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词为"多发性硬化、中医、中药、针灸",采用主题词+自由词构建检索式,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64篇,根据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剔除不规范及重复文献,选取54篇进行精读。中医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病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取得了显著研究进展,为多发性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诊疗体系,为医学工作者今后对于多发性硬化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沈英森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眩晕紧扣病机,严谨组方,灵活用药,故临床疗效显著.临证常以酸枣仁汤为主养血调肝治疗虚劳眩晕,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清泻肝胆治疗肝火眩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化痰熄风治疗痰浊眩晕,以桑菊饮为主疏风散热治疗外感眩晕,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行气化瘀治疗瘀血眩晕.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以脾胃亏虚为本,以痰浊瘀毒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化痰祛瘀为基本大法,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药制剂治疗、中医外治法、针灸治疗等。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样本量太少,且大多是临床疗效观察,深入的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疗效标准不统一,专方专药的普遍性仍有待商榷等。因此加快建立健全中医标准化,更加深入的研究中医药防治DPN的机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对292例室性早搏(PVCs)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阴虚火旺证)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46例。试验组口服快律宁(KLN)胶囊(0.3g/粒,3粒/次,3次/d)加普罗帕酮片(Pr)安慰剂(150mg/片,1片/次、2次/d),对照组服相同剂量的Pr片加KLN胶囊安慰剂,最终形成每例患者每次均服用片剂1片和胶囊3粒,疗程8周,随访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动态心电图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促心律失常作用)。结果两组间的动态心电图疗效、PVCs数量在治疗8周时和随访3个月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治疗期间的心律失常恶化率、进人随访期后PVCs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认为K12q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停药后心律失常复发率较低,明显优于Pr。  相似文献   
15.
介绍徐云生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经验。徐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错杂,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机表现不同,应辨证论治。初期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为主,兼以滋阴清热;中期治以清肝泄火、理气活血与滋阴降火并重;后期治疗应以补气养阴为主。在治疗手段上,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获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机中,瘀血最为重要,贯穿整个病程的始终。虚、实皆可导致瘀血,瘀血阻于目络,形成DR。现代医学认为VEGF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炎症改变。瘀血病机与VEGF病理变化有相似之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中药(糖络通)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法对早期肾脏损害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33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对照组(D)、糖络通治疗组(DT)各11只。糖尿病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D组与DT组均用长效胰岛素隔日皮下注射,DT组同时用糖络通连续给药8周后观察观察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皮质RAGE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D组、DT组在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D组、DT组血糖控制理想。与N组相比,D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D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糖络通具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与N组相比,D组大鼠肾皮质ARGE mRNA(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D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糖络通具有降低大鼠肾皮质RAGE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结论:糖络通具有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在降低糖尿病大鼠肾皮质内RAGE mRNA的表达水平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细胞及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AMP/ATP比例调控,ATP生成减少,体内AMPK被激活,使细胞内的GLUT4转位至细胞膜上,从而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AMPK途径可以抑制肝脏的关键激酶之一果糖1,6-二磷酸酶,抑制糖异生。AMPK还能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的相关基因表达和胰岛素信号转导,有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方面,AMPK所起的功效与中医学"脾"的作用相类似,中药单味药及复方通过干预AMPK信号通路来加速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异生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身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饮食量、饮水量增大,排尿增多及体重减轻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热量饮食、较少的运动量等因素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的范畴,本文就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单味中药降糖成分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中降血糖的有效成分[1]有黄酮类、  相似文献   
20.
徐云生 《新中医》2001,33(1):67
1 痿证 凌某,男,43岁,1999年3月11日初诊,住院号:120319。四肢麻木乏力2天.双眼睑下垂1天。患者于2天前感冒后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双膝以下明显,走路如踩棉花。随后又出现上肢麻木无力,以肘关节以下明显,今晨出现双眼睑下垂,无四肢肌肉疼痛、关节红肿热痛及发热,神志清楚.胃纳一般,大小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寸浮。体检:四肢肌力正常,双肘以下、双膝以卜痛觉减弱。血检查:WBC11.4 × 10/L,大、小便常规均未见异常。四医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为痿证。入院后经服中药祛风除湿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