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675篇
预防医学   30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79篇
  3篇
中国医学   28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治疗,西药组采用格拉司琼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化疗后第1~4天预防呕吐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能有效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及迟发性呕吐,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对,心房激动时间和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共入选了50例,患者平均年龄(64.8±11.2)岁,随机分配到低位房间隔起搏组(n=25)和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n=25),通过比较植入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导线固定成功率、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等评价低位右心房间隔起搏的可行性;测定不同部位起搏时P波宽度,以评价起搏部位对心房激动时间的影响。结果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结果比较,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植入时间、X线曝光时间略有延长;低位房间隔起搏组的导线固定成功率低于右心房游离壁起搏组(84% VS 100%),两组间的起搏参数、植入术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房间隔起搏时心房激动时问明显短于高位右心房游离壁起搏[(140.5±23.0)ms VS(89.0±14.0)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在低位房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它明显缩短左、有心房激动时间,使心房的除极趋于同步化。但低位房间隔起搏的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植入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熟练掌握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技术的人员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83.
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15 2例 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 2例 )和对照组 (5 0例 )。治疗组服用自拟升降胶囊 ,对照组服用吗丁啉 ,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肝郁脾虚三种中医证型的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增高 (P <0 .0 1) ,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 (均 P <0 .0 5 )。结论 :中药升降胶囊对FD有明显疗效 ,并通过多途径改善 FD患者的胃动力。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管理及对门诊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500例心内科门诊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师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完成常规诊疗流程,每月电话咨询其药物使用情况;药师干预组现场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与医生讨论处方优化并决定是否执行,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就诊后1个月内每2周随访1次,其后每4周随访1次,随访期间药师可根据情况与医生讨论是否调整降压方案并作出最终决定,患者根据药师建议或自己意愿回医院随诊,随访时间1年。主要终点事件为12个月后血压≤130/80 mmHg;次要终点事件为药物调整情况、药师建议采纳率、药物持有率(评估患者依从性)。结果:最终378例完成随访。对照组68名(36.4%)及干预组152名(79.6%)患者血压≤130/80 mmHg,P<0.01;干预组收缩压与舒张压降幅显著>对照组(P<0.01)。对照组药物调整35次,干预组调整129次,药师建议采纳率为85.18%。1年后,对照组药物持有率为0.22±0.04,干预组为0.77±0.11,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管理有助于优化降压方案,提升用药依从性,提高了门诊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85.
【摘要】 目的 探讨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巨块型肝癌门静脉栓塞术(PV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2例巨块型肝癌患者的PVE治疗资料,结合患者行PVE治疗前及治疗2~3周后的三维数据,探讨该技术对于PVE治疗的指导价值和疗效的评估意义。结果 根据PVE术前的三维数据确定门静脉的分型,12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均成功实施了PVE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异位栓塞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PVE治疗2~3周后复查剩余肝体积(FLR)增生情况,10例FLR增加,2例患者FLR降低。10例患者成功行二期精准肝切除治疗。 结论 基于IQQA-3D Liver系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巨块型肝癌PVE治疗中不仅可对门静脉的血管进行3D分型、走行予以精准判断,而且对于评价PVE治疗后FLR增生的效果有着精准测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癌并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痰培养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结果痰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5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6株,占47.16%;革兰阳性菌50株,占8.87%;真菌248株,占43.97%;病原菌检出前五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占31.04%),铜绿假单胞菌(12.23%),肺炎克雷伯菌(10.28%),大肠埃希菌(10.11%),鲍曼不动杆菌(4.96%)。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所有这些病原菌的耐药谱分析表明,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大多表现为多重耐药,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敏感性高。结论第二炮兵总医院近3年收治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密切结合临床,合理用药,有效应对感染,同时避免耐药菌播散。第二炮兵总医院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医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7.
采用知识-态度-行为(K—A—P)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知识水平、营养态度以及饮食营养行为等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患者的营养知识缺乏,尤其文化程度低的得分(K值)(x^2=21.965,P〈0.01),未接受教育者(t=-6.071,P〈0.01);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营养态度较积极(A值),希望获得饮食营养知识;大多数存在许多不良的饮食行为(P值),如常多食、喜吃零食及油炸熏烤食品、进食速度快、嗜好烟酒等,K值与P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24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有无接受糖尿病教育的经历是影响饮食营养KAP评分水平的最主要的因素(P〈0.01)结论: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研究是有效评估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营养认知状态的一种方法,在糖尿病控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孤立肾结石疾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孤立肾结石症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为其实施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的经皮肾镜碎石手术均成功完成,115例术后无残石,总无石率为95.83%,其中,Ⅰ期、Ⅱ期、Ⅲ期术后无石率分别为69.17%(83/120)、90.00%(108/120)、95.83%(115/120)。术后,所有患者接受随访调查,2例丢失经皮肾通道,1例发生液气胸,2例有泌尿系统感染伴高热症状,4例有轻度的肾功能损害症状。结论: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技术为患孤立肾结石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达到较高的碎石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脑络欣通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预处理组、治疗3 d组、治疗7 d组,每组20只。复制MCAO(脑中动脉栓塞)/R大鼠模型。治疗3 d组造模后连续给予脑络欣通方3 d、治疗7 d组造模后连续给予脑络欣通方7 d,预处理组造模前给予脑络欣通方药7 d,3组每天灌胃给药2次,8.54 m L/k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7 d。解剖大鼠并取出脑组织,分离纹状体。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测定梗死侧纹状体局部脑血流量(r CBF);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测定5-HT(5-羟色胺)mRNA、DA(多巴胺)mRNA、NE(去甲肾上腺素)mRNA、5-HIAA(5-羟吲哚乙酸)mRNA的表达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发生明显缺血现象,脑血流量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升高(P0.01),其纹状体中的5-HT mRNA、DA mRNA、NE mRNA、5-HIA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方预处理组、治疗3 d、治疗7 d组脑血流量明显恢复,脑梗死体积显著下降(P0.01),纹状体中的5-HT mRNA、DA mRNA、NE mRNA、5-HIAA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络欣通方具有明显预防和治疗MCAO大鼠脑损伤的作用,通过增加MCAO/R大鼠的脑血流量,降低MCAO/R大鼠脑梗死体积,提高MCAO/R大鼠的纹状体组织中5-HT mRNA、DA mRNA、NE mRNA、5-HIAA mRNA单胺类递质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缺血后再灌注对大脑纹状体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0.
门静脉高压所致的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等严重威胁到肝硬化患者的生命。目前外科断流术仍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重要术式之一,但药物、内镜及介入等治疗方式的兴起,使得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手术指征、手术时机以及脾切除与否等受到争议。对断流术的作用及争议进行阐述分析,指出目前断流术仍是不可替代的,而门静脉高压的治疗应以个体化、综合性、微创为原则,尽可能带给患者最小的创伤、最大的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