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为观察成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切割穹窿海马伞侧海马和正常侧海马后存活和分化为神经元的状况 ,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取成年 SD大鼠前脑室下带神经干细胞 ,进行 Brd U标记和扩增。切割 SD大鼠右侧穹窿海马伞 ,术后 2周将标记有 Brd U的神经干细胞植入双侧海马齿状回。 2月后 ,行 Nissl染色、Brd U免疫荧光、NF -2 0 0 / Brd U免疫荧光、β-tubulin- / Brd 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ACh E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海马齿状回中存活并沿颗粒下层迁移 ,切割侧海马齿状回中有较多的 Nissl深染的大胞体神经元样细胞 ,而正常侧多为小胞体胶质样细胞。切割侧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中见有数个NF-2 0 0 / Brd U、β-tubulin- / Brd U双标神经元和 ACh E阳性神经元 ,而正常侧海马中则未能见到。上述结果提示 ,移植到海马中的神经干细胞能存活、迁移 ,穹窿海马伞切割侧海马中某些物质的表达增强 ,可诱导植入其内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或 ACh E阳性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132.
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解剖和观察了83例成人尸体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及其与下腔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关系;测量了80例外科干的长度及其上、下端的宽度,及外科于上、下端与下腔静脉的间距。 发现①83例肠系膜上静脉中3例无外科干,5例外科干短于2cm。②18例外科干左侧有口径与其相等或几乎相等的粗大的小肠静脉。③33例外科干的前、后方有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越过。④多数肠系膜上动、静脉相并行且动脉居静脉左侧。完全或基本符合肠腔分流术条件的外科干共59例占71.08±4.97%。  相似文献   
133.
人胚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克隆和分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探讨从人胚脑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在增殖和分化方面的生物学特点。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 4月龄人胎中脑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 ,用有限稀释法获得单细胞克隆球 ,消化后用含 Brd U的培养液培养 ,待形成神经干细胞球后 ,进行 Brd U和nestin免疫荧光检测。取第 4代神经干细胞球用含 10 % FBS的培养液诱导分化 ,3周后分别进行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MAP-2、GFAP和 CNP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 ,单细胞悬液培养 2周后可形成神经干细胞球 ;神经球 Br-d U和 nestin免疫荧光检测均呈阳性 ;神经干细胞分化后呈 MAP-2、GFAP和 CNP阳性的三种类型细胞 ,但分化的神经元数量较少、胞体较小、突起较少。提示从人胚中脑组织中分离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 ,并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多分化潜能 ;与啮齿类动物相比 ,人神经干细胞增殖速度较慢 ,分化的神经元较少且稍欠成熟  相似文献   
134.
孕中期11297例母血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筛查与胎儿唐氏综合征检出的关系。方法应用ACCESS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及配套试剂对妊娠14-21w的11297例孕妇进行血清αFP、μE3和T-βHCG的测定,风险率〉1:385定为筛查阳性,再作羊水检查以确认。结果11297例孕妇中筛查为阳性者604例(5.3%),其中412例自愿作羊水检查,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7例,遗漏4例,检出率为63.6%。此外还发现胎儿为其他染色体异常5例、畸形5例、死亡4例、晚期流产1例。早产2例。结论孕中期孕妇血清三联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MOM值作总体评估可预防假阴性的发生。此外,建立21世纪中国孕妇怀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年龄数据库也可能是提高检出率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发生感染时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以指导术后临床药物的使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妇科宫颈癌ⅠA~ⅡA期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0例,其中33例术后无感染患者为手术Ⅰ组,17例合并术后感染患者为手术Ⅱ组;另选取20名健康女性为对照Ⅰ组及20例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对照Ⅱ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等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术Ⅰ、Ⅱ组的宫颈癌患者IFN-γ+CD4+、IL-2+CD4+和TNF-α+CD4+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IFN-γ、IL-2和TNF-α水平在术前显著低于对照Ⅰ、Ⅱ组(P<0.05);手术Ⅰ、Ⅱ组的以上各项免疫指标在术后显著升高(P<0.05),且术后合并感染的手术Ⅱ组明显高于未合并感染的手术Ⅰ组(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受抑制;术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恢复趋势,而感染进一步增强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6.
徐慧君 《吉林医学》2015,(6):1211-1212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小儿疝气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小儿疝气60例,根据患儿入住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儿都采用经皮下环切口行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积极的行为干预,护理周期为7 d。结果:治疗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期间治疗组的阴囊内积气、切口感染和戳孔血肿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护理在小儿疝气术中的应用能促进患儿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激光术后色素沉淀患者不良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门诊皮肤科激光术后色素沉淀患者250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25)及对照组(n=125),对照组行皮肤科常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知信行模式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疾病认知、应对方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评分[(18.69±3.89)分vs.(30.58±3.77)分]、HAMD评分[(31.10±3.92)分vs.(48.56±4.23)分]、屈服评分[(10.08±2.12)分vs.(13.96±2.36)分]、回避评分[(13.26±2.36)分vs.(16.98±3.41)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更低(P<0.05),而两组面对评分[(25.25±4.69)分vs.(22.36±3.89)分]、疾病认知评分[(81.02±5.78)分vs.(68.89±4.52)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12.98±2.02)分vs.(8.69±1.36)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更高(P<...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胎脑移植对脑外伤瘫痪的效果。方法:以机械性脑外伤瘫痪模型鼠观察伤后2周行胎脑移植鼠术后病理学及脑电功率谱变化,并与无移植外伤及正常鼠比较。9例脑外伤后遗瘫痪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胎脑移植,并与4例按常规治疗的类似病人对照。结果:随访观察显示移植病人肢体瘫痪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头颅CT及脑电功率谱亦明显改善。结论:实验和临床结果均提示胎脑移植对脑外伤后遗瘫痪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9.
米托蒽醌毫微球动物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托蒽醌(DHAQ)及其毫微球(DHAQ-PBCA-NS)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及死亡情况,观察米托蒽醌毫微球有无溶血作用、血管刺激性及过敏性.方法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药物后观察7天内的死亡情况;家兔分别三次静脉注射药物后观察其对血管的刺激性;孵育法观察药物有无溶血作用以及用豚鼠过敏实验观察有无过敏性.结果DHAQ和DHAQ-PBCA-NS的LD50分别是11.27±2.21mg/kg和14.73±6.03mg/kg,DHAQ-PBCA-NS也未观察到溶血作用、血管刺激性及过敏性.结论DHAQ-PBCA-NS的急性毒性低于DHAQ,亦无溶血作用、血管刺激性及过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