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联合使用时对鼠胚基义离胆碱能神经元发育生长的协同作用。方法:实验分成NGF、BDNF、NGF+BDNF和对照4组。采用细胞培养和脑内移植手段及AChE组化染色、显微测量和图象分析等技术。检测各组胚基底前脑培养4天和8天时的AChE阳性神经元数、胞体直径、胞体发出的突直数及最长突起长度以及胚基底前脑移植至脑内4.5个月时移植区内AChE阳性元数、细胞面积和纤维密  相似文献   
102.
取不同头臀长(CRL)10~22mm(E13~18)鼠胚腹侧中脑制成悬液,分别移植至帕金森氏病模型鼠去多巴胺(DA)神经侧纹状体中。发现用CRL为10~16mm(E13~15)胚脑为供体的受移植鼠行为效应和移植区DA神经元存活情况远较以CRL为17~22mm供体为佳。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ABC法规察了不同胚龄(E_(13)~P_0)黑质纹体系DA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发现CRL10~16mm(E13~15)时TH阳性细胞位于Sylvius导水管腹侧,此时DA细跑开始分化,至胚CRL17mm时TH阳性细胞已迁移至被益腹外侧,并大部分化出长突起,至出生时分化及迁移基本完成。本文讨论了DA神经元发育和其在受体脑内再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BDNF、NGF对体外培养的胚胆碱能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用AChE组化方法,研究了BDNF、NGF对培养的胚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作用及BDNF和NGF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BDNF和NGF都具有增加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的作用,二者的不同在于BDNF作用出现的时间较早、强度较小;而NGF作用出现的时间较迟但强度较大。并发现BDNF对体外培养的胚胆碱能神经元胞体早期的生长发育作用比较明显,而NGF的作用则不甚显著。BDNF对胚胆碱能神经元发出突起和突起的延伸作用较NGF强。BDNF和NGF的联合作用较单独使用BDNF或NGF为好。本文的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中两种营养因子联合应用较只用一种因子有益。  相似文献   
104.
BDNF、SDNF、GM_1对体外培养的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研究了BDNF、SDNF、GM1对大鼠胚腹侧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取孕15d鼠胚腹侧中脑细胞悬液将之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进行培养。实验分4组;对照组及分别向培养液中加入BDNF、SDNF、GM1等的三个实验组。培养7d后取出。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和比较了多巴胺神经元的生长状态。发现加入BDNF、SDNF、GM1的培养孔内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细胞突起的长度增加且数量增多,与单纯培养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三个实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BDNF、SDNF、GM1可促进体外培养的鼠胚腹侧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的延伸。  相似文献   
105.
大隐静脉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本文对207侧男性成人大隐静脉进行了观察,将其近端属支归纳为15个类型,以第Ⅵ型最多见。二、在156侧大隐静脉长度测量中,平均长度约为76厘米。三、隐股结合点的体表位置,是在股动脉搏动点内侧,腹股沟韧带垂直距离下方平均4厘米处。四、在128侧大隐静脉瓣膜统计中,平均有8个瓣,最少有4个瓣,最多有15个瓣。五、大隐静脉分叉变异共有49侧(23.67%),分叉出现率在大小腿几乎相等。六、大隐静脉与下肢骨性标志关系是:距内踝前下缘平均为0.8厘米;距胫骨前嵴中1/3骨隆起处平均为3.5厘米;距股骨内上踝后方平均为1.95厘米。此外本文还对大隐静脉穿通支进行了30侧调查,并对大隐静脉属支命名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人参银杏复方制剂对缺氧24h复氧后不同时段Fos表达时程变化的影响,探讨人参银杏复方制剂抗缺氧复氧性脑损伤机制。方法:3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复氧实验组和人参银杏复方制剂给药组。应用低压氧舱仿海拔8000m高空缺氧模型,采用Nissl染色、Fos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预防性应用人参银杏复方制剂对缺氧24h复氧0,24,72h不同时段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形态及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全脑缺氧24h复氧72h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数量锐减,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在缺氧24h复氧0h时为(9.3±3.8)个,较常氧对照组(16.6±4.8)个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氧24h时显著减少甚至消失为(2.0±1.8)个,复氧72h为(13.7±5.1)个,时接近常氧对照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预防性应用人参银杏复方制剂后缺氧24h复氧72h时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数量未见明显减少,在缺氧24h复氧0,24,72h时段CA1区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较缺氧复氧实验组相应时段增加,以复氧0h时增加最为显著,为(39.0±5.8)个,与常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参银杏复方制剂对缺氧复氧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缺氧复氧后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介绍一种尺、正中神经合并损伤后手部蚓状肌部分功能重建和手部畸形矫正的术式,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外伤术后手内在肌麻痹患者采用趾长伸肌腱移植重建蚓状肌功能手术治疗尺、正中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1.5~3.0个月随访.5例第2~5指掌指关节过伸均得到矫正.按照TAM系统评定法,良5例,差1例.结论 利用趾长伸肌腱移植重建蚓状肌功能,达到矫正掌指关节过伸状态是一种有效术式.术中肌腱缝合的张力,以掌指关节屈曲正常、指间关节完全伸直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切割海马伞海马和正常海马组织自然凝胶电泳的差异性蛋白条带与大鼠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后细胞迁移的情况。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SD大鼠胚脑中分离、克隆和扩增神经干细胞备用。切割SD大鼠单侧海马伞 ,分别于术后不同时期取切割侧海马和正常侧海马进行 10 %的自然凝胶电泳。根据染色的蛋白条带位置将未染色的含差异蛋白条带的自然凝胶切成胶条块 ,分别放置于 2 4孔培养板各孔中并接种神经干细胞球与其共培养 ,观察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情况。结果 :切割组蛋白胶块附近的神经干细胞球中的细胞特异性地向胶条方向迁移生长 ,这种现象切割组较正常组明显 ,在切割组中尤以 14天组最为显著。结论 :切割海马伞侧海马和正常海马组织自然凝胶电泳差异性蛋白条带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向其定向迁移生长 ,证实此差异性蛋白条带中具有诱导大鼠神经干细胞迁移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侧腹膜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将乙状绔肠及直肠牵拉有一定张力后,与腹膜缝合固定。结果 24例随访2年未复发,常规术式16例中复发2例,复发率分别为0和1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乙状结肠侧腹膜悬吊固定术治疗直肠脱垂疗效满意,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以党参、黄芪、何首乌、山萸肉等益肾健脑、益气养血为主方的中医药对切割海马伞大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以及对隔区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切割海马伞前后分别用中药煎剂和自来水灌胃,术后第3、4周行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最后灌注固定动物,取隔区切片作ChAT免疫组化和NOS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记数切割海马伞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ChAT和NOS阳性神经元数,并观察胞体和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