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目的 研究CYP3A5*3基因多态性在指导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个体化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术前1~2周内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肾移植受体CYP3A5基因型。随机将8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CYP3A5基因型的不同调整肾移植术后FK506的初始剂量[表达型为0.15 mg/ ( kg·d),不表达型为0.075 mg/ ( kg·d)],对照组按照传统的给药剂量[0.10 mg/ ( kg·d)]。 比较两组肾移植术后7 d 内达到目标血药浓度范围[(6~10)ng/mL]的百分比、需调整药物剂量的百分比以及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神经毒性、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结果 肾移植术后7 d内实验组达到目标血药浓度浓度范围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62.5%vs32.6%,P<0.05),而实验组需要调整剂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35%vs65.1%,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和25.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8.6%,实验组较对照组低,但两者比较尚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CYP3A5*1/*3基因型调整FK506初始用量,优于传统的标准体重剂量给药方案,能有效的使各基因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
原位肝移植术后肾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OLT)受者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例因肝硬化行OLT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7d,30d,6个月及1年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CDFI)测定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测定血清肌酐(Cr)值,并与1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 结果:术后早期OLT受者RI与血清Cr在均升高(P<0.01),至术后1年可逐渐恢复正常(P>0.05)。结论:原位肝移植术后肾血流动力学大都在1年内恢复正常,术前肾的异常及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导致术后肾功能不全,但术后长期的肾功能改变则主要与环孢菌素(CsA)等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肋弓下腹膜后腔134例无肝素切取供肾(无肝素组)及82例肝素抗凝切取供肾(肝素抗凝组)效果.结果 2组均成功切取活体肾,手术时间110~200 min,热缺血时间10~20 8,2组移植肾后各有一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2组供肾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肝素组出血少.结论 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安全可靠,供肾质量好.出血少.  相似文献   
14.
背景:随着新型免疫抑制的使用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再次肾移植疗效已得到很大提高,然而与首次移植相比,再次肾移植面临更多的危险因素。目的:评价再次肾移植的疗效,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湘雅移植医学研究院2001-04/2009-06再次肾移植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人/肾存活率并与同期首次移植患者的人/肾存活率对比分析,选用可能影响再次肾移植疗效的12个临床指标,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别进行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与结论:全组随访6~8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0例(14.7%),移植肾失功18例(26.5%)。再次移植组1,3,5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4.1%/89.7%,87.3%/80.5%,80.3%/68.7%,对照组为96.3%/94.5%,90.5%/85.4%,83.8%/75.6%,再次肾移植人/肾存活率均低于首次移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HLA抗原错配、急性排斥、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免疫诱导与再次移植肾存活有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和HLA抗原错配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因素。随着再次肾移植前后处理水平的提高,再次移植可获得与首次移植近似的疗效;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群体反应性抗体峰值和HLA抗原错配是影响再次肾移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自体肝移植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体肝移植概述 肝脏发生占位性病变,常规方法切除困难,需在半离体或离体状况下,在低温灌注技术条件下切除占位性病灶,然后修复保留的肝脏并植入体内,该方法即自体肝移植.自体肝移植技术是目前肝脏外科最尖端、难度系数最大的、复杂的、需多学科共同协作的一种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肋弓下腹膜后腔134例无肝素切取供肾(无肝素组)及82例肝素抗凝切取供肾(肝素抗凝组)效果.结果 2组均成功切取活体肾,手术时间110~200 min,热缺血时间10~20 8,2组移植肾后各有一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2组供肾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肝素组出血少.结论 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安全可靠,供肾质量好.出血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肋弓下腹膜后腔134例无肝素切取供肾(无肝素组)及82例肝素抗凝切取供肾(肝素抗凝组)效果.结果 2组均成功切取活体肾,手术时间110~200 min,热缺血时间10~20 8,2组移植肾后各有一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2组供肾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肝素组出血少.结论 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安全可靠,供肾质量好.出血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肋弓下腹膜后腔134例无肝素切取供肾(无肝素组)及82例肝素抗凝切取供肾(肝素抗凝组)效果.结果 2组均成功切取活体肾,手术时间110~200 min,热缺血时间10~20 8,2组移植肾后各有一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2组供肾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肝素组出血少.结论 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安全可靠,供肾质量好.出血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肋弓下腹膜后腔134例无肝素切取供肾(无肝素组)及82例肝素抗凝切取供肾(肝素抗凝组)效果.结果 2组均成功切取活体肾,手术时间110~200 min,热缺血时间10~20 8,2组移植肾后各有一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2组供肾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肝素组出血少.结论 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安全可靠,供肾质量好.出血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方法用大鼠作为供体和受体,采用原位低温灌注,原位修剪,微血管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论此模型的建立技术成熟,操作者便于掌握,大鼠存活率高,符合肾移植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