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背景:随着新型免疫抑制的使用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再次肾移植疗效已得到很大提高,然而与首次移植相比,再次肾移植面临更多的危险因素。 目的:评价再次肾移植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湘雅移植医学研究院2001-04/2009-06再次肾移植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人/肾存活率并与同期首次移植患者的人/肾存活率对比分析,选用可能影响再次肾移植疗效的12个临床指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进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与结论:全组随访6~8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0例(14.7%),移植肾失功18例(26.5%)。再次移植组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4.1%/89.7%,87.3%/80.5%,80.3%/68.7%,对照组为96.3%/94.5%,90.5%/85.4%,83.8%/75.6%,再次肾移植人/肾存活率均低于首次移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HLA抗原错配、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免疫诱导与再次移植肾存活有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和HLA抗原错配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随着再次肾移植前后处理水平的提高,再次移植可获得与首次移植近似的疗效;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和HLA抗原错配是影响再次肾移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33.
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治疗肝细胞癌:附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1例成功采用半离体肝切除,余肝自体移植治疗紧贴第一肝门和肝后下腔静脉的肝癌患者。由于手术难度极大,并极具风险,且对设备条件要求高,手术方法目前尚未完全规范,因此要使该手术更进一步推广,围绕该手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肝外科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4.
肝硬化患者原位肝移植术后的内脏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背驮式原位肝移植 (PBOLT)术后 1年内内脏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5例因肝硬化行PBOLT患者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1~ 3d ,7~ 15d ,3~ 6个月 ,1年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CDFI)测定门静脉血流平均流速 (PBV)、门静脉血流量 (PBF)、肝动脉搏动指数 (HA PI)、脾动脉阻力指数 (SA RI)、脾脏纵向直径 (LDS)、肠系膜上动脉搏动指数 (SMA 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并与 1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PBV ,HA PI ,SA 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肝移植术后 1年内基本恢复正常 ( P >0 .0 5 ) ;LDS明显缩小 ,但仍高于正常值 ;PBF于术后 1年仍较正常对照值高 ( P<0 .0 5 ) ;SMA PI于术后 1年较术前有所恢复 ,但仍低于正常对照值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内脏循环血流动力学紊乱在原位肝移植 1年内绝大部分得到恢复。说明肝移植术本身并不导致术后高血流动力学的发生 ,肝硬化患者肝移植后的早期内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可能与移植前已存在的病理生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5.
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病原菌耐药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肝移植手术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率、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结果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率为71.1%,分离病原菌398株,其主要病原菌分别为:粪肠球菌17.6%、阴沟肠杆菌16.1%、真菌14.8%、大肠埃希菌14.1%,碳青酶烯类、糖肽类抗生素仍分别是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最有效抗生素. 结论细菌性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主要并发症,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预防细菌性感染的发生与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总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例48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 单次6h(或多次)MARS人工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苷、尿酸等水平,其中15例病人成功过渡到肝移植,1例晚期肝硬化病人经人工肝治疗后肝性脑病症状得到缓解,因各种原因不愿再行肝移植,出院后2周死亡,另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未能等到肝移植而死亡。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治疗成功率为88.9%。结论 MARS人工肝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方法,为过渡到肝移植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应用技术.方法 对2例难以常规切除的病人施行半离体肝部分切除自体肝移植术,2例手术分别在转流和非转流术下完成,在持续低温灌洗过程完成肝部分切除、修整,最后恢复残肝再灌注和再植术.结果 2例病人术后残肝代偿好,无小肝综合征.结论 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中应用转流更完全,为难以常规肝切除的病人提供了可行性技术径路.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肾移植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择期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实验组(n=58),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肾移植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胆道条件差的患者采用带蒂大网膜在预防肝移植术后胆漏中的作用。方法 对14例胆道条件差的胆漏高危的患者在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袖套法包绕胆总管吻合口预防胆漏,术后严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4例患者仪1例于术后第8d出现胆漏,且经充分引流后痊愈,其他13例未出现任何胆道并发症。结论 带蒂大网膜袖套法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胆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0.
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笔者对 3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患者术后定期留胆汁培养 ,并定期服用利胆药物及胆道浓度较高的抗生素。结果示 4例术后出现 7例次胆道感染 ,感染的发生率为 1 0 .5 % (4/38)。感染时间为术后 7~ 96d。感染菌株分别为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株菌。 4例患者 1例死亡 ,3例治愈。提示预防胆漏发生、对胆道行侵入性检查前后预防性使用有效抗生素、术后定期服用利胆及抗生素是预防胆道感染的重要环节。胆道冲洗是治疗胆道感染的有效手段。对带有T管的胆道感染 ,最终可能须拔除T管才能治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