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目前肝组织活检是诊断NASH的金标准,但此项检查因为有创伤、有风险等缺点而不能被广泛接受,故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均相对较高的NASH无创诊断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结与NASH无创诊断密切相关的CK-18、转化生长因子β1、AST/血小板比值等血清学检查及超声、瞬时弹性成像、磁共振弹性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每种检查方法各有利弊,但也提示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检查方法可能成为日后NASH无创诊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3.
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84.
创伤性脑损伤后应激性肝损害的动物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理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并应激性肝损害(Hepatic stress injury,HSI)的模型。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模型。观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同时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TBI后6 h大鼠血清肝酶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升高更明显,同时光镜和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鼠肝组织从变性到坏死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可成功建立TBI后HSI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糜烂性食管炎(E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Barrett's食管(BE)患者反流发生特点,探讨不同类型GERD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105例GERD患者根据胃镜及病理情况分为:EE组(35例)、BE组(34例)及NERD组(36例),对照组30例为健康志愿者.比较4组受检者食管测压与24 h食管pHT及胆汁反流同步监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ERD各组LES静息压均有不同程度减低,以EE组最明显(P<0.05).EE与BE组患者远段食管收缩波幅及有效蠕动百分比明显低于NERD组与对照组(均P<0.05).DeMeester评分等酸反流指标在EE组最高.BE组Abs>0.14时间百分比等长时间胆汁反流指标最高.NERD患者中仅52.8%存在病理性反流.各组中混合反流类型占各组病理性反流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8.57%(EE组)、84.38%(BE组)及63.15%(NERD组).结论:胃酸与胆汁的混合反流是GERD患者中最常见病理性反流类型,且对食管黏膜的损害较单纯酸或胆汁反流为重,胆汁反流在BE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6.
慢性肝炎的分类──诊断、分级和分期徐有青译王宝恩校二十五年前第一次提出慢性肝炎(慢肝)的分类。那时,对慢性肝炎的病因还基本上不了解,推测大多数病例与自身免疫有关(称为狼疮性肝炎)。分类的目的是根据疾病的活动程度区分为亚组,为预后提供信息并为应用免疫抑...  相似文献   
87.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3例(MS组)和不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13例(非MS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一般情况、体质量指数、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血钙、氧分压、CRP、ALT、系统并发症、局部并发症、APACHEⅡ评分、CT分级,Ranson评分及重症胰腺炎比例等指标。结果显示,MS组与非MS组的体质量指数[(29.02±4.32)kg/m~2 vs.(24.11±4.81)kg/m~2,t=3.354,P0.05)];腹痛缓解时间[(6.32±2.55)d vs.(4.51±2.23)d,t=3.433,P0.05)];住院时间[(18.73±6.81)d vs.(13.22±5.79)d,t=3.625,P0.05)];CRP[(138.35±15.78)mg/Lvs.(97.23±19.89)mg/L,t=3.961,P0.05)];ALT[(78.23±35.76)U/L vs.(57.76±29.12)U/L,t=3.4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与非MS组的氧分压[(76.89±13.56)mm Hg vs.(86.98±21.31)mm Hg,t=3.565,P0.01)];血钙[(2.01±0.19)mmol/L vs.(2.15±0.21)mmol/L,t=3.3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与非MS组APACHEⅡ评分(22.58%vs.11.74%,χ~2=5.959,P0.05),CT分级D、E(22.58%vs.11.27%,χ~2=6.605,P0.05);Ranson评分(23.66%vs.11.74%,χ~2=7.074,P0.05);重症胰腺炎(22.58%vs.11.74%,χ~2=5.9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组与非MS组局部并发症(39.78%vs.16.43%,χ~2=5.915,P0.01);系统并发症(30.11%vs.12.68%,χ~2=29.23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胰腺炎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并发症多,在对此类患者的诊治中应密切监护病情进展,加强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但是欧美流行病学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存在青年和老年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发病高峰。本文报道了1位高龄既往无相关病史首次发作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重度创伤性脑损伤(TBI)诱导的应激性肝损害(HSI)大鼠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2El(CYP2E1)的变化。方法取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和TBI组,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TBI大鼠模型;于颅脑致伤后6、12和24 h,检测各组血清ATL、AST水平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在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组织CYP2E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在TBI后6和24 h,各组大鼠血清ALT较基线水平[(42.2±8.1)U/L]明显升高[分别为(83.0±10.3)U/L和(1204.5±146.6)U/L,P〈0.01)];伤后12 h血清AST较基线[(44.0±7.2)U/L]升高[(280.4±53.3)U/L,P〈0.01)],于24 h达峰值[(790.3±114.5)U/L];伤后6 h MDA较基线[(5.2±0.2)nmol/mg]明显升高[(14.2±0.2)nmol/mg,P〈0.05],24 h达峰值[(56.3±0.5)nmol/mg];伤后24 h肝组织损伤最严重,可见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窦明显扩张,散在肝细胞点状坏死,大量炎细胞浸润;伤后6 h肝组织CYP2E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基线水平[分别为(0.28±0.02)和(61.68±0.60)]明显增加[(0.89±0.05)和(120.24±1.22),P〈0.05],在24 h达峰值[分别为(1.50±0.02)和(200.40±2.61),P〈0.01]。结论 CYP2E1可能参与了TBI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引起HSI。  相似文献   
90.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美国,因黄疸住院的患者中,药物性肝病占2%~5%;非病毒性慢性肝炎中,药物性肝病占20%~50%。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使该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就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