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口服钆喷替酸葡甲胺溶液行MR胰胆管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 应用口服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TA)溶液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 ,以降低胃肠道背景高信号 ,提高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MRCP)的图像质量。方法 用 5 0ml药瓶将Gd DTPA溶液稀释成不同浓度 (分别稀释为 5倍、10倍、15倍、2 0倍 ) ,并设空白对照组 ,行常规及MRCP扫描 ,以选择最佳的对比剂浓度。对 15例疑有胰胆管系统疾病的病人行口服对比剂前后MRCP检查 ,对比剂为稀释 5倍的Gd DTPA溶液 ( 1 488g/L) 2 5 0ml,磁场强度为 1 5T。MRCP成像方法有二维单层快速自旋回波 (FSE)序列及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HASTE)序列。结果 实验部分结果表明稀释 5倍的Gd DTPA溶液T2 WI信号降低最明显 ,达 5 9 3 % ,HASTE序列信号强度降低 82 45 % ,单层MRCP时所有稀释倍数液体信号强度均下降达 90 %以上。所有病例口服对比剂后MRCP扫描胃及十二指肠内液体高信号均较前有明显下降 ,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以单层MRCP序列胃肠道液体高信号抑制最明显。口服Gd DTPA溶液前后 ,胆总管、胰管及胆囊结构的显示程度等级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稀释 5倍的口服Gd DTPA溶液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降低胃肠道液体高信号强度、改善MRCP图像质量的胃肠道阴性对比剂  相似文献   
92.
胃神经鞘瘤的CT及钡透检查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神经鞘瘤的CT和钡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行CT平扫,增强6例;5例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结果胃底2例,胃体小弯侧4例,胃窦部2例。病变主要分为3种类型:局灶性结节或肿块型(4例),胃壁局限增厚型(2例),巨块型(2例)。结论与钡透相比,CT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形态、部位、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正确辨认胃神经鞘瘤3种主要类型,结合钡透表现,对部分病例可做出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93.
94.
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估测心肌血流量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肌血流量的可行性.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犬模型,以放射性微球测定的心肌血流量为"金标准”,经外周静脉持续滴注微泡造影剂,通过计算平台声强度(A)和微泡再充填速率(β)测定心肌相对血流量.结果放射性微球法所测的心肌血流量和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测定的A*β值相关良好(r=0.81,P=0.001).结论经静脉持续滴注微泡造影剂行心肌对比超声心动图可估测心肌相对血流量.  相似文献   
95.
心肌声学造影触发间期对“危险区”范围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利用间断谐波成像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过程中触发间期长短对心肌梗塞后“危险区”范围测定的影响。方法结扎犬前降支近段建立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经静脉持续滴注微泡造影剂,采用不同触发间隔的间断谐波成像方式记录声学造影图像。以触发间期为1RR(心动周期)时测得的危险区面积为100%,分别定量其它不同触发间隔成像时声学灌注缺损范围,判定触发间期长短对“危险区”范围测量的影响。结果随着触发间期的延长,心肌灌注缺损范围减小。触发间期延长至5RR、9RR、18RR、27RR、36RR、45RR时,危险区面积分别减小为52.7%、42.9%、30.6%、28.3%、27.1%及24.2%。“危险区”面积与触发间期呈对数函数关系y=0.9106-0.1916×Ln(x),R2=0.822,P<0.001。结论持续滴注法行声学造影过程中,心电触发间隔越长,“危险区”范围测值越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自适应扫描序列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1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心率≥65 bpm)采用自适应序列门控扫描模式,数据采集期相根据屏气时心率设定:A组24例患者(65 bpm≤心率〈75 bpm),采集期相设为70%R-R间期,B组27例患者(心率≥75 bpm),采集期相设为40%R-R间期。管电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调整:BMI≥25 kg/m^2,120 kV;BMI〈25 kg/m^2,100 kV。分别对两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A组共评价299段冠状动脉,B组共评价345段冠状动脉。两组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为3-4分者分别占91.3%和92.2%;评分为1-2分者右冠状动脉(RCA)最多,其次是左回旋支(LCX);心率波动范围3-44 bpm。A组图像质量总体平均评分为(3.53±0.73)分,B组为(3.59±0.63)分。A组总体平均有效剂量为(2.85±0.93)mSv,B组为(3.10±0.86)mSv。结论:双源CT行低剂量自适应序列门控扫描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心率≥65 bpm的患者中也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7.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肌血流的MCE与MRI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 (MCE)和MRI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残余心肌血流的诊断作用。方法  7只犬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AMI动物模型 ,行活体MCE及离体灌注MRI检查 ,伊文思蓝和TTC染色分别确定缺血和梗塞区 ,放射微球99Tcm MAA测定心肌血流量 (MBF)。通过免疫组化和体视学方法测量和计算心肌微血管体积分数和微血管平均宽度。结果 正常心肌、缺血心肌和梗塞心肌声学造影强度分别为 5 3 .2 3± 6.14、2 3 .67± 6.14和 4.3 2± 4.11。MCE的A·β值与放射微球所测MBF高度一致和相关 ,缺血和梗塞区触发间隔 声强度曲线与灌注MRI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一致。缺血和梗塞区心肌微血管的宽度和体积分数较正常心肌显著减少。结论 MCE和造影剂灌注MRI可反映AMI后心肌微血管损伤程度及残余血流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估基于U形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对CT图像上Couinaud法肝段的自动分割及体积测量的准确性,探讨其用于半肝切除术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FLR%)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医学中心A的腹部CT增强扫描数据(共170例)用于肝段分割模型的建立,先分割肝脏轮廓,再训练自动分割肝段的模型,最终获得各肝段体积。将放射科医生标注的肝段数据作为金标准。采用医学中心B的CT数据(50例)作为外部验证集,以平均Dice相似性系数(DSC)评价模型效能,分析比较模型与医师在肝段分割、体积测量、FLR%评估上的差异。结果:医学中心A所有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132例)、调优集(19例)、测试集(19例)。外部验证集平均DSC值为(0.92±0.00),肝段平均体积最小为Ⅰ段[(37.59±1.26) mL],最大为Ⅷ段[(241.76±6.07) mL]。模型与手工标注FLR%评估结果一致性高(95%一致范围为0.9768~0.9906),在手术可行性预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基于U-Net的Couinaud’s肝段自动分割、体积测量并评估半肝切除术FLR%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臀肌筋膜挛缩症(gluteal muscle contracture, GMC)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88例经临床确诊GM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388例术前行骨盆X线及CT检查,其中2例行双侧髋关节MRI检查。378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29例术后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髋关节弹响、活动受限及并脚下蹲困难。X线:373例(96.1%)见骨盆致密线;CT:388例(100%)见臀肌"挛缩带"、臀肌萎缩;MRI:2例(100%)见双低信号臀肌"挛缩带"。70例(18.0%)见骨盆倾斜。臀大肌挛缩产生骨盆致密线,臀中肌挛缩导致髂骨外翻。术后CT及MRI见臀肌挛缩带中断。结论 GMC在CT或MRI检查可见特征性臀肌"挛缩带",指导临床治疗并进行术后影像学评估。  相似文献   
100.
腰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腰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研究曾行德①成官迅张雪林腰间盘突出症(lumbardiskherniation;LDH)是常见病。影像检查方法很多,CT扫描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国内外文献[1~4]已有很多报道。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遇见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