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观察经静脉窦机械碎栓、尿激酶局部血管内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全身肝素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10例患者,与血管内治疗方法即经静脉窦机械碎栓、尿激酶局部血管内溶栓的方法治疗14例硬脑膜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血管内治疗组平均住院16天,其中11例痊愈(颅内压转正常、无神经功能障碍),3例好转(颅内压仍高,但较前有降低);全身肝素化常规治疗组平均住院28天,5例临床症状改善,3例无变化,1例加重后转本院行血管内溶栓,死亡2例。结论经静脉窦机械碎栓、尿激酶局部血管内溶栓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3.
24.
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微侵袭治疗基底节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微侵袭治疗基底节血肿的效果。方法对53例基底节血肿的病人采取侧裂投影直切口,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手术清除血肿。结果术后10h意识状况:42例神志清楚,7例较术前好转,4例无改善;24内复查CT,残余血肿量与术前比较。血肿清除80%以上有40例,50~80%者有9例,50%以下和超过原血肿量共3例,术后72h复查CT,脑水肿引起的占位效应与传统手术相比非常轻微;死亡7例,死亡率达13.21%;术后3~6个月随访,按ADL分级进行测评:Ⅰ级4例(7.55%);Ⅱ级11例(20.75%);Ⅲ级22例(41.51%);Ⅳ级7例(13.21%);Ⅴ级2例(3.77%)。结论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有视野好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创伤小、对脑组织损伤轻微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术后脑水肿轻微,病人恢复快,明显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水凝胶弹簧圈及复杂形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致密程度。方法水凝胶弹簧圈及复杂形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例,首先用复杂形弹簧圈成篮,然后用水凝胶弹簧圈进行篮内填塞,最后再用裸圈进行瘤体及瘤颈的致密填塞。结果13个动脉瘤获得致密填塞,3个动脉瘤有瘤颈残留。栓塞密度38%~90%(平均63%)。随访时间2个月~6个月,未发生破裂出血或脑缺血事件。结论水凝胶弹簧圈及复杂形弹簧圈栓塞作为新一代弹簧圈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显著提高栓塞的致密程度,长期确切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经验累及和随访。  相似文献   
26.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和系统治疗是中晚期肝癌主要的治疗方式。HAIC通过方案及介入技术的改进,能够有效控制肝内病灶且安全性好。系统治疗从单一的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进入靶免联合的时代,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但无论是HAIC或系统治疗,单一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HAIC联合系统治疗能有效提高客观缓解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增加转化切除机会。但对于长期生存获益、选择最优联合方案、筛选合适的目标人群等问题的解决仍需积累临床经验。当前证据表明,HAIC联合索拉非尼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疗效确切,联合仑伐替尼或免疫治疗仍需探索,联合免疫及靶向治疗是未来一线治疗的潜在选择。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65岁。阴囊右侧皮肤红斑、糜烂伴轻度瘙痒和疼痛半年余。曾被误诊为湿疹,治疗无效。皮肤科情况:阴囊右侧见一约3cm×2cm不规则红色斑片,界清,表面轻度糜烂,上覆少许痂皮。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全层见Paget细胞,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乳房外Paget病。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脱失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镇江市MMT门诊2006年3月~2008年6月收治的309例吸毒者根据治疗随访依从性结果,分成保持组(198例)和脱失组(111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的差异;将是否脱失作为应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与家人/亲属居住为参照,与朋友居住和独自居住均为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23(95%CI:1.242~9.993),3.356(95%CI:1.742~6.464)?以过去1个月没有与吸毒朋友交往为参照,每周1~6次的危险性为2.91(1.50~5.62)倍,与吸毒朋友交往次数平均每天≥1次的危险性为8.33(1.12~100.00)倍?结论:影响镇江市MMT门诊治疗脱失的因素为吸毒者与朋友居住和独自居住?与吸毒朋友交往次数多,应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保持率?  相似文献   
29.
张明辉  刘晓霞  徐永康  单靓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35-2337
目的了解镇江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入组治疗者的人口学、药物滥用、首次滥用年龄、性行为和门诊治疗情况等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3月—2008年6月,对进入MMT门诊的309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社会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结果本次共调查309名吸毒人员,其中男性占71.2%(220/309),女性占28.8%,平均年龄为(33.5±6.0)岁,259人(86.5%)有注射吸毒行为,治疗前1个月平均每天吸毒次数2.6±1.1次,中位数2次;治疗前1个月注射吸毒次数平均65.8±41.4次,中位数60次;平均每天毒品花费446.9±306元,中位数300元。治疗前3个月被公安部门羁押的有54人(17.5%)。210人(68.2%)有过非婚性行为,而最近1次性行为时78人(36.8%)使用了安全套;共检测出H IV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98%(3/309)、梅毒11例,阳性率3.5%(11/309)、丙型肝炎抗体阳性232例,阳性率75.1%(232/309)、乙肝表面抗原(HSAg)阳性12例,阳性率为3.9%(12/309)。结论在进入社区MMT门诊治疗的吸毒人群中存在艾滋病及其他经血传播的高危险性,迫切需要在治疗的同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0.
我院1989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14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04例,女38例,年龄2-78岁,平均38.2岁;车祸伤82例,坠落伤24例,斗殴伤28例,其它8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76例,硬膜外血肿38例,硬膜下血肿4例,急性脑肿胀1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7例。入院时双侧瞳孔已散大108例,散大时间 30-60min41例,1- 3 h28例,3- 6 h17例,6 h以上22例。入院后双侧瞳孔散大34例,散大时间均未超过30min。1.2治疗方法手术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