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概 况第八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暨国际骨科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1月 17日~ 2 0 0 1年 11月 19日在上海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解放军医学委员会骨科学术专业委员会主办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全军骨科同仁及国内外嘉宾共 40 0余人。总后卫生部白书忠部长发来贺信 ,第二军医大学校院领导、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卫生局及上海市医学会等有关领导莅临大会。大会期间由本次大会邀请的多位国际著名专家作了精彩演讲。本届大会共收到论文 772篇。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为脊柱伤病、四肢创伤、骨病与关节、基础研究等。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2.
王琳  徐卫东  万芳 《临床荟萃》2002,17(3):153-154
大剂量甲氨喋呤 (HDMTX)是防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 L )髓外白血病和全身巩固强化治疗的有效化疗方案 ,目前国内外对静脉滴注 HDMTX时如何水化、碱化 ,何时开始四氢叶酸钙 (CF)解救才能使患者的毒副作用明显减少 ,尚未有统一方法 ,现就我们使用的方法作为 12例患者的诱导方案或巩固方案时的毒副反应观察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2月的住院 AL L 患者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6~ 5 8岁 ,平均 32岁 ,其中 8例患者经 VDP方案或 CODP方案 1~ 2个疗程诱导缓解方案后均处于完全缓解 (CR)期…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129例孕龄25周至产前正常孕妇进行胎儿肾脏的超声观察和分析,分别测定各孕龄期双肾三径(前后径、横径及长径),从中可以看出三径随孕龄增加而增长:左肾长径从25周平均3.06增至39周时4.40cm,横径2.5增至2.79cm,前后径1.52增至2.31cm;右肾长径3.18增至4.30cm,横径1.84增至2.59cm,前后径1.76增至2.37cm。和国外有关资料比较相近似,本文简单讨论了胎儿肾脏正常值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膀胱癌患者相关信息,下载PRMT5基因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资料。分析PRMT5 mRNA表达水平在膀胱癌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分析PRMT5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组织芯片做免疫组化实验,在蛋白水平验证基因水平的结论。结果 PRMT5在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 0001)。PRMT5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患者预后显著更差(Log-rank P=2. 6×10-4)。PRMT5高表达更倾向于分布在T3、T4期(以TNM分期)。PRMT5在癌和癌旁组织中蛋白质水平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膀胱癌中,基因水平下PRMT5高表达是一种预后不良因素,蛋白水平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调查苏州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U)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取1,62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用支原体IST 2试剂盒进行半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照组为120例正常育龄妇女.结果 UU阳性698例,阳性率43.6%;其中177例菌株浓度>10 4,占总数10.9%.对照组UU阳性45例,阳性率37.5%;菌株浓度>10 4仅5例,占对照组4.2%.不孕症UU阳性例数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意义( P>0.05);而菌株浓度>104阳性例数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相对危险度比数比Ψ= 2.82 .抗生素敏感性依次为原始霉素、交沙霉素100%,强力霉素98.6%,四环素96.1%,克拉霉素84.4%,红霉素82.0%,阿奇霉素79.8%,氧氟沙星31.7%,环丙沙星10.2%.结论 女性不孕症患者UU高浓度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高浓度UU感染女性患不孕症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82倍;诊治不孕症应普查UU; UU耐药株多,治疗应依据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56.
慢性泪囊炎患者以往都经眼科医生在鼻外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创伤大,面部有瘢痕。近年来,鼻内镜手术为该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术途径。本科2005年12月至2007年2月于鼻内镜下行鼻内鼻腔泪囊造口术16例(21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长骨骨折固定失败后的治疗较困难、失败率较高。 1997年以来 ,作者等应用交锁髓内钉 ,单臂外固定支架配合自体髂骨植骨及术后注射自体红骨髓等综合方法 ,治疗此类病例 2 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自术后计算内固定失败时间为 6~ 15个月 ,平均 10 .5个月。男性 17例 ,女性 7例 ,平均 4 2 .8(15~ 6 4)岁。骨不连接部位 :肱骨 4例 ,股骨 10例 ,胫骨 8例。其中AO钢板 7例(钢板断裂 3例 ,钢钉松动 4例 ) ,普通钢板 10例 (均断裂 ) ,胫骨V型髓针 3例 (2例折断 ,1例弯曲 ) ,股骨梅花骨髓针 3例 (均折…  相似文献   
58.
目的:骨缺损的局部基因治疗是将具有促进骨愈合作用的基因转入靶细胞,由靶细胞转录成mRNA并翻译成蛋白质,在蛋白质的作用下靶细胞被刺激分化,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促进骨愈合。随着细胞重组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参与骨修复的生长因子基因被成功克隆,使得基因治疗骨缺损成为一种可能。为此就骨缺损局部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检索PUBMED1965-01/2006-01关于骨缺损局部基因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gene therapy,bone defect”,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6-01关于骨缺损局部基因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骨缺损,基因治疗”,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缺损的局部基因治疗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37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05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2篇文献中,4篇涉及目的基因的选择,3篇涉及靶细胞的选择,7篇涉及基因表达载体的选择,3篇涉及基因转移方法,4篇涉及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结合治疗骨缺损,5篇涉及多基因联合治疗骨缺损,2篇涉及骨缺损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骨缺损的局部基因治疗是在骨再生基本理论认识和基因重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为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治疗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其基本问题主要包括:目的基因的选择、靶细胞的选择、基因表达载体的选择以及基因转移方法的选择等。靶细胞的选择及基因转移方法方面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骨髓基质干细胞成为首选的靶细胞,基因的体外转移较体内转移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也已得到公认。目前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一步阐明骨缺损修复的自然过程,从众多参与这一过程的信号分子中筛选出最为有效的成分应用于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并进一步改进基因表达载体,以确保基因治疗的安全性。相信通过骨再生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基因重组技术的不断完善,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将最终走出实验室,真正造福于骨缺损患者。结论:骨缺损的局部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激活骨缺损部位的骨再生活动,同时又可以避免直接应用细胞因子导致的免疫排斥和系统毒性等问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这项技术还很不完善,在目的基因、基因载体和转染技术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性手术探查在睾丸精索扭转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早期手术探查,术中给予1%普鲁卡因精索封闭和温热生理盐水湿敷30分钟,若睾丸颜色转为红润给予保留,并采用双侧睾丸固定术;否则,切除患侧睾丸,同时对侧采用睾丸固定术。结果:在10h以内手术治疗者4例,探查处理后保留睾丸,随访3年睾丸功能无明显异常。发病时间超过10h者12例,其中2例给予保留睾丸,随访1~3年内睾丸有所萎缩;另外10例予以切除。结论:对于高度怀疑睾丸精索扭转的患者,在超声诊断不明确以及保守治疗后疼痛无明显好转者,应该早期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60.
新型人工半骨盆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新一代的人工半骨盆并临床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个体化设计及数控制造技术研制新一代的人工半骨盆,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假体,将新型人工半骨盆置换入人体。结果:临床应用1例髂骨软骨肉瘤术后复发患者,手术顺利,随访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X线检查未见异常。患侧髋关节活动及下肢感觉、运动等正常,可持拐下地。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个体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研制人工半骨盆,增加了假体固定后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人工半骨盆的外形和功能“仿生”及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仍是人工半骨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