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术中脊髓造影对判定硬膜前方减压彻底与否的实用价值。方法  1 7例患者后路 AF复位固定后 ,经切口最下位椎板间隙穿刺将 Omnipaque 1 0 ml注入蛛网膜下腔 ,当即透视 ,观察硬膜囊前方致压物向后突出程度(与椎管前后径比较 )。对其中经间接减压后 ,后突仍 >1 / 3以上者施行后路的侧前方减压。结果  1 7例患者造影结果均与术中探查、术后 CT复查结果相符合。其中 1 6例神经功能获得部分或全部恢复。结论 术中脊髓造影可为术者提供判定椎管前方减压彻底与否的可靠标准  相似文献   
22.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中难点及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锁髓内钉由于能有效防止股骨干骨折术后短缩和旋转畸形的发生,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已逐渐成为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其自身设计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进钉点选择、闭合复位、远端锁钉困难等问题。笔者自2004年10月~2006年4月针对上述难点进行改进,手术治疗76例股骨干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间隔性脊柱骨折延误诊断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间隔性脊柱骨折是指脊柱损伤多于一个平面 ,且这些节段被正常的脊柱节段所分隔。临床上并非少见。由于其漏诊和延误诊断后果严重 ,降低其漏诊率对减少患者的残疾程度有重要意义。我科自 1996 - 0 5~ 2 0 0 0 - 12共收治脊柱骨折 32 6例 ,其中间隔性脊柱骨折 37例 ,漏诊和延误诊断 2 1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间隔性脊柱骨折 2 1例 ,年龄 2 1~ 6 3岁 ,平均 37.8岁。损伤部位以胸腰椎为多 ,其中颈椎骨折合并胸椎骨折 2例 ,颈椎骨折合并腰椎骨折 7例 ,胸椎合并腰椎骨折 6例 ,发生在颈椎的间隔性骨折 1例 ,腰椎的间隔性骨折 5例。病因…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后路原位弯棒复位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后路原位弯棒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5~59岁,平均37.9岁。损伤节段:L311例,L46例,L54例。神经功能损伤按ASIA分级:A级2例,B级2例,C级10例,D级4例,E级3例。术后观察影像学指标(伤椎前高残余量百分比、矢状位指数、椎管占位率)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影像显示:伤椎(椎体)前高残余百分比由术前平均57.9%恢复至94.1%(P〈0.01),伤段矢状位指数由术前平均29.1°恢复至0.24°(P〈0.01),椎管占位率由术前平均49.6%恢复至13.4%(P〈0.01)。神经功能也较术前有所改善(A级2例,B级0例,C级0例,D级4例,E级15例)。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原位弯棒复位经椎弓根内固定可以实现三柱在三维上的同时复位,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重建矢状位的平衡稳定。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11—2012-09采用缝合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29例,术后6个月依据Arner-Lindholm评分和AOFA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52 min,平均52 min。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1.3(7~19)个月随访,无跟腱再次断裂、跟腱粘连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按照Arn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20例,良9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9例,良10例,平均92.3分。结论缝合锚钉Krackow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操作简单、肌腱修复可靠、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6.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再手术回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自 1934年 Mixter和 Barr开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以来 ,后路髓核摘除术已广泛开展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手术并发症并不少见 ,严重者甚至需要再手术。我院自 1993年来共行后路髓核摘除术 5 12例 ,其中 15例在术后近期 (1个月内 )再手术。本文通过回顾分析 ,探讨手术失误原因及教训。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2 9~ 6 1岁 ,平均 45 .4岁。 1次手术术前诊断 L4~ 5 椎间盘突出 9例 ,L5 ~ S1 椎间盘突出 6例 ,2次手术时间间距 1~ 2 7d,平均 10 .9d。2 结果再手术原因 :脑脊液漏 4例 ,椎间隙感染 3例 ,血肿 3例 ,…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附着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锚钉系统治疗29例三角韧带附着点断裂患者,其中距骨附着点断裂24例,内踝附着点断裂5例。结果 2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26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足评分标准评价:优17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27/29;按照改良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价:优17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26/29。结论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附着点断裂,其有操作简便易行、可提供踝关节内侧即刻稳定性、利于韧带修复、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治疗三角韧带附着点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采用弹性髓内钉(ESIN)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儿童胫骨干骨折采用ESIN内固定13例,钢板内固定15例,对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8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ESIN组均优于钢板组(P<0.05)。结论 ESIN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但前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内固定取出方便、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采用精确定位法透视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减少辐射暴露的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9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手术,采用精确定位法透视44例,传统定位法透视48例。精确定位法透视系在麻醉后透视,取得理想的透视视野后在地面标记“C”型臂X线机的位置,并记录X线机机臂的各姿态参数。术中再次透视时即根据记录确定X线机位置和姿态。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中X线曝光次数、曝光时间、透视时间和总手术时间。结果精确定位组术前的曝光次数、曝光时间和透视时间分别为(5.50±2.47)次、(2.26±1.05)s和(9.83±3.67)min,均高于传统组的(4.02±2.42)次、(1.78±0.98)s和(8.29±3.52)min;精确定位组在术中的曝光次数、曝光时间和透视时间分别为(5.25±3.64)次、(2.24±1.24)s和(10.39±4.82)min,均低于传统组的(9.73±4.38)次、(4.21±2.38)s和(24.69±6.35)min;精确定位组总曝光次数、总曝光时间、总透视时间和总手术时间上分别为(10.75±4.16)次、(4.50±1.83)s、(20.22±5.03)min和(70.52±18.33)min,也均低于传统组的(13.75±5.31)次、(5.99±3.27) s、(32.98±7.83)min和(81.86±21.5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精确定位组在术中和总定位准确率均高于传统组。结论采用精确定位法透视能有效地减少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的透视次数和辐射剂量,缩短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后内侧入路锚钉系统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膝后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锚钉系统治疗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1例,依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结果:随访时间6-19个月,平均10.3个月,21例均获得骨性愈合,Lysholm膝关节评分73-100分,平均为93.7分。结论:锚钉系统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安全有效、内固定可靠、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