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11.
目的: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体外具有促进造血细胞集落扩增的能力,文中拟采用CM-DiI荧光标记技术,观察hUCBDSC移植后的归巢、定位和增殖情况. 方法:传代培养hUCBDSC,CM-DiI荧光染料预染后经尾静脉输入BALB/c-nu/nu裸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1、7、14、21 d取裸鼠骨髓、脾脏、肝脏、肺脏组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M-DiI标记hUCBDSC体内分布情况. 结果:传代培养hUCBDSC呈成纤维样,CM-DiI染色后胞膜呈红色.经尾静脉移植至裸鼠体内,移植后1 d,hUCBDSC广泛分布在骨髓、脾脏、肝脏、肺脏等组织中,移植7 d以后,hUCBDSC主要分布在骨髓,在骨髓中增殖、分化;脾脏、肝脏、肺脏等组织中的hUCBDSC明显减少. 结论: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可"归巢"至骨髓,并在骨髓中增殖、分化,重建受损造血微环境.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输注治疗后体内的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方法选择50名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抽取其未缓解的骨髓制备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分离部分单个核细胞培养DC-CIK,以自身白血病冻融抗原共培养激活扩增DC-CIK。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30~60 d输注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每例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7×109,同时给予IL-2(20 WU皮下注射,1次/d,连续10 d)皮下注射。动态观察患者接受DC-CIK细胞输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体内T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并与既往接受自体外周血移植但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52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0名患者DC-CIK输注后患者体内CD8+、CD16+、CD56+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输注治疗前水平(P<0.01),治疗组同一随访时间段CD3+、CD4+、CD8+、CD16+、CD56+淋巴细胞均显著高于未采用DC-CIK治疗组(P<0.01)。结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输注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肿瘤杀伤性T细胞水平,有助于清除移植后微小残留病,改善患者无病生存率(PFS)。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患者分为移植组与非移植组,其中移植组的34例高龄恶性血液病患者首次缓解并经3~4个周期强化治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MAC、M及CY TBI,造血重建后予以大剂量IL-2行生物治疗4个疗程,之后每3~4个月予以长间歇维持化疗1次,常用方案包括TA、MA、MP、CTOD等;非移植组的26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化疗治疗。结果34例患者移植后均成功重建造血,无一例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后维持化疗满2年的患者有20例,有10例复发(50%),其中6例死亡。34例患者中16例复发(47.1%),其中死亡8例。3年无病生存率为(43.0±7.1)%。26例常规化疗的患者中20例复发(76.9%),其中有12例死亡,3年无病生存率为(19.2±6.2)%。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长间歇维持化疗序贯治疗高龄恶性血液病,治疗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可作为改善高龄恶性血液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5.
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对HL-60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对HL-60细胞的影响。方法 骨髓基质与白血病细胞共培养,采用MTT检测基质对白血病细胞的粘附,流式细胞仪检测粘附的HL-60细胞周期,非特异性酯酶及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白血病细胞分化及绘制白血病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白血病骨髓基质对HL-60细胞的粘附率及粘附的白血病细胞处于G0/G1期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骨髓基质;正常骨髓基质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分化作用均明显强于白血病基质。结论 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对HL-60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均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16.
张怡  刘红  刘林  陈幸华  彭贤贵  王庆余  孔佩艳 《重庆医学》2003,32(10):1304-1306
目的 观察CEAC预处理方案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杰金淋巴瘤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0例中、高度恶性非霍杰金淋巴瘤病人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 ,其中 5例 (5 0 % )病人为Ⅳ期 ,2例病人诊断为中线T细胞淋巴瘤 ,1 0例病人从确诊到移植的中位时间是 4 .5个月 ,以CEAC为预处理方案 :CCNU 0 .2m2 × 1d,Cy 1 .5g/m2 × 4d ,Vp 1 61 0 0mg/m2 × 4d ,Acr C 1 0 0mg/m2 1 2q× 4d。结果 预处理中 1 0例病人均出现Ⅰ~Ⅲ度的消化道反应 ,1例出现Ⅰ度心脏毒性 ,出现Ⅰ、Ⅱ、Ⅲ度肝功能损害各 1例 ,1 0例病人均有Ⅲ度脱发。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 :中性粒细胞计数≥ 0 .5× 1 0 9/L中位时间 1 1 .5d ,血小板计数≥ 2 0× 1 0 9/L的中位时间 1 3d。中位随访时间 1 0 .5个月 (8~ 2 3个月 ) ,8例患者无病存活 ,2例死于疾病复发。结论 CEAC预处理方案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病人的耐受性较好 ,毒副作用较轻 ,造血重建快 ,目前短期随访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从ATCC提供的、携带有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cDNA的质粒pCMV-SPORT6中获取SDF-1的cDNA全长,并构建SDF-1-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双酶切、回收SDF-1cDNA片段,克隆至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得到SDF-1-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SDF-1-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 获得SDF-1基因,构建SDF-1-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为探索SDF-1修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 促进人CD34 细胞归巢及增殖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8.
我院于 1998年 12月成功地为 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术 ,但患者术后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RCA) ,后治愈。现将病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为女性 ,49岁。因口渴、多饮18年 ,恶心、乏力 2年 ,腹膜透析 1年余 ,于 1998年 11月 10日入我院。查尿糖 ,尿蛋白 ;血糖 12 .9mmol/L ,血红蛋白 (Hb) 5 4g/L ,血尿素氮 (BUN ) 33.6 7mmol/L ,血肌酐 (Cr)949.3μmol/L ,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尿毒症。于 1998年 12月 15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 …  相似文献   
119.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报告 7例恶性淋巴瘤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支持下接受超大剂量放、化疗的治疗经验 ,评价所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BSC)动员方案的动员效果 ,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和耐受性 ,以及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方法 :7例淋巴瘤患者中 ,1例霍奇金病 ,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动员方案为MOEP/CMOP化疗联合rhG -CSF ,预处理采用经典的超大剂量环磷酰胺 (CTX)化疗联合全身放疗 (TBI)。结果 :APBSCT动员后获得到单个核细胞 4.2 (2 .7~ 6 .1)× 10 8/kg,回输单个核细胞 3.7(2 .5~ 5 .3)× 10 8/kg ,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到 >0 .5× 10 9/L的时间和血小板 >5 0× 10 9/L的时间分别平均为第 11.6天和第 14.6天。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结论 :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效果肯定 ,采用MOEP/CMOP联合rhG -CSF动员以及经典CTX加TBI方案预处理 ,安全可靠 ,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0.
近期 ,我科 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毛细胆管性病毒性肝炎。国内鲜见报道此种病例。现将其报告如下。患者 ,女 ,年龄 48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 5个月 ,拟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 0 0 1年 5月 2 1日再次入院。患者于 2 0 0 0年 7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腹股沟有一蚕豆大小肿块 ,无压痛、红肿 ,与皮肤无粘连 ,未予重视。之后包块逐渐长大。至 2 0 0 1年 1月 ,患者又出现潮热、盗汗、纳差 ,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悸 ,并伴有咳嗽、咯痰 ,抗感染治疗后 ,上述症状无缓解。 2月 2 1日在我院行腹股沟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