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31篇
  免费   2281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耳鼻咽喉   316篇
儿科学   536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1848篇
口腔科学   439篇
临床医学   6026篇
内科学   3407篇
皮肤病学   353篇
神经病学   1266篇
特种医学   15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11篇
综合类   11619篇
预防医学   4897篇
眼科学   454篇
药学   4932篇
  47篇
中国医学   4708篇
肿瘤学   992篇
  2024年   228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838篇
  2021年   704篇
  2020年   845篇
  2019年   998篇
  2018年   961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841篇
  2015年   911篇
  2014年   2047篇
  2013年   1864篇
  2012年   2437篇
  2011年   2521篇
  2010年   2440篇
  2009年   2234篇
  2008年   2298篇
  2007年   2190篇
  2006年   2084篇
  2005年   1854篇
  2004年   1743篇
  2003年   1568篇
  2002年   1310篇
  2001年   1470篇
  2000年   1143篇
  1999年   1082篇
  1998年   853篇
  1997年   799篇
  1996年   811篇
  1995年   729篇
  1994年   606篇
  1993年   490篇
  1992年   525篇
  1991年   405篇
  1990年   401篇
  1989年   403篇
  1988年   357篇
  1987年   322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226篇
  1984年   206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156篇
  1981年   129篇
  1980年   102篇
  1979年   53篇
  1964年   39篇
  1959年   45篇
  1958年   38篇
  1957年   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目的:探究脑电图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以及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为82.25%,其异常率与患者的意识障碍、脑脊液成分异常、颅内压升高等临床表现呈相关性,脑电图的变化与患者病情变化存在平行发展关系。结论:多数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表现异常,脑电图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预后评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正"惟口启羞,亦复含垢。积垢毁齿,大开狗窦。有物拭之,晨兴之候。短小精悍,誓歼群丑。"这是古人对牙刷的描述。很显然,我国古代已经用牙刷洁齿了。那么,古人是从什么时候采取什么办法漱口刷牙、保持口腔卫生的呢?在敦煌壁画"劳度叉斗圣图"中有一幅《揩齿图》,可看到一人手里拿着细口瓶子,视为漱口水杯,另一手用手指揩牙齿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82例资料,统计其临床采集标本中细菌培养、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不同标本中分离病原菌谱的特点分布及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耐药情况。结果:82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87株,主要来自痰液(49株)、尿液(17株)、伤口分泌物(13株)等标本中,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强,其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最弱;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性为最强,而其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为最弱。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发生感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多数致病菌为多重耐药菌,且对临床常使用的抗菌药物均由较高的耐药率;建议临床对术后感染患者尽早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用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设一班、三班共74名学生为实验组,二班38名学生为对照组。选择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为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互动交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学生课前和课后分别进行微测试、不记名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期末考试,其中包含病例分析题,记录并分析每组学生期末考试和病例分析题成绩。所有数据用SPSS 20.0处理,行t 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课后微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46),且期末考试中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26)。课前问卷调查显示,在学习内容了解程度和预习情况的评价上,实验组选择“良”的学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的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自学能力评价中选择“良”的学生比例、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度评价中选择“优”的学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在所有项目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课后实验组学习兴趣评价中选择“优”“良”的学生总体比例高于课前(P<0.01)。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且有效,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芷酒炖前后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白芷酒炖前后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白芷生品中初步检测出53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从白芷酒炖中检测出32个峰,鉴定出26个成分;与生品成分比较,酒炖白芷中有22种成分未测到,但新增了12种成分,表明酒炖白芷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白芷酒炖后由于受热及辅料黄酒的作用使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存在成分转化,本研究为白芷酒炖的炮制机理及其在都梁丸中应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宝盖路雁儿河巷23号居住着一个和睦的家庭,镇江最长寿的老人——今年110岁的王玉珍,就生活在这里,她的善良和纯朴常常感动着周围的人们。在雁儿河巷23号门口的墙上,挂着有这样一块内容的牌子。穿过门,走进阳光照射着的里院,身着鲜艳红衬衣的王玉珍老人微笑着进入了笔者的视线。对这位慈祥的老太太来说,10月2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子女们将在这天为她办家宴,届时近百  相似文献   
19.
当地时间2016年2月17日,在美中国留学生欺凌案经过近一年的审理,在加州波莫纳高等法院正式宣判,三名主要涉案高中生以绑架、殴打罪名分别获刑6年、10年以及13年,三人刑期结束后将被驱逐出美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