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拦截-劈裂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秀军  杨明迪 《重庆医学》2001,30(3):247-248
对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术在技术上有其,作者在过去5年中采用改进的拦截-劈裂技术对310只眼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施行了超声乳化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成人弱视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21例( 35只眼)年龄大于18岁、屈光不正伴弱视患者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治疗,检查术前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1个月、1年、3年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P=0.50).术后3年最佳矫正视力稳定在1.0者31只眼(88.57 % ),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伴有弱视患者,术后弱视可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3.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近和远立体视觉功能情况。方法:对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近和远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7-81岁。双眼手术44例,单眼手术6例。双眼矫正视力均在0.4以上。结果:50例中有近立体视觉者42例(84%),无立体视者8例(16%);有远立体视觉45例(90%%,无立体视者5例(10%)。结果:立体视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视力的高低与立体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即视觉功能会得到恢复,远立体视觉功能较近立体视觉功能恢复好。立体视觉功能是评价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评价玻璃体切割对玻璃体积血及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分析产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1995年6月-2000年6月行玻璃体切割术的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视力提高着76.4%;术前存在视网膜脱离者,术后网脱复发31.7%;术前无视网膜脱离者,术后发生网膜14.5%。结论:术前存在PVR是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危险因素,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结束手术前仔细检查可能存在的视网膜医源性损伤和潜在病灶,防止玻璃体嵌塞,能有效减少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5.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的优点,成为白内障手术最常用的术式之一.但随之引起的并发症也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中角膜内皮失代偿就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应常规检查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正常角膜内皮密度为2800~3000/mm2,当密度低于300~500/mm2时,就可能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角膜持续水肿浑浊,视功能不可逆损害[1].  相似文献   
86.
模拟舰船冲击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彭秀军  胡运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1368-1370
目的:研制经济简便、易搬运携带、可真实模拟实船水下非接触爆炸响应的模拟舰船冲击装置.方法: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传感器检测技术模拟舰船冲击装置,并对该装置的冲击响应用动物实验检验.选择4个冲击级别,每组10只青紫兰兔,分别观察不同冲击加速度、冲击持续时间和位移对实验兔的致伤作用.结果:本装置性能稳定、安全,冲击加速度值最高可达1 000 m/s2,持续时间约2 ms,砧板位移约100 mm;4个冲击加速度级别差异显著,数据重复性好;兔冲击伤主要表现为胸腹腔脏器的不同程度点片状出血,未见脏器破裂,尤以肺损伤率最高,其损伤程度和波及范围随冲击加速度的增大有加重趋势.结论:该装置可模拟舰船冲击环境.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睫状上皮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为探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培养的同种兔皮肤成纤维细胞制作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引起慢性低眼压的动物模型,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做组织病理及电镜观察。结果 光镜检查发现实验组术后2、4、8周睫状体水肿,术后4周及8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萎缩、缺失。电镜检查发现实验组术后4周和8周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线粒体明显减少,细胞内空泡。结论 在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病理状态下,睫状膜的增生和收缩引起对睫状上皮的牵拉,造成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萎缩和睫状体水肿,可能是引起慢性低眼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目的 通过测定实验性屈光参差,探讨其对舰船人员立体视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人志愿受试者25人,年龄22~34岁,均无眼病史.通过在受试者右眼前试加不同的透镜片,范围1~3 D,造成4种不同类型的屈光参差[单纯近视、单纯远视、近视散光和远视散光(轴90°)],然后应用颜少明数字化随机点立体视检查图测定立体视锐度.结果 所有受试者立体视锐度都随屈光参差度的增加而降低.1 D的球镜性屈光参差时,受试者立体视锐度降低至50″~54″;1 D的柱镜屈光参差时,立体视锐度降低至50″~52″.无论何种类型,3 D的屈光参差均可造成极显著的立体视锐度降低.结论 各类型低度的屈光参差都可对成人双眼高级视觉功能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因屈光参差而产生的黄斑中心凹抑制是造成立体视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为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疱疹病毒病原学快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未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分别取其泪液或病变区角膜上皮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 virus,HSV)1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和EB病毒(EB virus,EBV)的核酸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9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有54例检测出疱疹病毒核酸,检出率为60.0%;发病后首次就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94.7%,明显高于多次发作后就诊的患者(检出率为34.6%),2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后首次就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毒为HSV1、EBV和HSV2,多次发作后就诊的患者感染的病毒主要为HSV1和HCMV。5种疱疹病毒中HSV占病毒检出数的74.0%,上皮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30.6%,基质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95.1%,基质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检出率高于上皮型角膜炎(P<0.001)。上皮型角膜炎中HSV1病毒的检出率和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病毒;基质型角膜炎中HSV1、HSV2病毒的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疱疹病毒拷贝数。结论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应尽早进行核酸检测以明确疱疹病毒类型及拷贝数,检测结果为进一步的抗病毒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各类斜视发病率在正常人群中大约为1%,飞行员中发病率更低,占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及停飞疾病谱极小比例[1],其治疗也具有特殊性.现将我科收治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4-2010年收治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斜视患者共10例,均为男性,年龄25~50岁.包括歼击机飞行员5名,运输机飞行员4名,直升机飞行员1名.其中间歇性外斜3例,斜视度均<30△;外隐斜超标5例;上斜肌麻痹1例,斜视度右眼+15△,左眼+14△;上直肌麻痹1例,斜视度右眼-9△,左眼+8△.全部患者单眼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无内眼疾患.水平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均正常,远、近立体视锐度均达60″.2例麻痹性斜视患者双眼垂直复视,代偿头位,双眼视觉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