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在校中学生流感疫苗接种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网络推送问卷星方法调查北京、安徽、陕西、广东4地9 145名在校中学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学生接种流感疫苗的影响因素。采用立意调查方法,选取35名在校中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NVivo plus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受调查中学生自报告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8.2%。不曾与他人讨论过流感疫苗(OR=1.37,95%CI=1.17~1.60)、觉得与他人讨论流感疫苗是无价值的(OR=1.30,95%CI=1.08~1.57)与疫苗接种呈负相关(P值均 < 0.05);班主任建议(OR=0.39,95%CI=0.32~0.48)、周围同学接种(OR=0.29,95%CI=0.25~0.33)、很清楚疫苗是怎么回事并能清楚解释(OR=0.68,95%CI=0.61~0.75)、与他人讨论(OR=0.76,95%CI=0.67~0.86)、觉得讨论是有价值的(OR=0.66,95%CI=0.59~0.73)、可以正向带动他人(OR=0.61,95%CI=0.55~0.68)、受到他人积极影响(OR=0.62,95%CI=0.54~0.71)与疫苗接种呈正相关(P值均 < 0.05)。访谈结果显示,班主任对流感疫苗的认知和态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接种决定,积极的班级整体氛围可提高学生接种率。  结论  学校可通过发挥班主任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开展流感话题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索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为明确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8年6~18岁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体检资料,经匹配个人信息后共纳入94 122名学生,计算年龄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增长速度,以及以身高增速高峰年龄(PHA)为基点的体重和BMI增长速度,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  结果  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和BMI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除10~11岁男生平均身高低于女生外,其他年龄段男生平均身高均高于女生,各年龄段男生的平均体重和BMI均高于女生(P值均 < 0.01);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年龄交互作用(t值分别为-67.56,-47.46,3.22,P值均 < 0.01),即每个年龄段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具有性别差异;男生PHA为12岁,女生PHA为10岁,男生出现身高增速高峰较女生晚2年,但峰高高于女生。男生体重增长速度高峰年龄为12岁,女生为11岁。男生BMI增长速度曲线呈“双峰”状且最大增长速度年龄为10岁,女生为11岁,男生较女生早1年;调整PHA后的体重增长速度曲线均显示,男生和女生青春期体重增长与身高增长相一致,即体重增长速度在PHA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PHA达到高峰,之后又下降;7~9岁男生可能出现青春期启动前脂肪堆积。  结论  青春期各年龄段男、女生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差异,且体重的变化与身高增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患儿女性,8岁,哈族,左眼红肿,视力障碍20天伴眼疼、畏光、头痛、恶心等症状。于1997年9月24日入院。查体:T37℃,P90次/分,R20次/分。发育正常,精神差。胸片:显示双肺纹理增多,并示沿纹理分布的多个散在的小结节。意见:双肺血播型肺结核(亚急性)。白细胞11.38×109/L,血沉20mm/h。左眼无光感,眼压4.96kPa,眼球向前突出,各方向运动受限,眼睑水肿,结膜水肿,混合充血,巩膜充血,角膜混浊,羊脂状KP(),前房深,虹膜纹理不清,新生血管形成,瞳孔4mm散大,光反应消失…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鼻骨形态鼻内镜下矫正歪鼻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66例歪鼻畸形患者术前行螺旋CT三维重建鼻骨形态,了解歪鼻畸形的局部形成状况.先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术,后经鼻前庭前小切口在鼻内镜辅助下行歪鼻畸形矫正.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外鼻形状,并测量其偏离值.66例歪鼻中矫正效果优为53例,良好为11例,不满意2例.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鼻骨形态可在术前充分了解歪鼻畸形局部及周围情况;采用鼻内镜能充分暴露骨折畸形愈合部位,避免破坏整体框架,使得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皮肤坏死可能性减小等,因此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鼻骨形态鼻内镜下矫正歪鼻畸形效果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5.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股动脉硬化。方法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0名体检结果正常者(对照组),以上对象均已行双侧股动脉常规高频超声检查排除斑块形成及狭窄,应用血管ET技术检测2组的双侧股动脉,比较2组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糖尿病组的股动脉Ep、β、PWVβ均较对照组升高(均为P〈0.01),AC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血管ET技术能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股动脉弹性改变,为临床提供血管早期病变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6.
<正> 患者王文娟,女,58岁,主因咳嗽咳痰10天,震颤2小时急诊入院。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痰为黄色量大。曾在村卫生所以支气管炎治疗,输入青霉素800万~u/日,3天后上述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利福平,一日1.35g,即9片,持续服药7天,第7天下午突然出现全身震颤,以下颌和四肢为甚,同时伴恶心呕吐、上腹部痛疼。查体BP:17.6/10.0kpa,P101次/分T36.8℃,神志清楚,言语含糊,痛苦病容,心肺无阳性  相似文献   
27.
歪鼻畸形是鼻从面部的垂直线上偏离,多因鼻部受外力打击,造成损伤后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所致.国内外对歪鼻分类有多种,按病因分为先天性歪鼻畸形和外伤性歪鼻畸形两类;按引起歪鼻的解剖学原因,将鼻畸形分为骨性歪鼻、软骨性歪鼻、混合性歪鼻;按歪鼻的外形,分为"C"形、"S"形和直线型歪斜[1,2].歪鼻畸形除影响面容形态外,还伴有鼻腔通气及引流功能障碍,因此,外伤性歪鼻畸形的处理要同时兼顾美学和功能两方面.自2000年9月至2009年11月,笔者收治116例外伤后继发歪鼻畸形患者,采用经鼻内窥镜辅助下进行歪鼻矫正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辉  徐念奴 《右江医学》2007,35(5):563-564
宫颈病变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畸形等,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科自2006年2~12月用高频电波刀(LEEP)对60例各类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经随访至今近期疗效满意,且对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现将临床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脑梗死(ACI)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6例ACI患者及88课题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06-YB-214)例年龄相匹配的非脑梗死(NS)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各项指标及动脉硬化各项危险因素检测.结果 ACI组与Ns组比较,CRP(P<0.01)和LDL(P<0.05)水平明显升高;颈动脉斑决组与无斑块组比,CRP水平增高(P<0.05).颈动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内中膜厚度(IMT)增加(P<0.01),NS组颈动脉IMT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ACI组,IMT厚度差异明显(P<0.05).与NS组比较,ACI组中等程度狭窄更常见(P<0.0 5).结论 CRP增高是导致颈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的重要标志物,因此,CRP可以作为预测ACI发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