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步推动医疗变革,机器学习算法融入麻醉领域对于进一步提升麻醉发展意义重大。为了解机器学习算法在麻醉领域的应用现况及推动相关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机器学习在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和预测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机器学习算法在医疗领域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0mmol/L、1mmol/L、5mmol/L、10mmol/L、20mmol/L、40mmol/L)二甲双胍分别处理TPC-1细胞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Annexin Ⅴ-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TPC-1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在40mmol/L组加入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Compound C,观察其对TPC-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MPK(p-AMPK)及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0mmol/L组比较,1mmol/L及5mmol/L组的TPC-1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而10mmol/L、20mmol/L、40mmol/L二甲双胍均可明显抑制TPC-1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0mmol/L组比较,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均可明显增加TPC-1细胞凋亡率(P<0.001);而加入Compound C后,40mmol/L组TPC-1细胞凋亡率较前明显下降(P<0.001)。与0mmol/L组比较,1mmol/L、5mmol/L、10mmol/L、20mmol/L、40mmol/L组p-AMPK、Caspase-9表达量增加。结论 二甲双胍可诱导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凋亡,且二甲双胍诱导TPC-1细胞凋亡的过程可能与激活AMPK通路有关,可能由Caspase-9介导。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提高与普及,越来越多的脑小血管病被正确识别,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中已经成为一类常见病。脑小血管病能够引起一系列威胁患者健康的问题,尤其是认知功能损害,但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突出,影像学检查滞后等原因,目前临床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尽早识别此类疾病。本文阐述了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分型以及其特征性认知功能改变,探讨睡眠和血浆生物标志物与脑小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新生及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2 h后开放血流再灌注。大鼠造模成功后被分为6组(丹龙醒脑方14.76,7.38,3.69 g·kg-1剂量组,尼莫地平10.8 mg·kg-1组,模型组,假手术组),ig 7 d后处死大鼠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海马区的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MVD)及Ang-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内皮细胞计数及MVD,Ang-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方组内皮细胞数、MVD及Ang-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丹龙醒脑方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ng-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5.
本文采用人体剩余量法研究消痛灵处方中的挥发油、冰片及氮酮对延胡索乙素经人体膝部皮肤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冰片和挥发油能改善延胡索乙素的透皮吸收,加入2%或3%氮酮可使延胡索乙素的透皮量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性影响因素,探讨预测指标,初步建立仰卧侧屈位Cobb角角度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150例患者(包括胸椎侧凸和胸腰段/腰椎侧凸共216个)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和仰卧侧屈位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用仰卧侧屈位X线片矫正率作为柔韧性指标,与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年龄、性别、Risser征、是否主侧凸和侧凸位置6个指标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筛选相关因素;采用同样方法 ,分析6个指标与仰卧侧屈Cobb角的关系。结果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P〈0.01)和侧凸位置(P〈0.01)与柔韧度存在明显线性回归关系。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P〈0.01)、侧凸位置(P〈0.01)和是否主侧凸(P〈0.01)与仰卧侧屈Cobb角存在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每增加10°,柔韧度约减少8%,胸椎侧凸柔韧性平均比胸腰段/腰椎侧凸低10%。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45°的胸椎次侧凸和〉50°的胸腰段/腰椎次侧凸,成为结构性侧凸几率较大。结论站立位冠状面Cobb角和侧凸位置是显著影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柔韧度的因素,实验探讨了1种预测仰卧侧屈Cobb角角度的简单方法 ,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中原针灸对我国医学的贡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中原针灸在砭石与针具、针灸图谱、针灸铜人、医家与医著等方面做出的贡献。结果:砭石与针具诞生在中原,针灸的图谱与模型创制在中原,中原的许多医家编写了大量的针灸著作,对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论:中原针灸对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8.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研究认为溃疡愈合(QOUH)是溃疡复发的关键所在[1]。本文观察了黄芪建中汤加味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坤乳宁颗粒配合中药免煎颗粒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全身给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手法按摩.治疗组口服坤乳宁颗粒配合中药免煎颗粒加减,每日1次,疗程7天;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乳房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除情况.结果:治疗组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除达100%,治愈率96%;对照组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除情况达84%,治愈率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坤乳宁颗粒配合中药免煎颗粒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能促进乳汁通畅,结块消散,有利于迅速消除乳房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且疗程短,疗效高,患者痛苦小,无不适,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0.
电视剧《我的丑娘》中,淳朴的丑娘常常用艾蒿和蒜瓣为亲儿子大春和干儿子建平灸肚子,治疗腹痛屡屡见效。这种方法真的这么神奇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