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手术效果。方法手术治疗158例腰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侧前路入路手术病灶清除植骨钢板内固定59例(A组)、后路病灶清除减压内固定49例(B组)、前路减压病灶清除后路内固定50例(C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截瘫缓解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170.5±18.3)min,B组(130.3±26.8)min,C组(208.5±18.3)min;平均出血量:A组(520.4±53)ml,B组(535.8±62)ml,C组(750.6±91)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24个月。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1例出现结核脓肿复发,窦道形成,经前路脓肿清除后治愈,1例术中损伤髂总静脉,行修补术。末次随访时所有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出现。3组的ASIA分级、Cobb角变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及前后路联合术式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灶侵蚀的范围、节段、患者的耐受能力以及手术者的习惯来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依植骨方式的不同分为椎间融合器融合组(A组,26例)与环形植骨融合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的椎间隙高度、滑脱复位率、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的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易0.05)。临床优良率采用Nakai评分标准:A组优16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达88.5%;B组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达9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明显增加,但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都有不同程度丢失。A组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和自体骨环形植骨融合分别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短期内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两者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椎体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采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结果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疼痛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高度均显著优于术前(P均<0.05);所有患者均未见术中并发症,2例患者于术后出现椎旁静脉骨水泥栓塞,未见内固定断裂问题。结论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令人满意,可以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  相似文献   
15.
心脏介入术是通过外周血管穿刺途径将特质导管送至心脏相应的病灶部位直接治疗心脏疾患,对诊断及治疗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和风心病等心脏疾患均有较好的效果,是当前国内外诊治心脏病必要的手段之一.但该治疗手段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是少见却极度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生而又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6.
深低温保存的同种体骨膜台骨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有生物活性的移植材料对骨缺损修复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兔桡骨缺损模型,经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膜加胎兔骨移植为实验侧,胎兔骨移植为对照侧,分别在术后2、4、8及12周对实验侧和对照侧骨缺损模型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X线片及钙、磷含量检查。观察异体骨膜加胎骨复合体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及移植后骨膜、胎骨的动态变化。结果 实验侧术后4、8及12周钙、磷含量明显高地对照侧(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钙、磷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实验侧8周可见髓腔再通,组织切片可见骨陷窝及板层骨形成。结论 胎骨是良好的移植材料,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膜联合胎骨能加速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背景:生理条件下机体内多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不明显,然而在一定刺激下可表现出旺盛的有丝分裂活动,具有很强的增殖倍增能力,且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目的:进一步验证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与多向分化潜能。 方法: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筛选法进行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征,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组化法对细胞表面干细胞标志CD44进行鉴定。取传至第4代细胞,分别用成骨、成软骨、成脂肪和成神经诱导剂予以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油红O染色、NeuN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化能力鉴定。 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或多边形,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群体倍增时间约为31 h,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2周后出现钙盐沉积,成软骨诱导培养2周后Ⅱ型胶原检测呈阳性,成脂肪诱导培养2周后在细胞的胞浆内充满大量红色脂肪滴,成神经诱导6 h后细胞出现突起,类似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纤维,NeuN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表明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旺盛,可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8.
背景:轴突再生后髓鞘化是影响脊髓损伤后恢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少突胶质细胞存活的多少直接影响轴突再生后髓鞘化。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培养后,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分子生物学的体外实验,于2006-09/2007-06在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用2~4周龄SD大鼠5只,雌雄不拘,取其双侧股骨、胫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用诱导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为美国Invitrogen公司产品。 方法:取培养至第4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有20 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ng/mL表皮生长因子、N2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基的诱导液诱导48 h后,加含500 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N2添加剂的分化培养液培养3 d。 主要观察指标: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mRNA的表达。应用神经元细胞标志物抗微管相关蛋白,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抗神经纤维酸性蛋白,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抗半乳糖脑苷脂、抗磷脂碱性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少突胶质样细胞的阳性率。 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少突胶质样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经诱导分化后,大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胞质向细胞核回缩,细胞突起向外延伸,折光性增强,随时间延长多个细胞突起相互连接形成典型的网状结构。②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mRNA的表达:细胞诱导分化后可检测到磷脂碱性蛋白mRNA、半乳糖脑苷脂mRNA的特异性条带。③少突胶质细胞阳性率:在诱导分化条件下,半乳糖脑苷脂阳性率为65%,磷脂碱性蛋白阳性率为45%,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率为10%。 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联合应用能够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少突胶质样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9.
85例半月板损伤与关节软骨损伤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损伤与半月板破裂的关系.方法85例共96膝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受伤到手术时间参考Keene时间划分标准分为三组①急性期组;②亚急性期组;③慢性期组.观察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病程与关节软骨破坏程度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整个病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病损.其中急性损伤的软骨病损多为Ⅰ-Ⅱ度,亚急性损伤软骨病损为Ⅱ-Ⅲ度,慢性损伤以Ⅲ度为主,开始出现Ⅳ度病损.9例交叉韧带损伤及14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软骨损伤明显较同期患者严重.软骨损伤程度与半月板破裂时间成正相关(P<0.01).结论半月板破裂能导致软骨损伤,同时软骨损伤能加重半月板损伤.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半月板破裂,减少伤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取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探讨软骨缺损的修复方式.方法对膝关节负重面软骨缺损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非负重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骨软骨移植物,术后行CPM功能锻炼1周,6周后负重行走.结果术后随访3~24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复查MRI示原软骨缺损区软骨表面光滑,移植物位置良好.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效果良好,创伤小,避免同种异体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及疾病的传播,是修复软骨缺损的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