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金匮要略》痰饮病篇“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的脉“平”令人费解,学者们各持己见,莫衷一是.明清以来医家的著述和现代学者的训诂结果中,伤寒大家胡希恕提出,出现脉“平”而非痰饮病典型弦脉,是因支饮兼外邪的结果.而现代训诂学者张正昭考证得出“平”字与“抨”字通假,脉“平”当作脉“抨”讲,为有抨弹感或兼有敷急的脉象.结合两位观点,得出脉“平”为支饮兼风寒外邪而出现的弦、紧、浮、数相复合的脉象——“抨”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2.
大黄蟅虫丸抑制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破血逐瘀经典方剂“大黄蟅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乙型慢性肝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大黄蟅虫丸,对照组使用甘利欣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与球蛋白比(A/G),并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血清LN、Ⅳ型胶原、ALT、AST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LN、Ⅳ型胶原水平下降较之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对于ALT、AST,两组治疗后无差异;另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PCⅢ水平下降(P<0.01),A/G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的血清HA、PCⅢ、A/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大黄着蟅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3.
脚气病作为一个传统中医疾病,以类伤寒四大证之一为古代医家所重视,而当今在中医临床中却备受忽略,甚至误解,该文就通过搜集历代医家有关脚气病的论述,试图厘清其发展与演变的因果源流,在此基础上概括其病因病机,结合当代疾病谱和临床,探讨其契合处,以期对当代临床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4.
笔者从文献研究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分析论述了李东垣论治脾胃湿热证的特点。李东垣论治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特点是脾胃内伤为本,或随时为病,或"阴火乘其土位";临床症状特点是内伤气虚为主,湿热症状为标,同时伤及多脏;治法方药特点是益气升阳,虚实兼治,用药辛开苦降。  相似文献   
75.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需花费高额医疗费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对本病的防治至今还缺乏足够有效的方法。 目的:观察在肝脾相关理论指导下自拟调和肝脾核心汤治疗腹泻型IBS的疗效。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在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0例腹泻型IBS患者。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调和肝脾核心汤,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疗程均为4周。 主要结局指标: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显效率、症状消失率和症状积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显效率分别为85%(17/20)和45%(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黏液便各症状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排便不尽感、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和黏液便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肝脾相关理论自拟调和肝脾核心汤治疗腹泻型IB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和评价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SIT)干预儿童学习障碍效果。方法:将符合学习障碍(Learningdisorder,LD)诊断标准的6~8岁的一年级儿童(n=60)随机均匀分为研究组:感觉统合训练组(n=30);对照组:不干预组(n=30)。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瑞文标准推理测试进行评估,记录干预前后的语文和数学的同期考试成绩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的瑞文标准推理评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干预前后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训练组干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有效地治疗儿童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77.
周畅  徐云生  熊杰  陈孝银 《新中医》2012,(10):143-144
在中医学理论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体现,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精微。《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载:“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气血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相似文献   
78.
李捷  郑雅峰  沈瑛锴  徐云生 《陕西中医》2023,(12):1762-1766
“中气斡旋,土枢四象”的一气周流理论最初由清末中医名家黄元御提出。中气为一气周流的枢纽,顾护中气应为治疗疾病的首要,中焦脾胃旋转有序,可复四维之升降,有助全身气机顺畅。徐云生教授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的同时,结合临证经验,在实际诊疗过程中,注重从“一气周流”角度对2型糖尿病(T2DM)进行辨治,认为T2DM发病与中轴失健(脾胃失常)、四维气机失常(肝木不生、肾水不藏)有关,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脾不散精、肾气亏虚、痰瘀互结,治疗原则应包括疏肝理气、助脾散精、补肾益精、化痰祛瘀,注重恢复全身气机通畅。“一气周流”理论思想为基础的T2DM辨证思路体系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阴虚燥热论治T2DM的局限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68岁,因反复纳差5个月余,加重伴呕吐2 d于2009年3月5日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疲乏等不适,入我院消化科住院检查治疗,人院后查电解质:钠、氯偏低,其余电解质在正常范围内,遂予以补钠、营养以及对症治疗,住院8 d后症状缓解出院.1个月前,上述症状再发,于2009年2月10-23日再次入住我科,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并糜烂;  相似文献   
80.
中药对磺尿类降糖药治疗失效的Ⅱ型糖尿病作用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徐云生 《中医杂志》1997,38(3):167-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