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双功能基因APE1对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M细胞APE1基因表达及定位对MM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标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MM细胞系KM3,并在32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自愿者骨髓标本中检测APE1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MM患者骨髓标本有APE1和CD38蛋白共表达;在作为阳性对照的MM细胞系KM3中胞核、胞核/胞浆、胞浆均有APE1表达,其中尤以胞核明显;APE1胞浆阳性分度在正常对照组、初治组、复发或难治组间依次增高(P<0.01或0.05)。结论APE1蛋白表达强度与MM疗效有关,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2.
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是由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曾在中国多个省份广泛传播,现在虽基本消灭黑热病,但在新疆、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仍有新的散发病例出现[1]。黑热病潜伏期较长,据报道可长达4  相似文献   
203.
目的分析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中/高危淋巴细胞来源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0名中/高危组淋巴细胞来源恶性肿瘤患者行自体纯化CD34+细胞移植治疗,细胞分选采用cliniMACS系统。计算并统计分选纯度和CD34+细胞回收率,观察移植相关并发症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纯化后CD34+细胞纯度为(87.79±3.73)%,回收率达到(65.74±10.37)%。10名患者全部顺利造血重建,感染发生率50%(5/10例),复发率为20%(2/10例)。结论利用CliniMACS系统进行外周血CD34+细胞分选,CD34+细胞纯度、回收率均满意,自体移植后造血功能重建顺利,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4.
本研究通过观察抗CXCR4单克隆抗体(12G5)对HL-60细胞粘附性及Bcl-2、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趋化因子SDF-1在维持HL-60细胞生存中的作用。培养HL-60细胞,并再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在抗CXCR4单克隆抗体阻断SDF-1生物活性后,观察骨髓基质层上HL-60细胞的粘附情况并测定其粘附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L-60细胞Bcl-2及Fas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2G5显著降低HL-60细胞的粘附率,与此同时Bcl-2表达下调,Fas表达上调。结论:抑制SDF-1活性可一定程度地阻抑白血病细胞生存,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205.
罗静  孔佩艳  彭贤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22):2127-2127,213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8岁,因"不规则发热、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2个月",于2006-11-09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9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40/86 mmHg,中度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颈部、腹股沟可扪及数个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无触痛.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可及,肾区无扣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206.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acute leukemia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ALBMSCs)经腺病毒介导的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修饰后Cx43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重组腺病毒Ad-Cx43-GFP转染ALB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GFP的表达并计算转染效率,RT-PCR法、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BMSCs转染前后Cx43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通过染料传输实验观察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ALBMSCs在转染Ad-Cx43-GFP后24h即有绿色荧光表达,计数绿色荧光细胞的百分率得出转染效率为(82.7±2.16)%;RT-PCR法、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转染Ad-Cx43-GFP后ALBM-SCsCx43基因及蛋白表达较转染前增强(P<0·01);转染Ad-Cx43-GFP后ALBMSCs GJIC功能较转染前增强(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Cx43基因修饰ALBMSCs后可上调其Cx43基因的表达并增强GJIC功能。  相似文献   
20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5例GVHD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GVHD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异基因移植患者5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LM)1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2例.同胞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移植45例,非血缘异基因移植7例,HLA半相合移植3例.43例患者采用MMF、CsA联合短程MTX方案.12例患者采用MMF、CsA、短程MTX联合ATG方案.结果 所有患者造血均顺利重建,12例(21.1%)发生Ⅰ~Ⅱ度aGVHD;11例(20%)发生cGVHD,局限型8例,广泛型3例.aGVHD和广泛型cGVHD经甲强龙冲击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MMF、CsA、MTX、ATG三联方案能有效控制同胞间HLA全相合移植的aGVHD,加用ATG能理想的预防同胞间HLA半相合移植和非血缘异基因移植a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观察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6年10月本科行无血缘关系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慢性白血病患者7例,所有供受者之间HLA高分辨配型全相合.预处理方案: CY TBI方案4例、BU/CY方案3例.采用环孢菌素A加骁悉加MTX加ATG(即复宁)预防性控制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移植 9~ 22d(中位时间 13.2d),中性粒细胞》0.5×109/L; 14~ 27d(中位时间 17.5d),血小板》20×109/L.2例于移植 38d和 56d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予甲强龙治疗后控制,4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局限型2例,广泛型2例;无1例发生VOD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相关不良反应CY TBI方案与BU/CY方案未见差异;随访5~27个月,6例患者无病生存,1例死于本病复发;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转阴.结论 无血缘关系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效的血液肿瘤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9.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复发、难治性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对本中心2000-2013年所有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至少12个月.按治疗方法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n=52)和未移植继续放化疗组(n=45).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COX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移植组出现Ⅳ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移植组(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56(12 ~158)个月,移植组死亡6例,病死率11.5%,3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8.6±6.20)%,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85.9±5.5)%;未移植组死亡21例,病死率46.6%,3年PFS为(43.1±7.60)%,OS为(54.1±8.1)%.移植组3年OS及PFS均明显优于未移植组(P<0.05).移植前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检查,PET阴性评判为CR的患者,其PFS明显优于PET阳性的患者(P=0.021),而对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未采用ASCT、LDH值高于正常、有骨髓侵犯是影响PFS的危险因素;而未采用ASCT、LDH值高于正常、国际预后评分≥3以及有骨髓侵犯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肯定,其安全性较好,在我国可作为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10.
细胞因子及其组合对脐血基质细胞集落形成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SCF、IL—3、BFGF及其不同组合对脐带血基质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脐带血基质细胞贴壁培养的方法,分别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进行培养3周时的基质细胞集落计数和培养4周时贴壁细胞的增殖状态观察。结果 SCF BFGF、SCF BFGF IL—3对脐带血基质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体外加入某些细胞生长因子对脐带血基质细胞具有明显的扩增作用,提示运用脐带血作为新的基质细胞来源在体外细胞因子组合的作用下扩增后进行回输,有望成为促进造血损伤修复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