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影响.方法: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CCI-ION)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测试机械刺激反应阈值,观察A-317491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的影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蛋白印迹、PT-PCR等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P2X3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d,Ⅲ组(TN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假手术组)、Ⅳ组(TN模型+A-317491干预组)相比较,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大鼠TG中P2X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1);Ⅰ、Ⅱ、Ⅳ组之间相比,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Ⅳ组TG中P2X3受体的表达较Ⅲ组低(P<0.01).结论:P2X3受体涉及到三叉神经痛,P2X3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317491对P2X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2X7受体在HIV-1包膜糖蛋白gp120所致BV2小胶质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柚皮苷通过作用于P2X7受体对gp120所致BV2小胶质细胞损伤产生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gp120处理BV2小胶质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并通过MTS比色法检测细胞损伤程度和柚皮苷是否对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应用逆转录PCR(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2X7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  gp120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gp120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 <0.01);gp120+柚皮苷组的细胞存活率与gp120组比较有所上升(P <0.01),但与gp120+BB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T-PCR及Western blot的检测结果显示,gp120组小胶质细胞的P2X7受体mRNA及蛋白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而gp120+柚皮苷组与gp120组比较有所下降(P <0.01)。结论  P2X7受体参与gp120所致BV2小胶质细胞损伤,柚皮苷可能通过抑制P2X7受体的表达上调对gp120所致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大黄素(emodin)对P2X2/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的作用影响。方法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CCI-ION)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细丝法测试机械痛敏阈值,观察大黄素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机械痛敏阈值的影响。结合原位杂交、PT-PCR、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蛋白印迹等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中P2X2/3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4 d,Ⅲ组(TN模型组)和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假手术组)、Ⅳ组(TN模型+大黄素干预组)相比较,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明显降低(P<0.01),大鼠TG中P2X2/3受体表达明显升高(P<0.01);Ⅰ、Ⅱ、Ⅳ组之间相比,大鼠手术侧眶下神经面部感觉区域机械痛敏阈值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Ⅳ组TG中P2X2/3受体的表达较Ⅲ组低(P<0.01)。结论 P2X2/3受体涉及到三叉神经痛,大黄素对P2X2/3受体介导的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川芎嗪抑制P2X3受体介导慢性神经病理痛的作用途径。方法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神经病理痛模型,于d 2起ip川芎嗪100 m.gkg-1,每天1次,共14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CI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表达,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新鲜分离的L4/L5段背根神经节三磷酸腺苷(ATP)和α,β-亚甲基三磷酸腺苷(α,β-meATP)激活的电流。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大鼠ip川芎嗪14 d,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ATP激活电流和α,β-meATP激活电流无明显变化,假手术组亦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CCI模型组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表达、ATP和α,β-meATP激活电流明显增强。CCI大鼠ip川芎嗪14 d,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ATP和α,β-meATP激活电流较CCI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川芎嗪可抑制CCI大鼠L4/L5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的表达,从而对P2X3受体介导的神经病理痛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2X_7受体拮抗剂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合并抑郁症(depression,DP)大鼠痛敏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和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养4周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kg)进行2型糖尿病大鼠造模,以随机血糖≥16.7mmol/L筛选出2型糖尿病大鼠,再给予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3周,连续3周测定大鼠热痛缩足反射阈值(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机械痛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糖水偏好试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和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immobility time of forced swimming test,IMFST),最终筛选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合并抑郁症大鼠。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DNP+DP)、模型+BBG组(DNP+DP+BBG)。采用RT-PCR、蛋白印迹等方法检测大鼠海马P2X_7受体和IL-1β的表达变化。结果: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合并抑郁症大鼠TWL、MWT和SPT值较Control组明显降低,DNP+DP+BBG组较DNP+DP组显著升高。IMFST值DNP+DP组较Control显著延长,而DNP+DP+BBG组较DNP+DP组降低。RT-PCR、蛋白印迹结果显示海马P2X_7受体和IL-1β的表达在DNP+DP组与Control组相比明显增加,DNP+DP+BBG组较DNP+DP降低。结论:海马P2X_7受体可能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合并抑郁症大鼠的痛觉传递和抑郁行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BBG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合并抑郁症大鼠海马中P2X_7的表达以及抑制IL-1β的生成,从而起到缓解疼痛和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P2X嘌呤受体介导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 ethy1pyrazine,TMP)对嘌呤2X(P2X)受体介导反应的作用。方法在大鼠新鲜分离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川芎嗪对P2X受体激动剂激活电流的影响。结果外加ATP(1~1 000μmol.L-1)可引起DRG神经元产生激活电流(n=102),ATP-激活电流(IATP)显示快失敏和慢失敏两种形式的内向电流。预加川芎嗪(0.1~10mmol.L-1)后,大部分(89.2%,91/102)受检细胞可观察到ATP(100μmol.L-1)-激活电流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川芎嗪(1 mmol.L-1)使α,-βm eATP(10μmol.L-1)-激活电流减小。预加川芎嗪(1 mmol.L-1)后ATP(1~1 000μmol.L-1)激活电流的剂量-效应曲线明显下移。预加川芎嗪(1 mmol.L-1)前后ATP(100μmol.L-1)的I-V曲线反转电位值不变,均接近0 mV。川芎嗪(1 mmol.L-1)可明显抑制被前列腺素E2(100μmol.L-1)或P物质(0.1μmol.L-1)增大的ATP激活电流。通过微电极胞内透析注入PKA抑制剂H89(10μmol.L-1)至胞内,使川芎嗪(1 mmol.L-1)抑制ATP(100μmol.L-1)激活电流的作用减小。结论川芎嗪可能是通过PKA系统以及P2X受体离子通道复合体细胞外环的变构调制点影响P2X受体激动剂在大鼠DRG神经元的激活电流。  相似文献   
17.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作用的P2受体分为G蛋白偶联型的P2Y受体和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的P2X受体。研究表明,骨骼肌细胞有多种P2X和P2Y受体亚型表达。嘌呤信号在肌肉萎缩症的肌肉再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肌肉萎缩症、肌腱炎等骨骼肌疾病有关,并可能为治疗与肌肉有关的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Holton发现在刺激外周神经引起逆行性血管扩张时感觉末梢有三磷酸腺苷(ATP)释放,首次提示ATP参与感觉神经的信息传递。“嘌呤能神经”学说创立者英国科学家Burnstock于1996年提出,不同类型细胞释放的ATP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的嘌呤受体引发疼痛[1]。分子克隆技术显示ATP作用的P2X3受体选择性表达于与伤害性感受有关的小直径背根神经节(DRG)细胞[2];清醒鼠足底注射ATP等P2X受体激动剂引起急性伤害性反应(缩足反应)[3,4];用电离子透入法将ATP注入到健康志愿者的皮肤内引发痛反应[5]。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Burnstock提出的假设。嘌呤受…  相似文献   
19.
受损伤(创伤、休克或缺血)时心血管组织可释放三磷酸腺苷(ATP),而心脏和血管的细胞均表达嘌呤受体的亚型,表明嘌呤类物质可影响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疼痛研究的新靶点-P2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嘌呤与嘧啶受体(P受体)分为P1和P2受体两大类,P2受体包括P2X和P2Y受体.P2X进一步可分为P2X1,P2X2,P2X3,P2X4,P2X5,P2X6和P2X7亚型.P2X3受体在感觉神经元中高度表达,在痛觉中发挥重要作用,异聚体P2X2/3受体也涉及疼痛;P2Y受体的某些亚型在感觉神经元中高度表达,与痛觉有关.P2受体通过与其内源性配体核苷酸结合,参与机体组织器官多种功能的调节,在疼痛病理状态下(如神经病理性痛、急性疼痛、炎性痛及内脏痛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2受体有可能成为疼痛研究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