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检查了100个已固定的心脏标本。冠状窦瓣和下腔静脉瓣的形状多变,其中以半月状瓣最多,分别为39.0%和53.3%。下腔静脉瓣与冠状窦口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种:窦口位于瓣的左前方者最多,占90.2%;位于后下方者占6.5%;位于后上方者占3.3%。本文就心导管检查的有关应用解剖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切割海马伞海马对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成鼠神经干细胞 (NSCs)移植入切割海马伞侧和正常侧海马后存活、迁移和分化的情况 ,以及切割海马伞提取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得成年SD大鼠前脑室下区NSCs ,BrdU标记扩增。切割SD大鼠右侧海马伞 ,术后 2周将标有BrdU的NSCs植入双侧海马齿状回。术后不同时期行Nissl染色、BrdU免疫荧光、β -tubulin -Ⅲ /BrdU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AChE组化染色。同时在体外将NSCs种植于 2 4孔培养板中 ,分成三组 :切割组和正常组分别加入切割海马伞侧和正常侧海马提取液。结果 :各时期移植区中均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 ;BrdU阳性细胞沿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迁移 ,并在颗粒下层内形成迁移条带 ;各时期切割侧齿状回中BrdU阳性细胞密度大于正常侧 ;切割侧齿状回中较正常侧有较多Nissl深染大胞体神经元样细胞 ,而正常侧多为小胞体胶质样细胞 ;切割侧海马齿状回见数个 β -tubulin -Ⅲ /BrdU双标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与正常组相比 ,切割组MAP -2和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多、分化好。结论 :移植到海马中的NSCs能存活、迁移并分化为神经元 ,切割海马伞侧海马中某些物质表达增强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或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从人胚胎脑组织中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并在体外大量扩增。方法 :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和单细胞克隆技术从 4月龄人胚脑皮层和中脑中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 ,加入BrdU让其扩增 ,待形成大量神经干细胞球后 ,部分克隆球进行Nestin和BrdU的免疫荧光标记 ,另一部分神经干细胞球接种于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让其贴壁分化 ,2周后分别行MAP -2、GFAP和CNP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神经干细胞球Nestin和BrdU免疫荧光检测均呈阳性。神经干细胞球分化后的细胞呈MAP-2、GFAP和CNP阳性。结论 :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 ,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多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54.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较罕见的遗传性血液病。合并自家免疫溶血,继发类白血病反应,国内未见报告,本文报告一例如下:患者男,15个月。患儿足月产后3~4天发现面色腊黄、腹泻。曾在生后15天,于当地医院先后输血2次,共达100毫升,后因患儿持续面色苍黄而于1981年7月18日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不同时相皮质、海马、隔区神经元凋亡及NOS、NGF -R、bcl-2、ChAT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 ,伤后不同时间取脑片作Nissl染色 ,TUNEL染色 ,NADPH -d组化和NGF -R、bcl-2、ChA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Nissl染色可见损伤侧海马CA2、CA3区锥体细胞层细胞稀疏、排列紊乱。损伤区周围皮质凋亡细胞于伤后 1天已十分明显 ,伤后 3天达到高峰 ;损伤侧海马伤后 1天CA1区即出现凋亡细胞 ,伤后 5天达到高峰 ,主要见于CA3区及齿状回 (DG ) ;损伤侧隔区于伤后 4天开始出现凋亡细胞 ,7天时达高峰。损伤区周围皮质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伤后 1天即有大量增加 ;损伤侧海马伤后 1天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开始增加 ,伤后 4天达高峰 ,正常侧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也有增加 ;损伤侧隔区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于伤后 4天有明显增加增加的NOS细胞以iNOS为主。损伤侧海马NGF -R阳性神经元于伤后 1天开始增加 ,伤后 5天达高峰。损伤侧海马伤后 1天bcl-2阳性神经元数量即下降 ,伤后 3天下降至最低点。损伤侧隔区ChAT阳性神经元于伤后 4天开始减少 ,7天时减至最低点。结论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损伤区周围皮质和损伤侧海马、隔区神经元凋亡数量的变化与伤后时程有关。伤后神经元iNOS、NGF -R的表?  相似文献   
56.
本文取15~17天胚龄的SD大鼠胚基底前脑和胚大脑皮质分别制成悬液植入老年性痴呆同种模型鼠的大脑额、顶叶皮质,存活10个月后进行主动和被动迷宫学习和记忆行为的测试以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移植入的胆碱能神经元在模型鼠脑中发挥功效,为脑移植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一定的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海马、隔区细胞凋亡和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南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完成。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损伤给药组和损伤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Feenev法制备大鼠脑损伤模型,损伤给药组和损伤对照组于创伤后即时及第2和第4天从侧脑室分别灌注5μL神经生长因子和人工脑脊液,各组的一半动物于伤后第5天取脑切片,行Nissl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并用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组化染色及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隔区一氧化氮合酶和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细胞的变化。另一半动物于伤后30d时行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分别记录两组大鼠探索次数、滞留时间以及跳台试验的主动和总回避阳性率。结果:各组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与损伤对照组(11.33&;#177;1.97)比较,损伤给药组损伤侧时海马凋亡细胞(0.83&;#177;0.75)减少(t=16.9590,P&;lt;0.05),脑隔区未观察到凋亡细胞,脑海马及隔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分别为80.83&;#177;3.19和50.50&;#177;3.62)数量较损伤对照组(分别为126.00&;#177;3.37和58.25&;#177;5.38)明显减少(t=23.860,2.927;P均&;lt;0.05),脑隔区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神经元(63.50&;#177;1.06)较损伤对照组(53.83&;#177;1.87)丢失不明显(t=3.73l,P&;lt;0.05);损伤给药组避暗回避试验探索次数(2.67&;#177;1.22)较损伤对照组(11.50&;#177;2.07)减少(t=12.562,P&;lt;0.05)、滞留时间[(95.67&;#177;14.92)s]较损伤对照组[(14.83&;#177;7.86)s]延长(t=13.790,P&;lt;0.05),跳台试验主动回避阳性率(76.42%)较损伤对照组(13.9l%)增高(r=40.601,P&;lt;0.05)。结论: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损伤大鼠脑隔区细胞凋亡明显减少,隔区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化染色推测凋亡的细胞可能是胆碱能神经元。给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室灌注神经生长因子后减少了脑海马区细胞凋亡,从而对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隔区及海马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环境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已经是世界范围关注的话题,国外报道结果不一。但许多研究发现,重金属、有机溶剂、杀虫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物等环境化学污染物与夫妻生育能力下降有关,而各种杀虫剂及职业有害物质的暴露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充分认识环境有害因素对人类生殖能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口质量有重要意义。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环境化学污染物与生殖能力、自然流产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08%~0.9%[1].一旦发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对母婴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2].为了探索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治疗方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2006 年4 月至2011 年4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6 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此期间分娩产妇总数10 284 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66 例,发生率为0.64%.  相似文献   
60.
用使君子酸(QA)损毁SD 大鼠左侧M eynert基底大细胞核,制成老年性痴呆症(AD)模型。将同种鼠胚基底前脑制成的细胞悬液不加神经营养因子和分别加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及BDNF+ NGF者植入AD 模型鼠额、顶叶皮质,隔日通过脑室灌注人工脑脊液和相应神经营养因子共7 次。移植后4 个月,取脑切片作Nissl染色、NADPH d和NADPH d+ AChE 组化染色,计数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数及其纤维在16900 μm 2 网格中的交点数,并用MIAS 300 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的细胞面积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给予神经营养因子的动物,移植区中的NOS阳性神经元数、NOS阳性纤维交点数和NOS阳性神经元的细胞面积等形态学指标均较不给予神经营养因子的对照组为佳,而在应用神经营养因子的各组中又以BDNF+ NGF组为优,提示BDNF、NGF能促进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生长,BDNF与NGF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本文对BDNF和NGF促进移植区中NOS阳性神经元发育生长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