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徐海伟  魏刚  孟杨 《现代肿瘤医学》2019,(13):2262-2267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Notch1基因沉默对软骨肉瘤SW135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W1353细胞分为对照组(未感染)、空载体组(LV-NC-shRNA慢病毒感染)和沉默组(LV-Notch1-shRNA慢病毒感染),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的感染效果,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CNA、MMP-2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LV-Notch1-shRNA慢病毒感染使SW1353细胞中Notch1 mRNA和Notch1、PCNA、MMP-2、p-AKT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显著抑制了SW135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P<0.05)。结论:Notch1基因沉默可抑制软骨肉瘤SW1353细胞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MMP-2和p-AK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自体神经干细胞动员的作用及与5-HT1A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假手术对照组(SC)、血管性痴呆组(4VO)和西酞普兰干预的血管性痴呆组(4VO C)共4个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4-vessle occlusion,4VO)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BrdU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状况;RT-PCR法测定大鼠海马5-HT1A受体mRNA相对表达丰度。结果(1)海马BrdU阳性细胞主要表达在DG,多成对或成团排列于颗粒细胞层与海马门区。4VO组及4VO C组造模后1d,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P=0.002),此后逐渐增加,到术后14d达峰值(4VO C组约为4VO组2倍),且4VO C组海马神经干细胞活跃增生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术后21d(与4VO组比较P=0.000 17)。(2)术后1d,4VO组和4VO C组大鼠海马5-HT1A受体mRNA相对表达丰度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从术后3~14d表达持续回升,4VO组于14d表达至高峰,而4VO C组于术后7d表达至峰值;术后21d两组受体表达均有所回落且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1)。和4VO组比较,4VO C组除术后1d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海马5-HT1A受体mRNA表达到丰度均显著升高(P<0.01)。(3)大鼠海马DG神经干细胞增殖趋势与海马5-HT1A受体mRNA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r=0.849 8)。结论在大鼠四血管阻断血管性痴呆模型中,全脑缺血可刺激海马DG神经干细胞增殖,且给予外源性SSRI类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可显著增强海马神经发生,同时该作用可能与刺激海马5-HT1A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背景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正常超微结构是其执行正常生理功能的解剖基础,目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RPE细胞的超微结构时常用细胞沉淀法,但经过胰蛋白酶消化的细胞会破坏原有的细胞生长状态,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体外培养的RPE细胞的超微结构. 目的 探索一种能够简单、真实地反映体外培养的入胚胎干细胞(hESC)来源的RPE细胞超微结构的方法. 方法 将hESC经自然分化法诱导为hESC来源的RPE(hESC-RPE)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ESC-RPE细胞特异性蛋白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和人类配对盒基因6(PAX6)的表达.将hESC-RPE细胞种植于Transwell小室上进行培养,待细胞形成细胞片后通过TEM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并与细胞沉淀法制备的hESC-RPE细胞标本的超微结构和90日龄Long Evans大鼠体内RPE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比较. 结果 hESC-RPE细胞MITF和PAX6表达阳性.TEM下可见大鼠体内RPE细胞正常的超微结构,包括顶端微绒毛、极性分布的RPE细胞色素颗粒和细胞核、细胞基底膜和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片法TEM下可见Transwell小室上细胞片中hESC-RPE细胞形成了类似于大鼠体内RPE细胞的超微结构,但细胞顶端微绒毛较短,而细胞沉淀法观察到hESC-RPE细胞的细胞质中散在分布的色素颗粒、非极性的细胞核和少量的微绒毛.结论 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时细胞片法不经过细胞的消化过程,保留了hESC-RPE细胞的正常结构,能简单、真实地反映体外培养RPE细胞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与方法:将小鼠胚胎干细胞无血清诱导为神经前体细胞后移植到叠氮钠所致的阿尔茨海默氏病(AD)大鼠额叶皮层,采用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分化以及细胞移植对AD大鼠Morris水迷宫记忆功能的作用。结果: 胚胎干细胞形成的胚胎样体经N2选择性培养基选择生长5 d后,85%以上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nestin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AD 大鼠额叶皮层后4-6周,神经前体细胞存活良好,大部分移植细胞保持为未分化的nestin阳性的神经前体细胞并呈克隆生长,部分细胞发出类似于神经元的长突起。移植后4周,AD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胚胎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AD大鼠额叶皮层后能存活并分化为神经元,能改善AD大鼠的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5.
为提高神经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根据神经生物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在实验内容安排上综合考虑神经组织学、神经行为学、神经形态学、神经电生理学四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海人酸(KA)侧脑室注射致大鼠海马损伤后骨形成蛋白-4(BMP4)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颗粒细胞增殖和胶质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侧脑室注射KA7d后,用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丢失,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BMP4mRNA阳性细胞与BrdU标记细胞、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正常成年大鼠BMP4mRNA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海马齿状回的门区、颗粒下层、CA3、CAI区。BrdU标记细胞主要分布在齿状回颗粒下层。GFA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齿状回、CA3区。在KA侧脑室注射致海马损伤后7d,海马CA3、CA4区神经元丢失明显,BMP4mRNA阳性细胞与BrdU、GFAP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加。结论KA侧脑室注射致海马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增殖增强和胶质增生可能与BMP4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7.
由于脊椎动物的视网膜干细胞在增生、分化潜能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将其视网膜干细胞统一称为"视网膜干细胞和(或)祖细胞".对脊椎动物视网膜干细胞和(或)祖细胞的研究,涉及范围从鱼类、两栖类到鸟类、哺乳类动物的胚胎和成年个体,特别是哺乳类动物成体视网膜干细胞和(或)祖细胞的发现,改变了视网膜不能再生的传统观点,有可能通过各种手段促进视网膜的再生而修复视网膜功能.视网膜干细胞主要来源包括睫状缘(CMZ)的干细胞和(或)祖细胞、睫状体色素上皮(PCM)细胞、视网膜MOiler细胞等.与鱼类、两柄类和鸟类等低等脊椎动物较强的视网膜再生能力相比,哺乳类动物视网膜中干细胞和(或)祖细胞的存在具有争议.进一步明确哺乳动物视网膜中的干细胞的存在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在视网膜损伤和变性过程中干细胞对视网膜可能的自修复作用和调控机制,对各种视网膜、视神经致盲性眼病的认识和治疗,将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4(BMP4)基因在戊四氯(PTZ)点燃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PTZ点燃癫痫大鼠,按点燃进程,又随机分为Ⅰ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和Ⅴ级组。用地高辛标记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海马BMP4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应用PTZ点燃后,Ⅱ级以上大鼠海马区BMP4的表达增加。Ⅲ和Ⅳ级大鼠海马CA3及DGBMP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Ⅴ级大鼠在发作后海马CA3及DGBMP4的表达呈逐渐下降。结论BMP4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noggin基因能否单独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神经细胞以成为挽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种子细胞"。方法原代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载体转染的Ad组和含有noggi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的Ad-noggin组,观察转染后48h、4、7、10d等时相点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载体皆可成功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自发绿色荧光,但Ad组形态无显著变化,而Ad-noggin组细胞在转染后48h即可见少量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转染后4d可见神经样细胞数目增多且伸出少量神经细胞样突起,10d时分化的细胞明显增多。与转染后7d相比,Ad-noggin组转染10d时胞体直经和树突直径明显增加(P0.05),但形态无改变。结论单独以含noggi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使其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0.
英语教学在临床医学七年制生理学实验中的一些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生理学实验课中英语授课的课前准备。实施方法,教学效果评估及几点经验和体会,对医科大学中专业英语教育的现状也有所阐述。在医学7年制学生生理学实验课中采用英语授课,要求学生用英语提问和讨论,并用英语撰写实验报告。通过40学时的培训,学生的专业英语的词汇量,口语水平和英语写作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