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3 毫秒
221.
目的 探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移植重建裸鼠造血微环境对巨核细胞生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取63只雌性BALB/c-nu/nu裸鼠,经5.0Gy60Coγ射线照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组和hUCBDSCs组(n=21),分别输注生理盐水、hBMSCs(1×105/只)和hUCBDSCs(1×105/只),观察移植后1、3、5、7、10、14、21d裸鼠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以及移植后1、7、14、21d的巨核细胞数、类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骨髓象和骨髓病理组织变化.结果 3组裸鼠移植后PLT、巨核细胞和CFU-U计数均降低(P<0.05),其中hUCBDSCs组裸鼠以上3个指标降低程度最轻(P<0.05),且恢复速度优于hBMSCs组和对照组(P<0.05).hUCBDSCs组移植后骨髓抑制程度减轻,所有裸鼠均健康存活.结论 hUCN3SCs具备修复造血微环境、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和血小板生成的作用,输注hUCBDSCs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促进放/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数量和功能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2.
本研究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stromal cells,hUCBSCs)促进巨核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以巨核细胞系HEL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HEL/hUCBSC共培养组、HEL/骨髓基质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BMSCs)共培养组和HEL悬浮培养组。应用ELISA法检测huCBSC和hBMSC培养上清SDF-1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EL细胞CXCR4蛋白表达,RT—PCR检测CxcR4mRNA表达。结果表明:hUCBSC高分泌表达SDF-1,其分泌高峰在培养第8天,稍迟于hBMSCs。与hUCBSCs共培养的HEL细胞,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检测均显示其CXCR4蛋白的表达较弱(P〈0.05),且可在部分HEL细胞胞浆中发现红色点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HEL细胞CXCR4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UCBSC在分泌SDF-1和调控巨核细胞表达CXCR4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3.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法在儿童低增生MDS-RCMD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对长期未能确诊和有效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或两系减少患儿,进行骨髓病理学研究,并结合患儿的血象、骨髓细胞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应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确诊了11例儿童低增生性MDS-RCMD,并及时进行了早期治疗。结论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法是临床诊断儿童低增生MDS-RCMD非常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4.
自1953年Galfon首次应用马利兰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以来,35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药是治疗慢粒的首选药物。为了比较不同用药方法对该病的疗效,我们对近10余年收治的部分慢粒病人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及间歇大剂量马利兰两种方法治疗,现将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25.
兹报道我院1987年以来收治的急性骨髓纤维化(AMF)3例如下: 例1,男,52岁。因头昏、心悸半年入院。体检:肝肋下刚及,脾肋下1cm。Hb19GL,WBC1.74×10~9/L,BPC148×10~9/L,血片中少量晚幼粒、晚幼红细胞,未见泪滴状红细胞.骨髓活检仍符合AMF.曾用支持疗法治疗14个月病情无改善。改用VitD_(?)30万u肌注每周一次,3周后Hb上升稳定在102~114g/L,WBC3.1~4.5×10~9/L,  相似文献   
226.
张诚  陈幸华  张曦  高蕾  孔佩艳  刘红  彭贤贵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15-1717,1724
目的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及健康供者经单一生长因子和化疗联合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3000 Plus3000血细胞分离机(Baxter公司)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对不同动员方案、疾病、年龄、性别及供者的动员采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动员采集.健康供者较恶性血液病患者动员效果佳;在恶性血液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动员效果最好,多发性骨髓瘤最差.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采集所获得的单个核细胞数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好,多发性骨髓瘤最差,在采集所获得的CD34 细胞数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好,多发性骨髓瘤最差;化疗联合G-CSF和IL-11为最好的动员方案;成人采集效果最好,老年患者最差;男性较女性好.健康供者男女采集效果无差别;健康供者较恶性血液病患者采集效果好.无论是健康供者还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动员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根据不同的疾病、性别、年龄,采用不同的动员采集方案,一般可以成功采集.  相似文献   
227.
目的 探讨钠/氢交换器-1(Na /H exchanger-1, NHE-1)特异性抑制剂二甲基氨氯吡咪(dimethyl amiloride, DMA)是否能在体外逆转耐药细胞株HL-60/ADM的多药耐药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阿霉素诱导产生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的HL-60/ADM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化疗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柔红霉素积累量,RT-PCR法检测mrp、bcl-2、bax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膜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结果 与50 μmol/L DMA共同培养24 h后,HL-60/ADM细胞对ADM、MIT、VCR、HAR 4种化疗药物的IC50值分别由(839.5±45.2 )、(321.2±28.9)、(70.5±15.5)、(65.2±20.7)ng/ml降低至(180.5±38.9)、(76.4±12.0)、(30.2±7.5)、(31.7±7.2)ng/ml;分别与50、100 μmol/L DMA共培养24 h后,HL-60/ADM细胞内DNR积累量荧光强度由作用前的33.56升高到48.74和70.10,细胞内mrp mRNA表达量、MRP蛋白表达量及bcl-2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bax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100 μmol/L DMA共同培养24 h后,5 μg/ml ADM作用下的HL-60/ADM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结论 DMA可逆转HL-60/ADM细胞的MDR,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RP表达及促进bcl-2/bax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28.
病例 患者,男性,56岁。以“记忆力下降伴右侧肢体无力3月余,加重伴头痛20天”为主诉于2007年7月18日收住我院。查体:生命征平稳,神志清楚,对答不切题,语言欠流利,时间、地点及人物定向力下降。记忆、计算和判断均有一定错乱。右下肢跛行,右侧肢体肌力N级,左侧肢体级力V级。头颅CT及MRI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占位灶,考虑:①胶质瘤;②淋巴瘤。  相似文献   
229.
本研究通过观察抗CXCR4单克隆抗体12G5对AraC杀伤HL-60细胞效应的影响,评价其在白血病骨髓残留病变中的治疗价值。培养并共培养HL-60细胞,在共培养体系中采用12G5(10μg/ml)阻抑基质细胞SDF-1的生物作用后,通过MTT法及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不同浓度AraC对HL-60细胞杀伤作用的变化。药物杀伤效应曲线显示,在20μg/ml Ara C组,对照组中前2天A540值明显下降,但从3—4天开始出现上升,而加12G5实验组中A540值虽然下降平缓,但持续下降,并于观察第5天后低于对照组,整个观察期中未出现反弹。在40μg/ml Ara C组,对照组A540在0—3天明显下降,从第4天开始回升,于第5—6天与实验组曲线交叉,从7—12天对照组A540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明显高于实验组,而加12G5实验组曲线在整个观察期间虽然在7—9天有小幅度攀升,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在两个浓度组,对照组HL-60细胞数量最初明显减少,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实验组结果正相反。结论:12G5减弱Ara C对HL-60细胞的早期杀伤作用,但12G5增强Ara C总体杀伤作用,同时,延缓HL-60细胞对Ara C的耐药性,因此12G5有助于白血病骨髓残留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30.
患,女,14岁。因低热、问断鼻衄1周于2003年12月15日第1次入院。患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5年,查体:体温37.8℃,轻度贫血貌,皮肤可见少量散在瘀点、瘀斑,右颌下、右颈部各可触及1枚直径约0.5cm的淋巴结,质中,无触痛。双侧鼻腔无出血,双侧下磨牙齿龈肿胀,未见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