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8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8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40篇 |
口腔科学 | 82篇 |
临床医学 | 118篇 |
内科学 | 57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47篇 |
综合类 | 238篇 |
预防医学 | 60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8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42篇 |
肿瘤学 | 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41例ANLL病人IgH及TCRVγIJγ基因重排。结果:26.8%(11/41)ANLL病人存在IgH或/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3例病人同时存在IgH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基因重排阳性ANLL治疗缓解率低于重排阴性ANLL病人(P<0.05)。结论:①IgH或TCR基因重排并非局限于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发生于部分ANLL病人;②多重PCR技术可以一次PCR扩增同时检测两种重排基因,更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多重PCR检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VγI—Jγ基因重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41例ANLL病人IgH及TCRVγI-Jγ基因重排。结果:26.8%(11/41)ANLL病人存在IgH或/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3例病人同时存在IgH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基因重排阳性ANLL治疗缓解率低于重排阴性ANLL病人。 相似文献
43.
光学导航定位多自由度机械臂辅助颅颌面骨畸形整复技术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现有的光学定位正颌外科导航手术的技术路线,建立并验证光学导航定位下机械臂辅助颅颌面骨畸形整复手术的技术路线.方法:(1)应用工业机械臂Motoman作为执行机构,并与现有导航系统实现整合;(2)按照术前规划,在导航下对颅骨模型进行截骨操作;(3)记录实验相关数据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自主算法实现了机械臂与导航... 相似文献
44.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引发一系列脊柱相关疾患的病理基础,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IDD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研究表明,IDD是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早期观点认为IDD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大椎间盘衰老引发,然而近年来IDD疾患的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明确IDD的发病机制并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显示,IDD具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因此在基因水平寻找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高通量测序、高分辨质谱以及计算机综合支撑下的组学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为阐明IDD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弥补了传统遗传学研究的一些不足。在IDD研究中,主要通过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n sequencing,WES)、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等技术来揭示IDD最初阶段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调控机制,以期在DNA层面发现与IDD相关的突变基因和位点。在该方法及相关技术的助力下,IDD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显著加快了IDD新靶点的发现。笔者就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在IDD遗传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今后IDD相关疾患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血液需氧菌、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一般实验室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发热病人血液只做需氧菌培养,忽略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培养,结果造成血培养阳性率较低,延误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了解病原菌在血培养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对发热患者做血培养的同时增加了L型细菌及厌氧菌的培养,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6.
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8年我院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916(瘤体974个)例的选药、方法及疗效。结果显效586例,有效325例,无效63例。发生并发症57例。经1年以上随访,93.4%(910/974)的血管瘤完全消退。结论应用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方法简单,疗效显著,且较其他方法外观效果佳。本法可作为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试《伤寒论》针对六经病情变化辩治的实质是以围绕中焦脾胃这个核心病理环节而展开的。即三阴三阳的病情改变和病理过程是脾胃内在环境演变的不同表现形式。方法联系各家学说,论证六经病情与脾胃的关系。结果伤寒论证治的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趋向是以所谓三阳三阴转变为表现形式,但其论述病情改变的治疗途径而采样的方式、方法,却始终离不开脾胃这个中心环节。故胃主三阳,脾主三阴,脾胃决定阴阳升降和转换,更决定疾病的凶险和转归。结论从全文内容分析和判断,不难勾画出张仲景治在脾胃,把握脾胃盛衰转换内在变化规律的目的和考量。 相似文献
48.
自 1998年~ 2 0 0 2年 ,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2 6例 ,既达到了内固定的效果 ,又避免了切开复位对组织的创伤和对关节腔的侵扰 ,并能早期功能锻炼 ,经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2 6~ 5 7岁 ,平均年龄 4 2岁 ,骨折类型 :为胫骨内髁或外髁简单劈裂骨折 ,不伴或伴轻度关节面塌陷 ,在AO分类学上为B1型骨折。1 2 手术方法 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先用粗针头抽尽膝关节腔内积血 ,然后用手法及大巾钳在C臂X光机透视下将骨折块复位。务必使平台…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在室温条件下考察胰岛素与硝酸酯类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各时间段各药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后输液的pH值、外观和微粒数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光谱扫描。结果:配伍后,在室温下,0~8h内各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各药含量及光谱扫描图均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的微粒数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在室温条件下,8h内,胰岛素与硝酸酯类药物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