(K)、骨癌痛早期组(C1,种植后第6天)、骨癌痛中期组(C2,种植后第12天)、骨癌痛晚期组(C3,种植后第18天).结果 骨癌痛大鼠在出现自发痛行为与机械性痛觉过敏的同时,两侧脊髓L4~L6 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著增强,细胞明显增大,染色加深,与N组及K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X-42染色增强以C1组最为显著,术后第6~18天逐步降低,C1组与C2或C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胫骨注射Walker 256癌细胞后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在两侧脊髓灰质后角均有激活,反映了本模型骨癌痛特征中"镜像痛"的产生机制;小胶质细胞在骨癌痛早期激活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水平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在异丙酚对内脏痛大鼠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体重180—240g,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组(C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0mg/kg组(P1组),腹腔注射异丙酚20mg/kg组(P2组),鞘内注射荷包牡丹碱0.25馏组(B组),鞘内注射荷包牡丹碱0.25μg+腹腔注射异丙酚10mg/kg组(BP组)。采用结直肠扩张法制备内脏痛动物模型,以腹壁明显收缩变平的最小扩张压力值为痛阈,观察给药前即刻(T0)及给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20min(T4)、25min(T5)、30min(k)、40min(B)、50min(T8)大鼠的痛阈,并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率(MPE)。结果 与C组比较,P1组T1-4时、P2组T1-5,时的痛阈升高(P〈0.05或0.01);与P1组比较,P2组痛阈升高(P〈0.01)。与P1组比较,B组T1-4时MPE降低,BP组T2-4时MPE升高(P〈0.05或0.01);与B组比较,BP组,T1-4时MPE升高(P〈0.05或0.01)。结论 异丙酚部分通过介导脊髓水平GABAA受体,对大鼠结直肠扩张所致内脏痛具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TLIF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脊柱外科中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TLIF)相对于经前路椎体间融合(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ALIF)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PLIF)是一种较新的脊柱融合技术.从其发明至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不稳以及椎间盘源性疾病等.本文就TLIF技术的特点,适应证,优点以及新近发展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