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71.
目的 探讨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特点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对2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结果及荧光原位杂交术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文献及本组病例共6例,6例患者均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或t(9;22)(q34,q1l)即Ph染色体阳性;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3例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史,初发诊断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例双系列型,1例双表型,1例系列转换型.结论 初发的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鲜有报道,部分病例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而来.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比较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与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对造血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63只BALB/c小鼠均给予6.0 Gy60Co射线全身照射,随机分为hUCBDSCs组(n=21)、hBMSCs组(n=21)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21),分别于移植后1、3、5、7、10、14、21 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于照射后7和21 d分别制备股骨骨髓涂片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改变,收集小鼠骨髓细胞并作集落培养。结果 3组小鼠移植后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在3~5 d降至最低,hUCBDSCs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从7 d开始回升,10 d后回升速度与程度提高,21 d时回升接近未照射水平,hBMSCs组从7 d开始回升,回升趋势与hUCBDSCs组相似,21 d后回升程度低于未照射水平,对照组从7 d后开始回升,回升较慢,21 d回升程度低于实验组(P<0.05);hUCBDSCs组,hBMSCs组及对照组红细胞均在3 d时降至最低,21 d后恢复,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回升更快,(P<0.05),hUCBDSCs组与hBM-SCs无甚差异(P>0.05)。集落培养CFU-E、BFU-E、CFU-GM、CFU-GMEM,hUCBDSCs组21 d为(113±6)、(167±6)、(131±6)、(14±4)个,hBMSCs组(46±6)、(141±11)、(118±18)、(10±1)个,对照组为(87±3)、(122±4)、(84±7)、(5±1)个(P<0.05)。hUCBDSCs组所有小鼠均存活。结论 hUCBDSCs较hBMSCs修复造血功能损伤和血小板恢复的作用更佳,hUCBDSCs移植是1种安全有效的促进造血损伤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3.
SDF-1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主要由骨髓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造血干细胞动员、归巢、定植和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可单独或协同G-CSF、TPO等细胞因子通过细胞内信号系统增强维持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与自体外周干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174.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终末期发生急淋,急粒又重变极少见,我科最近收治1例,于慢粒缓解后先发生急淋变,后发生急粒变,总病程3年2个月。现报告如下。 病例摘要 阎××,男性,41岁。因头昏乏力半年,左上腹发现包块1周于1984年6月18日首次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双颌下、颈部、腋下及腹股沟触及多个黄豆至蚕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心肺(—)。肝肋下1cm,脾肋下7cm。经血象、骨  相似文献   
175.
多发性骨髓瘤特异的APE1siRNA在KM3细胞中的转染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镇洲  陈幸华  张曦  彭贤贵  王东  杨志祥 《重庆医学》2005,34(9):1308-1309,1312
目的观察APE1siRNA在KM3细胞内表达情况.方法将构建的MM特异APE1siRNA表达质粒pSilecer K-IE-IgP APE1siRNA与eGFP以脂质体共转染KM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通过Western blot分析验证APE1siRNA在KM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MM特异APE1siRNA表达质粒与eGFP共转染,转染效率约为38%~48%,且APE1siRNA转染细胞较对照组能有效敲除APE1基因表达.结论 APE1siRNA在KM3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76.
MOEP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报告 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MOEP联合rhG 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8例住院病人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例 ,非何杰金淋巴瘤 5例 ,何杰金病 1例。其中 5例移植前疾病完全缓解 ,1例部分缓解 ,2例疾病处于进展期。动员方案为米托蒽醌 :0 2mg/kg分 3d ;长春新碱 :2mg ,第一天 ;足叶乙甙 :10mg/kg分 2~ 5d ;强的松片 :30~ 6 0mg共7d。白细胞降至低谷开始回升时加用rhG CSF(10 μg·kg-1·d-1)动员 ,白细胞升至 5 0× 10 9/L以上开始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共采集干细胞 (2 0~ 7 8)× 10 8/kg。结果 回输干细胞后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 ,白细胞开始回升 (ANC >0 5× 10 9/L)的时间为移植后 9~ 16d,血小板的恢复 (PLT >2 0× 10 9/L)稍滞后于白细胞 ,为移植后 10~ 2 8d。结论 采用MOEP方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显著、副作用轻、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77.
This article is to report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 case ofacute myelofibrosis(AMF) with vitamin D_3. A male, aged 52, was admittedbecaused of severe anemia (hemoglobin 19 g/L) for more than 6 months. Hehad been treated with various antianemic agents and fetal liver infusionelsewhere for more than 20 months without any effects. He had to live onrepeated blood transfusions. After 2-month-treatment with vitamin D_3injections, remarkable remission was obtained and his hemoglobin levelsteadily rose to 93 g/L without any more transfusion. In the15-month-followup, the patient did well. He could take care of his owndaily life and his hemoglobin level continued to rise to 114 g/L. The bonemarrow findings improved correspondingly. No side effect against vitaminD_3 was observed. This is the first AMF cas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vitamin D_3 reported in our country.  相似文献   
178.
刘红  曾东风  孔佩艳  陈幸华  张曦  高蕾  彭贤贵 《重庆医学》2007,36(17):1697-1698
目的 观察放/化疗加APBSCT治疗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疗效.方法 用CHOP Lasp方案1个疗程、CHOP(或MOED、COED) HD-MTX方案化疗2~3个疗程,行干细胞动员、采集,CEAC方案预处理及APBSCT及移植后局部病灶的放疗;病程中共行3次鞘内注射化疗药,6~8次联合化疗.结果 Ⅰ~Ⅱ期患者移植后1年生存率55.6%(5/9例),2年生存率为44.4%(4/9例);Ⅲ~Ⅳ期患者移植后3个月~1年内由CR到病情复发,死亡4例,2年生存率为0.结论 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分期晚的治疗效果差,大剂量化/放疗 APBSCT治疗NK/TCL可能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9.
目的:本文通过抗CXCR4单克隆抗体12G5阻断SDF-l活性,检测增殖相关指标,探讨SDF-1在维持HL-60细胞存活、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培养HL-60细胞并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采用12G5(10μg/ml)阻断SDF-1生物学活性.孵育24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HL-60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并通过台盼蓝拒染观察白血病细胞存活、增殖的变化.结果:1)实验组中G0/G1期细胞比例为(56.71±4.9)%,S期为(32.42±4.1)%,G2/M期为(10.87±5.2)%;对照组中G0/G1期细胞比例为(43.63±2.2)%,S期为(45.86±3.7)%,G2/M期为(10.51±2.6)%.2)台盼蓝拒染显示,12G5抑制HL-60细胞的存活及增殖.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及对照组中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2.1±3.9)%和(67.4±8.5)%.结论:SDF-1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HL-60细胞的存活及增殖进程.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交流伴多种高危因素的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URD-PBSCT)经验.方法 对伴有高龄、孕产史多、乙型肝炎、陈旧性肺结核、移植物抗宿主病、肺部真菌病等移植高危因素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行URD-PBSCT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造血重建迅速,ANC>0.5×109/L,PL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 15d、 20d; 67d患者的血型由AB型转变为供者的B型;移植 38d出现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予甲强龙治疗后控制; 131d肺部真菌感染,经伏立康唑针治疗后好转;移植过程中肺部结核未复发,乙肝DNA拷贝持续<103.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URD-PBSCT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