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检测吡喹酮以及苯并咪唑类药物对重组的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CsLDH)酶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喹酮、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加入CsLDH所催化的丙酮酸还原成乳酸(正反应)以及乳酸氧化成丙酮酸(逆反应)的标准反应体系当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ADH在A340处吸光度,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试验数据。结果相比于对照组,9mmol/L的吡喹酮对正、逆反应的抑制均可达到94%(P<0.01);0.2 mmol/L的阿苯达唑对正、逆反应的抑制分别为84%(P<0.01)和79%(P<0.01),0.06 mmol/L的芬苯达唑对正、逆反应的抑制分别为92%(P<0.01)和86%(P<0.01),0.1 mmol/L的甲苯咪唑对正、逆反应分别为98%(P<0.01)和87%(P<0.01)。结论吡喹酮、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和甲苯咪唑可能以CsLDH为作用靶点杀伤华支睾吸虫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2.
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CsLDH)亚细胞及虫体组织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真核表达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并研究CsLDH的亚细胞及虫体组织定位。方法构建pEGFP-N1-CsLDH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签GFP的示踪来揭示CsLDH在HeLa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CsLDH的虫体组织定位。结果双酶切和测序均表明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1-CsLDH构建成功,经RT-PCR鉴定转染正确的HeLa细胞能稳定表达,部分HeLa细胞的细胞膜出现强烈的绿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显示CsLDH主要定位成虫的表膜,口、腹吸盘,咽及肠支处。结论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为定位于虫体皮层和消化道界面的膜蛋白。  相似文献   
53.
回顾性分析214例SAP患者的资料, 构建5种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 并筛选出最优模型。结果显示, 5种机器学习模型中, 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为最优模型。XGBoost在测试集中的AUC值为0.851(95%CI 0.739~0.963), 灵敏度为0.840, 特异度为0.793, 阳性预测值为0.842, 阴性预测值为0.743。最重要的4个预测变量为呼吸频率、血清淀粉酶、年龄和总蛋白。表明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SAP相关ARDS的发生, 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的Spef1-Like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如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和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org/)所提供的有关基因和蛋白序列和结构功能分析工具,以及专业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包如pc-gene,VectorNTIsuite,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当中识别该基因及编码区,分析和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一级结构中的修饰位点及模序,亚细胞定位特征,二级结构特征以及蛋白三维空间构象,蛋白亲水性及潜在抗原表位。结果该基因全长1099bp,编码区为117-929bp,编码271个氨基酸,与GenBank当中的其他序列比对,预测该基因为全长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理化性质比较稳定,含有多个能被其他酶修饰的位点,无跨膜区,预测其主要含有三个亲水性较强的抗原表位,空间结构上相距较近。结论生物信息方法可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Spef1-like基因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筛选cDNA文库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 ,并将所发现的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 (csLysoPLAH)基因编码区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GEX 4T 1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上 ,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对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进行随机筛选并测序 ,在NCBI和ExPasy网站上进行序列分析 ,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 ,并应用Motifsan、NCBIConservedDomainSearch等程序对其进行结构域分析。根据PGEX 4T 1和 pcDNA3上的克隆位点及所发现的csLysoPLAHcDNA编码序列设计引物 ,进行PCR扩增 ,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1和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上。构建的PGEX 4T 1 csLysoPLAH、pcDNA3 csLysoPLAH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 结果 发现csLysoPLAH基因 ,完整阅读框含 70 8个碱基 ,编码 2 3 5个氨基酸 ,理论分子质量为 2 5 .2 62 8ku ,理论pI为6.0 3。序列分析表明 ,csLysoPLAH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有较高的同源性 ,csLysoPLAH具有磷脂酶 /羧酸酯酶保守功能域和完整的脂酶保守功能域 ,并含有丝氨酸酯酶特征性的标签肽 (即GXSXG)。所构建的重组原核和真核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与目标基因相符。 结论 发现华支睾吸虫溶血磷脂酶基因 ,并成功构建原核和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 (S .japonicum )尾蚴文库扩增S .japonicum再感染相关蛋白 (RIRP)基因 ,进行克隆并原核表达出RIRP ,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已登陆的S .japonicum成虫期RIRP基因的序列设计两条特异引物 ,以S .japonicum尾蚴cDNA文库为模板扩增RIRP基因cDNA ,将该基因的cDNA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GEX 4T 1和真核载体 pcD NA3 .1。转化的克隆通过氨苄青霉素的筛选、PCR扩增、双酶切和最后的测序鉴定。重组的 pGEX 4T 1/RIRP在大肠埃希菌BL2 1(DE3 )中进行表达。SDS PAGE鉴定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情况和分子质量。用抗 2 6kuGST单抗作western杂交进一步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 结果 从S .japonicum尾蚴文库中扩增出一条长为 462bp的cDNA片段 ,经测序证实其为RIRP基因的全长cDNA。它编码含 15 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RIRP ,预测其分子质量单位为 17.5 45ku。RIRPcDNA已被成功克隆入 pGEX 4T 1和pcDNA3 .1载体 ,大肠埃希菌BL2 1(DE3 )编码一个约 17ku的蛋白质。 结论 RIRP基因首次从S .japonicum尾蚴文库中扩增出来 ,并成功构建了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 ,而且 ,它首次由大肠埃希菌表达 ,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约 17ku。  相似文献   
57.
目的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ATP合酶B亚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以指导实验研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各种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 Isuite软件包,识别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基因并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各种结构与功能特征,并根据该基因构建种系分子进化树。结果Blastx分析该基因为全长基因,属于ATP合酶B亚基家族,其分子进化树与种系进化过程非常吻合。该基因全长1008bp,编码300个氨基酸,含有线粒体转运肽、两个跨膜区、一个核定位序列和多个磷酸化位点,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结论ATP合酶B亚基是一个理想的真核种系进化的分子标志。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具有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双重定位序列,提示该蛋白可能在华支睾吸虫的能量代谢途径中发挥独特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8.
慢性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行研制出"愈肾宝"丸剂,经过4年时间的临床观察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抗恶性疟原虫全虫单克隆体2H6的诊断应用价值,本研究将2H6杂交瘤细胞在BALB/c小鼠腹腔内大量诱生腹水,腹水单抗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冻干后用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2H6单抗的敏感性,井对恶性疟病人血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H6单抗的敏感性为可探及每微升血中45个体外培养虫体(原虫血症水平为0.0009%),33份恶性疟病人血样,经检测有30份呈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0.9%。因此认为,2H6单抗在恶性疟的诊断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0.
茶色素与普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荣俊  徐劲 《临床荟萃》1998,13(20):913-914
比较茶色素与普伐他汀治疗设备在脂症疗效。方法:90例高血脂症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茶色素125mg,每日3次,8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普伐他汀5mg,每日3次,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