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神经介入放射技术已成为脑血管病微创诊治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逐渐推广应用。随着医学技能培训方式由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受训者为中心模式的转变,新的神经介入治疗培训体系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迫切需要。虚拟现实技术具有高逼真度、交互性强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等外科手术技能的培训,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60例67个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技术操作要点、存在问题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54例为破裂动脉瘤。采用双弯塑形、横向成篮、分部填塞及篮外填塞等方法治疗55例,瘤颈重塑形技术2例,血管内支架结合GDC 3例。结果 栓塞程度: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54个(54/67),栓塞90%以上9个(9/67),栓塞90%以下4个(4/67)。术中出血2例(2/60),死亡2例(2/60)。结论 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改进栓塞技巧及瘤颈塑形技术等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宽颈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血管内支架结合GDC可能成为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3例原发性单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SE序列及三维稳态旋进快速成像(3-Dfast inflow with steady—state precession)序列进行MR扫描,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分离血管神经后用人造血管补片隔离。结果 术中见所有三叉神经均受到血管压迫,11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静脉压迫。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无手术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随访11例,时间6月~24月,平均13月,无疼痛复发。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在治疗上必须分秒必争 ,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这就要求我们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及时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 ,针对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 10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 1:2 5。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4岁。治愈 9例 ,好转 3例 ,死亡 2例。1.2 观察方法 ①观察意识变化。观察意识的变化在颅脑损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判断原发损伤的程度和继发损伤的发生 ,发展都是最可靠的指标 ,急性硬脒外血肿 ,在伤后 2 4小时内多有…  相似文献   
96.
患者女 ,37岁。因脑外伤后左眼失明 17年 ,头痛、颅内杂音 2年入院 ,2年前在外院经血管造影诊断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并经左侧颈外动脉途径对供血支行颗粒及NBCA胶的栓塞治疗 ,治疗后症状有短期改善 ,但随即症状逐渐加重。入院时查体左眼失明 ,眼球活动障碍 ,左侧瞳孔 >右侧瞳孔 ,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正常 ,左侧视神经乳头萎缩 ,左侧眼球及颞部听诊为收缩期增强的吹风样杂音 ,右侧轻度结膜充血水肿。入院后进行了DSA检查 ,显示左侧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 ,双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都有分支供应 ,左侧海绵窦扩张成…  相似文献   
97.
前交通动脉瘤的栓塞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总结 2 62例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的经验。方法 均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GDC)作动脉瘤内栓塞治疗。对双侧A1正常者应用双侧颈动脉置管技术监测栓塞术中载瘤动脉通畅情况 ,对瘤颈累及双侧A2者采用微导管微导丝辅助技术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发生术中出血者予弹簧圈继续栓塞 ,发生术中血栓形成者予尿激酶溶栓。 3 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均同次手术治愈。结果 动脉瘤完全闭塞 160例 ,>90 %闭塞 5 6例 ,<90 %闭塞 4 6例。术中因过度栓塞造成载瘤动脉闭塞 10例 ,术后脑梗死 16例。术中发生血栓形成 3例 ,经溶栓后恢复通畅。术后死于肺部并发症 1例 ,植物生存 1例。随访 190例 ,3~ 6个月行DSA/MRA复查 ,动脉瘤复发行 2次栓塞 8例 ,复发经手术治愈 1例 ,其余治疗结果稳定。结论 GDC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效果好。采用微导管 /微导丝辅助技术可提高致密栓塞率和减少脑梗死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8.
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总结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中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对 18例患者 2 0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 ,先将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内 ,再将不可脱卸球囊于动脉瘤颈处充盈覆盖瘤颈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填塞动脉瘤。结果  17个动脉瘤治疗成功 ,完全填塞的动脉瘤 12个 ,次全填塞 (>90 % ) 4个 ,不完全填塞 (<90 % ) 1个 ,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 ,平均随访 9.4个月 ,临床效果优良。结论 采用球囊辅助瘤颈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患者男,38岁。因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加重20d入院。在外院行MRI诊断为“椎管内肿瘤”。入院体检:双上肢肌力1级,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高。双上肢皮肤浅感觉减退,腰背部感觉麻木。躯干四肢、左眶多发散在1~3cm大小皮肤肿块,质中,活动,无红肿、无压痛。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